输油管油泵耐磨泵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5125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7:55
输油管油泵耐磨泵套,包括泵套本体,所述泵套本体为中空筒状结构,其外表面为圆柱形,而内部空腔为两阶结构,其下阶部位为一圆锥体空腔,圆锥体空腔顶部封闭,其上阶部分在封闭层中间位置开孔,其孔径大小为圆锥体空腔上表面直径的1/3~1/2,另外,在封闭层的开孔位置四周均匀钻有八个辅助孔,且此辅助孔自上向下通过封闭层,并与下阶圆锥空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加工方便,装配容易,可有效提高油泵头耐磨性和强度,降低其使用时的噪音,且相对成本较低,便于更换维护。(*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输油泵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用于油田开采中输油管中所用的油泵的输油管油泵耐磨泵套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输油泵是作为油田开采中的常用设备,而油田采油设备又多是处于相对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日常清理维护的可能性较低,同时难度也较大,导致油泵泵体内可能含有较多杂质,且由于开采油井内的原油也含有较多量的杂质,泵体内、外杂质共同作用,极易破坏泵体的工作件,导致需要重新更换泵体,增加了油料开采成本。基于上述原因,在近些年的后继泵类产品中一般都增加了泵套结构,但是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的泵套结构由于成本制约,往往只考虑到普通的工业级泵的工作环境,结构和形状比较简单,耐磨性能有限,且功能较为单一,不太适合类似油田这种相对恶劣的工作环境。因而需要一种设计出新型泵套结构以提高其耐磨性能,同时能在泵体工作时有效地减压排噪,以更适合在油田开采等复杂、恶劣的工况下对泵体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输油管油泵耐磨泵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输油管油泵耐磨泵套,包括泵套本体,所述泵套本体为中空筒状结构,其外表面为圆柱形,而内部空腔为两阶结构,其下 阶部位为一圆锥体空腔,圆锥体空腔顶部封闭,其上阶部分在封闭层中间位置开孔,其孔径大小为圆锥体空腔上表面直径的1/3 1/2,另外,在封闭层的开孔位置四周均匀钻有八个辅助孔,且此辅助孔自上向下通过封闭层,并与下阶圆锥空腔连通。在本技术中,所述泵套本体材料为高强度硬质合金钢制成,硬度在HRA88以上。在本技术中,所述圆锥体空腔的锥度为l:2(Tl:30。在本技术中,所述泵套本体的外表面上镀有一层非晶态铁镍合金涂层,涂层厚度为 8(Γ 00μπι。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轴套体中设置两阶空腔结构,且在其上部封闭层上均匀钻八个小孔作为辅助孔,以缓解泵内高压,以减少接触面的冲击力,提高其耐磨性能;另外,这种结构还能在设备工作时有效降低噪声,减少对作业工人的身体损害的同时,延长泵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的输油管油泵耐磨泵套,在本实施例中,包括泵套本体3,泵套本体3高强度硬质合金钢制成,硬度为HRA90,同时,在其表面上镀有一层非晶态铁镍合金涂层,涂层厚度为80 μ m。泵套本体3内部包括一个两阶空腔,两阶空腔的下部为一圆锥腔4,而上部为一圆柱腔1,此圆锥腔4的锥度为1:20,而其上部圆柱腔I的直径为圆锥腔上表面直径的1/3,另外,在圆柱腔I的四周还均匀设置有八个辅助孔2。本实施例在传统的设计的基础上做出有功能性改进,通过在圆柱腔I四周均匀钻八个辅助孔2来缓解泵内高压,同时可在设备工作时有效的降低其噪声,以达到保护作业工人,延长了泵体使用寿命的目的。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 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输油管油泵耐磨泵套,包括泵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套本体为中空筒状结构,其外表面为圆柱形,而内部空腔为两阶结构,其下阶部位为一圆锥体空腔,圆锥体空腔顶部封闭,其上阶部分在封闭层中间位置开孔,其孔径大小为圆锥体空腔上表面直径的1/3 1/2,另外,在封闭层的开孔位置四周均匀钻有八个辅助孔,且此辅助孔自上向下通过封闭层,并与下阶圆锥空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油管油泵耐磨泵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体空腔的锥度为 1:20 1: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油管油泵耐磨泵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套本体的外表面上镀有一层非晶态铁镍 合金涂层。专利摘要输油管油泵耐磨泵套,包括泵套本体,所述泵套本体为中空筒状结构,其外表面为圆柱形,而内部空腔为两阶结构,其下阶部位为一圆锥体空腔,圆锥体空腔顶部封闭,其上阶部分在封闭层中间位置开孔,其孔径大小为圆锥体空腔上表面直径的1/3~1/2,另外,在封闭层的开孔位置四周均匀钻有八个辅助孔,且此辅助孔自上向下通过封闭层,并与下阶圆锥空腔连通。本技术工艺简单,加工方便,装配容易,可有效提高油泵头耐磨性和强度,降低其使用时的噪音,且相对成本较低,便于更换维护。文档编号F04B53/16GK203098263SQ20132002021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6日专利技术者朱烨 申请人:株洲金锋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输油管油泵耐磨泵套,包括泵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套本体为中空筒状结构,其外表面为圆柱形,而内部空腔为两阶结构,其下阶部位为一圆锥体空腔,圆锥体空腔顶部封闭,其上阶部分在封闭层中间位置开孔,其孔径大小为圆锥体空腔上表面直径的1/3~1/2,另外,在封闭层的开孔位置四周均匀钻有八个辅助孔,且此辅助孔自上向下通过封闭层,并与下阶圆锥空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烨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金锋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