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管道内对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424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管道内对口器。液压管道内对口器,它包括行走底盘、机架、液压泵站、定位涨紧机构和同心固定涨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同心固定涨紧机构包括左双作用液压缸、左斜块(14)、左斜向滚针轴承(15)、左顶爪(16)、左径向伸缩滚针轴承(17)和左复位弹簧(18),左双作用液压缸的左活塞杆(11)与机架(10)固定连接,左双作用液压缸的左缸体(12)上沿圆周均匀设有3-20个左斜块(14);左斜块(14)的斜面与左顶爪(16)的斜面之间设有左斜向滚针轴承(15);左顶爪(16)的垂直面与机架(10)的左导向板(19)之间设有左径向伸缩滚针轴承(17);定位涨紧机构包括右双作用液压缸、右斜块、右斜向滚针轴承、右顶爪、右径向伸缩滚针轴承和右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对口精度高、高效节能的特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管道内对口器,主要用于输送管道铺设工程中,作为两管对口焊接时,保证两管同心定位、涨紧、固定用的一种专用器具。
技术介绍
管道对口器是管道施工中必备的一种工具,其作用是在管道对接时使管道能够同心。管道对口器分内对口器和外对口器两大类,从动力形式来看,管道对口器有手动式、气动式、液压式、链条式等。现有的液压管道内对口器主要由行走底盘、机架、液压泵站、定位涨紧机构和同心固定涨紧机构,机架与行走底盘固定,液压泵站、定位涨紧机构和同心固定涨紧机构分别与机架固定,液压泵站由其双向液压锁、顺序阀、单向阀分向定位涨紧机构的双作用液压缸和同心固定涨紧机构的双作用液压缸供油,定位涨紧机构和同心固定涨紧机构通过一组单向顺序阀,使其动作一先一后,待定位涨紧机构定位涨紧后,同心固定涨紧机方才开始顶升撑圆同心固定;现有的液压管道内对口器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定位涨紧机构和同心固定涨紧机构的结构相同,采用的是通过液压缸22的活塞杆、连杆23、撑杆24向外涨紧(或向内收缩),主要不足之处在于对口精度不够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口精度高的液压管道内对口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液压管道内对口器,它包括行走底盘、机架、液压泵站、定位涨紧机构和同心固定涨紧机构,机架与行走底盘固定,液压泵站、定位涨紧机构和同心固定涨紧机构分别与机架固定;定位涨紧机构的双作用液压缸与同心固定涨紧机构的双作用液压缸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其特征在于同心固定涨紧机构包括左双作用液压缸、左斜块14、左斜向滚针轴承15、左顶爪16、左径向伸缩滚针轴承17和左复位弹簧18,左双作用液压缸的左活塞杆11与机架10固定连接,左双作用液压缸的左缸体12上沿圆周均匀设有3-20个左斜块14;左斜块14的斜面向右倾斜,左顶爪16的个数与左斜块14的个数相应,左顶爪16的一面为斜面,左斜块14的斜面与左顶爪16的斜面之间设有左斜向滚针轴承15,且左顶爪16的斜面倾斜方向与左斜块14的斜面倾斜方向相反;左顶爪16的另一面为垂直面,左顶爪16的垂直面与机架10的左导向板19之间设有左径向伸缩滚针轴承17,左顶爪16与机架10之间设有左复位弹簧18;定位涨紧机构包括右双作用液压缸、右斜块、右斜向滚针轴承、右顶爪、右径向伸缩滚针轴承和右复位弹簧,右双作用液压缸的右活塞杆21与机架10固定连接,右双作用液压缸的右缸体上沿圆周均匀设有3-20个右斜块;右斜块的斜面向左倾斜,右顶爪的个数与右斜块的个数相应,右顶爪的一面为斜面,右斜块的斜面与右顶爪的斜面之间设有右斜向滚针轴承,且右顶爪的斜面倾斜方向与右斜块的斜面倾斜方向相反;右顶爪的另一面为垂直面,右顶爪的垂直面与机架10的右导向板之间设有右径向伸缩滚针轴承,右顶爪与机架10之间设有右复位弹簧。液压泵站的双向液压锁7的第一液控单向阀输出端由油管分别与定位涨紧机构的双作用液压缸的有杆腔和同心固定涨紧机构的双作用液压缸的有杆腔相连通,双向液压锁7的第二液控单向阀输出端由油管分成二路,一路与定位涨紧机构的双作用液压缸的无杆腔相连通,另一路经顺序阀与同心固定涨紧机构的双作用液压缸的无杆腔相连通。液压泵站为液压管道内对口器提供动力,其中双向液压锁7起保压作用,以便对口完毕焊接过程中使油泵卸荷,提高油泵寿命和降低能耗。所述的左双作用液压缸的左活塞13与右双作用液压缸的右活塞由活塞连杆20相连接。本技术的定位涨紧机构和同心固定涨紧机构分别采用两组斜块(如左斜块14、左顶爪16)将双作用液压缸的水平运动变成径向伸缩运动涨紧待焊对接管道(顶爪可滑动凸出机架),由于是采用斜面运动,控制精度高,且运动稳定,因而减小对口时管口的错边量,提高了对口精度。本技术采用左双作用液压缸的左活塞13与右双作用液压缸的右活塞由活塞连杆20相连接,保证了二个双作用液压缸的中心线一致,对口精度更高。本技术还具有校正方便、结构简单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的液压管道内对口器的工作原理图图中1-油箱,2-过滤器,3-液压泵,4-换向阀,5-电磁溢流阀,6-压力表,7-双向液压锁,8-顺序阀,9单向阀,10-机架,11-左活塞杆,12-左缸体,13-左活塞,14-左斜块,15-左斜向滚针轴承,16-左顶爪,17-左径向伸缩滚针轴承,18-左复位弹簧,19-左导向板,20-活塞连杆,21-右活塞杆;22-液压缸,23-连杆,24-撑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液压管道内对口器,它包括行走底盘、机架、液压泵站、定位涨紧机构和同心固定涨紧机构,机架与行走底盘固定,液压泵站、定位涨紧机构和同心固定涨紧机构分别与机架固定;液压泵站包括油箱1、过滤器2、液压泵3、换向阀4、电磁溢流阀5、压力表6、双向液压锁7、顺序阀8、单向阀9和油管;液压泵站的双向液压锁7的第一液控单向阀输出端由油管分别与定位涨紧机构的双作用液压缸的有杆腔和同心固定涨紧机构的双作用液压缸的有杆腔相连通,双向液压锁7的第二液控单向阀输出端由油管分成二路,一路与定位涨紧机构的双作用液压缸的无杆腔相连通,另一路经顺序阀与同心固定涨紧机构的双作用液压缸的无杆腔相连通;双向液压锁7起保压作用,以便对口完毕焊接过程中使油泵卸荷,提高油泵寿命和降低能耗;定位涨紧机构的双作用液压缸与同心固定涨紧机构的双作用液压缸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同心固定涨紧机构包括左双作用液压缸、左斜块14、左斜向滚针轴承15、左顶爪16、左径向伸缩滚针轴承17和左复位弹簧18,左双作用液压缸的左活塞杆11与机架10固定连接,左双作用液压缸的左缸体12上沿圆周均匀设有3-20个左斜块14;左斜块14的斜面向右倾斜(左斜块左高右低),左顶爪16的个数与左斜块14的个数相应,左顶爪16的一面为斜面,左斜块14的斜面与左顶爪16的斜面之间设有左斜向滚针轴承15,且左顶爪16的斜面倾斜方向与左斜块14的斜面倾斜方向相反;左顶爪16的另一面为垂直面,左顶爪16的垂直面与机架10的左导向板19之间设有左径向伸缩滚针轴承17,左顶爪16与机架10之间设有左复位弹簧18;定位涨紧机构包括右双作用液压缸、右斜块、右斜向滚针轴承、右顶爪、右径向伸缩滚针轴承和右复位弹簧,右双作用液压缸的右活塞杆21与机架10固定连接,右双作用液压缸的右缸体上沿圆周均匀设有3-20个右斜块;右斜块的斜面向左倾斜(右斜块右高左低),右顶爪的个数与右斜块的个数相应,右顶爪的一面为斜面,右斜块的斜面与右顶爪的斜面之间设有右斜向滚针轴承,且右顶爪的斜面倾斜方向与右斜块的斜面倾斜方向相反;右顶爪的另一面为垂直面,右顶爪的垂直面与机架10的右导向板之间设有右径向伸缩滚针轴承,右顶爪与机架10之间设有右复位弹簧。左导向板与右导向板可为一块导向板。其工作原理是液压管道内对口器可用人力拖动在被焊管线内部移动,当双作用液压缸无杆腔进压力油时,两个缸体与斜块一起相对靠近,同时斜块推顶爪(或称涨块)沿径向向外移动,从而可固定和对口对接管道;当液压缸有杆腔进压力油时,两个缸体与斜块一起相对远离,此时顶爪在复位弹簧作用下,退回原位。定位涨紧机构和同心固定涨紧机构通过一组单向顺序阀,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液压管道内对口器,它包括行走底盘、机架、液压泵站、定位涨紧机构和同心固定涨紧机构,机架与行走底盘固定,液压泵站、定位涨紧机构和同心固定涨紧机构分别与机架固定,定位涨紧机构的双作用液压缸与同心固定涨紧机构的双作用液压缸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其特征在于:同心固定涨紧机构包括左双作用液压缸、左斜块(14)、左斜向滚针轴承(15)、左顶爪(16)、左径向伸缩滚针轴承(17)和左复位弹簧(18),左双作用液压缸的左活塞杆(11)与机架(10)固定连接,左双作用液压缸的左缸体(12)上沿圆周均匀设有3-20个左斜块(14);左斜块(14)的斜面向右倾斜,左顶爪(16)的个数与左斜块(14)的个数相应,左顶爪(16)的一面为斜面,左斜块(14)的斜面与左顶爪(16)的斜面之间设有左斜向滚针轴承(15),且左顶爪(16)的斜面倾斜方向与左斜块(14)的斜面倾斜方向相反;左顶爪(16)的另一面为垂直面,左顶爪(16)的垂直面与机架(10)的左导向板(19)之间设有左径向伸缩滚针轴承(17),左顶爪(16)与机架(10)之间设有左复位弹簧(18);定位涨紧机构包括右双作用液压缸、右斜块、右斜向滚针轴承、右顶爪、右径向伸缩滚针轴承和右复位弹簧,右双作用液压缸的右活塞杆(21)与机架(10)固定连接,右双作用液压缸的右缸体上沿圆周均匀设有3-20个右斜块;右斜块的斜面向左倾斜,右顶爪的个数与右斜块的个数相应,右顶爪的一面为斜面,右斜块的斜面与右顶爪的斜面之间设有右斜向滚针轴承,且右顶爪的斜面倾斜方向与右斜块的斜面倾斜方向相反;右顶爪的另一面为垂直面,右顶爪的垂直面与机架(10)的右导向板之间设有右径向伸缩滚针轴承,右顶爪与机架(10)之间设有右复位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安贻谭跃刚黄之初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