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驱动折腰式转向多用途拖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0603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轮驱动折腰式转向多用途拖拉机,它的后车架有柴油机、变速箱、分动箱、制动毂、动力输出减速箱、后桥及行走轮;前车架有转折器、前桥及行走轮;柴油机的主动皮带轮与变速箱的从动皮带轮连接,变速箱输出轴连接分动箱输入轴,分动箱输出轴两端连接差速器;分动箱中间轴装制动毂;从动皮带轮内置离合器并连接传动轴Ⅰ,传动轴Ⅰ另一端连接动力输出减速箱,后动力输出轴一端实现后动力输出,另一端安装有主动链轮,主动链轮与传动轴Ⅱ一端的从动链轮连接,传动轴Ⅱ另一端的小主动链轮与转折器的传动轴Ⅲ上的小从动链轮连接,转折器的前动力输出轴与配套机具连接实现前动力输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多个动力输出口、转向灵活、应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具体是一种四轮驱动折腰式转向多用途拖拉机
技术介绍
农业机械行业逐步规范的今天,寻求一种耕种效率高、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耕种方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四轮驱动折腰转向拖拉机作业效率高,安全性好,油耗低,便于操作、保养与维修,可以满足各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耕作需求。同时,随着农村水利建设及小型施工、装卸场所机械化的发展,挖掘机、铲运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被普遍采用,在现代农业中使用已达到较高比例。由于工程机械价格较高,农民纷纷购买由小四轮拖拉机改装而成的挖掘机、铲运机。这些机型结构简单,价格较低,可在原有小四轮拖拉机的基础上改变座位、方向盘、离合、油门、刹车的方位,把拖拉机变成倒开式,在变速箱后安装挖掘装置、铲运装置或装载装置而成。四轮驱动折腰转向拖拉机只要更换接口就可以扩展成挖掘机、铲运机、装载机等,操作简单,方便易行。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和农业机械市场需求的拉动下,适应性强的新型拖拉机将成为今后农业耕种的重要力量,其中新型拖拉机市场需求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四轮驱动折腰式转向中小型拖拉机质量轻巧,灵活机动,可以解决一般拖拉机地形适应性较差等问题,满足丘陵地区用户的需求。但目前尚未发现同时具有多个动力输出口、转向灵活的四轮驱动折腰式转向多用途拖拉机的相关报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同时具有多个动力输出口、转向灵活的四轮驱动折腰式转向多用途拖拉机。本技术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四轮驱动折腰式转向多用途拖拉机,它包括前车架10、后车架8、带前差速器14的前桥13、带后差速器15的后桥16、两个前侧行走轮12和两个后侧行走轮37,在后车架8上安装有柴油机1、变速箱5、分动箱6、制动毂7、动力输出减速箱21、后桥16及后侧行走轮37 ;在前车架10上安装有转折器31、前桥13及前侧行走轮12 ;前车架10与后车架8经垂直轴9铰接,后车架8与前桥13之间安装有转向油缸35,柴油机I输出轴上的主动皮带轮2经皮带3与变速箱5输入轴上的从动皮带轮4连接,变速箱5的输出轴连接分动箱6的输入轴,分动箱输出轴18的两端分别经万向联轴节组与前、后桥的差速器连接,以驱动四个行走轮,分动箱6的中间轴一端装有制动毂7,以实现驻车制动;所述的从动皮带轮4内置离合器并连接传动轴I 20,传动轴I 20的另一端连接动力输出减速箱21,动力输出减速箱21的后动力输出轴22 —端实现后动力输出;动力输出减速箱21的后动力输出轴22另一端安装有主动链轮23,主动链轮23经链条24与传动轴II 26 一端的从动链轮25连接,传动轴II 26沿后车架纵向安装,传动轴II 26另一端的小主动链轮27经链条28与转折器31的传动轴III 30上的小从动链轮29连接,转折器31的前动力输出轴33经前动力输出链轮32与配套机具连接实现前动力输出。本技术四轮驱动折腰式转向多用途拖拉机,所述变速箱5上安装有液压取力器19,液压取力器19的齿轮与变速箱5的齿轮相连,以获得液压动力,提供给液压执行元件。本技术四轮驱动折腰式转向多用途拖拉机,所述柴油机是后置横放布置,变速箱呈立式、居中布置;传动轴I从柴油机I油底壳下面穿过。本技术四轮驱动折腰式转向多用途拖拉机,所述前侧行走轮和后侧行走轮的直径大小相同,可前后互换。本技术四轮驱动折腰式转向多用途拖拉机,所述与前桥13的差速器14连接的万向联轴节组的中心与竖直轴7的轴心基本重合。本技术四轮驱动折腰式转向多用途拖拉机,在后机架8的后面安装有I类标准三点悬挂组件34。本技术四轮驱动折腰式转向多用途拖拉机,在前机架(10)的下面,通过水平轴11铰接有带前差速器14的前桥13。本技术四轮驱动折腰式转向多用途拖拉机具有如下优点:1.柴油机后置横置,多动力输出口布置:后置有利于拖拉机前部扩展各种功能,如加装农业喷灌系统,扩展水利基本建设的挖斗与推土铲等农业水利机械;有利于折腰转向系统的布置,平衡整车配重;有利于动力系统的配置。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布置3个以上的动力输出口,主要有变速箱动力输出口,减速箱两个动力输出口,液压动力输出口。横置柴油机动力传输距离短,方向一致,提高传动效率:由于横置柴油机占用的纵向空间小,可以极大限度缩短了发动机舱的纵向空间,达到整车轻巧、操作灵活。2.折腰式液压转向:原地转向力小,转弯半径小,从而克服了由于加大轮胎而影响转弯半径角度,转向灵活,转向平顺性好。3.前后轮径大小相同,四轮驱动:四轮驱动拖拉机采用前后轮径相同、中间布置传动轴的新型前驱动桥(小速比中央传动、防滑差速锁),使得前桥的农艺地隙和前轮转角增大到后轮驱动拖拉机相近的高度和转角,加上采用液压转向和宽断面轮胎,使牵引附着性能、行间通过性的机动性大为提高。它不仅适用于松软、潮湿土壤上一般耕作,而且适用于中耕、水田作业和带前装载机、收割机械作业。四轮驱动拖拉机可减轻对土壤的压实,四轮驱动拖拉机的滑转损失小,重量分布均匀,可以改善轮辙中土壤的疏松性,有利于保护土壤的团粒结构。四轮拖拉机带前后悬挂、前后动力输出轴及前后液压输出也是拖拉机整体结构形式的新发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四轮驱动折腰式转向多用途拖拉机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一柴油机,2—主动皮带轮,3—皮带,4一从动皮带轮,5—变速箱,6—分动箱,7—制动毂,8—后车架,9一竖直轴,10—前车架,11 一水平轴,12—前侧行走轮,13—前桥,14 一如差速器,15 一后差速器,16 一后桥,17 一后侧万向联轴节组,18 一分动箱输出轴,19一液压取力器,20—传动轴I,21—动力输出减速箱,22—后动力输出轴,23—主动链轮,24—链条,25—从动链轮,26—传动轴II,27 —小主动链轮,28—链条,29—主从动链轮,30—传动轴III,31—转折器,32—前动力输出链轮,33—前动力输出轴,34 — I类三点悬挂组件,35—转向油缸,36—前侧万向联轴节组,37—后侧行走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附图所示,本技术四轮驱动折腰式转向多用途拖拉机,它包括前车架10、后车架8、带前差速器14的前桥13、带后差速器15的后桥16、两个前侧行走轮12和两个后侧行走轮37,在后车架8上安装有柴油机1、变速箱5、分动箱6、制动毂7、动力输出减速箱21、带后差速器15的后桥16及后侧行走轮37 ;前车架10上安装有转折器31、带前差速器14的前桥13、前侧行走轮12 ;前车架10与后车架8经垂直轴9铰接,后车架8与前桥13之间安装有转向油缸35,柴油机I输出轴上的主动皮带轮2经皮带3与变速箱5输入轴上的从动皮带轮4连接,变速箱5的输出轴连接分动箱6的输入轴,分动箱输出轴18的前端经前侧万向联轴节组36连接前桥13的前差速器14,前侧万向联轴节组36的中心与竖直轴7的轴心基本重合,分动箱输出轴18的后端经后侧万向联轴节组17连接后桥16的后差速器15,以驱动四个行走轮,分动箱6的中间轴一端装有制动毂7,以实现驻车制动;从动皮带轮4内置离合器并连接传动轴I 20,传动轴I 20的另一端连接动力输出减速箱21,动力输出减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四轮驱动折腰式转向多用途拖拉机,包括前车架(10)、后车架(8)、带前差速器(14)的前桥(13)、带后差速器(15)的后桥(16)、两个前侧行走轮(12)和两个后侧行走轮(37),其特征在于,后车架(8)上安装有柴油机(1)、变速箱(5)、分动箱(6)、制动毂(7)、动力输出减速箱(21)、后桥(16)及后侧行走轮(37);前车架(10)上安装有转折器(31)、前桥(13)及前侧行走轮(12);前车架(10)与后车架(8)经垂直轴(9)铰接,后车架(8)与前桥(13)之间安装有转向油缸(35),柴油机(1)输出轴上的主动皮带轮(2)经皮带(3)与变速箱(5)输入轴上的从动皮带轮(4)连接,变速箱(5)的输出轴连接分动箱(6)的输入轴,分动箱输出轴(18)的两端分别经万向联轴节组与前、后桥的差速器连接,以驱动四个行走轮,分动箱(6)的中间轴一端装有制动毂(7),以实现驻车制动;所述的从动皮带轮(4)内置离合器并连接传动轴Ⅰ(20),传动轴Ⅰ(20)的另一端连接动力输出减速箱(21),动力输出减速箱(21)的后动力输出轴(22)一端实现后动力输出;动力输出减速箱(21)的后动力输出轴22另一端安装有主动链轮(23),主动链轮(23)经链条(24)与传动轴Ⅱ(26)一端的从动链轮(25)连接,传动轴Ⅱ(26)沿后车架纵向安装,传动轴Ⅱ(26)另一端的小主动链轮(27)经链条(28)与转折器(31)的传动轴Ⅲ(30)上的小从动链轮(29)连接,转折器(31)的前动力输出轴(33)经前动力输出链轮(32)与配套机具连接实现前动力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硕琦赖永裕谢素莲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澜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