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管的自动连续卧式冲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8360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4:47
一种用于钢管的自动连续卧式冲压机,包括机架、以及机架上部的工作台,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液压装置和电控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冲压装置、固定在装置和试样运送装置。所述冲压装置包括冲压油缸、冲压模具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出料顶杆,所述冲压油缸前端设有出料油缸,所述出料油缸与出料顶杆相连;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压料上模和压料下模,所述压料上模的上方设有压料油缸;所述试样运送装置包括进料斗、接料斗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连接板;所述压料上模和压料下模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上侧和下侧,所述冲压模具位于连接板的前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针对钢管形状的试样运送装置,完成了对钢管的一次性冲压,实现了钢管的自动进料和出料。(*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管的自动连续卧式冲压机
技术介绍
冲压是利用模具在压力机上将金属板材制成各种零件和壳体、容器类工件,或将管件制成各种管状工件的加工工艺;这类在冷态进行的成型工艺方法称为冷冲压,简称冲压。在钢管的加工过程中,冲压是一种重要的加工手段。目前,在钢管的冲压工艺中,采用的冲压设备为立式压力机,主要由机架、固设于机架底端的固定装置,以及固设于机架上端的冲压油缸和冲压模具组成。冲压时,由工人根据冲压设备的工作频率,按照一定的速度将钢管放置在固定装置上,冲压模具在冲压油缸的带动下对钢管进行一次性冲压加工,然后将冲压好的钢管取下,再将下一根钢管放置在固定装置上,如此循环往复。这种冲压设备往往存在以下几个缺陷:(I)采用人工方式手动上料和下料,效率低,人工成本高;(2)对操作工人的技能要求高。实用新 型内容 本技术针对现有将钢管冲压设备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钢管的自动连续卧式冲压机,这种卧式冲压机实现了钢管的自动连续上料和下料,提高了冲压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钢管的自动连续卧式冲压机,包括机架、以及机架上部的工作台,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液压装置和电控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冲压装置、固定在装置和试样运送装置,所述电控装置通过液压装置分别与冲压装置、固定装置和试样运送装置相连;所述冲压装置包括冲压油缸、冲压模具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出料顶杆,所述冲压油缸前端设有出料油缸,所述出料油缸与出料顶杆相连;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压料上模和压料下模,所述压料上模的上方设有压料油缸;所述试样运送装置包括进料斗、接料斗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连接板;所述压料上模和压料下模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上侧和下侧,所述冲压模具位于连接板的前侧;所述连接板为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钢板,所述连接板靠近进料斗的一端高于靠近接料斗的一端;所述连接板的中间设有开口,所述压料下模在开口处与连接板相连接;所述压料下模的顶端设有半圆形的下凹槽,所述下凹槽与冲压模具位于同轴线上;所述压料下模的下方设有卸料装置,所述进料斗的下方设有上料油缸;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位于连接板的后方。优选的是,所述压料下模与进料斗之间的连接板为进料板,所述压料下模与接料斗之间的连接板为出料板。优选的是,所述卸料装置包括卸料油缸和卸料板,所述卸料油缸通过连接臂与卸料板相连;所述连接臂的底端与卸料油缸相连,所述连接臂的顶端与卸料板相连。优选的是,所述连接臂与卸料板为铰接,所述卸料板的数量为3-5个;所述卸料板通过设置在压料下模底端的卸料孔与钢管接触。优选的是,所述冲压模具包括外层的大模具和内层的小模具;所述冲压模具的硬度大于钢管的硬度,所述大模具的硬度大于小模具的硬度。优选的是,所述出料顶杆的下方设有导轨,所述出料顶杆通过滑枕与导轨滑动相连;所述导轨为V型导轨,所述滑枕为V型滑枕。优选的是,所述压料装置的底端设有半圆形的上凹槽,所述上凹槽与下凹槽的尺寸一致,且均不小于钢管的直径。优选的是,所述定位杆远离连接板的一侧设有调节手轮,所述定位杆通过锁紧螺帽固定在工作台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①开启电控装置的控制盘的开关,启动顶料油缸,将进料斗中的钢管II顶出,并沿进料板滚入压料下模的下凹槽中;同时,卸料油缸通过连接臂带动卸料板将压料下模的下凹槽中的钢管I顶出并沿出料板滚入接料斗中根据钢管的长度,通过调节手轮调节定位杆的长度;压料油缸推动压料上模向下运动直至将钢管II压紧;③冲压油缸推动冲压模具和出料顶杆通过V型滑枕在V型导轨向钢管II的方向运动,对钢管II进行一次性冲压加工;④钢管II冲压结束后,冲压油缸回归原位,与此同时,出料油缸通过出料顶杆对冲压模具中的小模具对钢管II施加推力,使钢管II从模具中脱离出来; 压料上模抬起,进入下一个冲压循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技术设置了针对钢管形状的试样运送装置,所述试样运送装置的连接板为倾斜的钢板,并压料下模上设置了用于固定钢管的凹槽;所述压料下模和进料盘的下方分别设有卸料油缸和上料油缸,实现了钢管的自动进料和出料;(2)本技术将冲压模具通过V型滑枕安装在V型导轨上,实现了冲压模具在V型导轨上的滑行;同时,冲压模具包括外层的大模具和内层的小模具,不仅完成了对钢管的一次性冲压,也利用出料顶杆和小模具将冲压好的钢管从模具中脱离出来,确保了钢管的自动出料;(3)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均设有与钢管形状、尺寸都匹配的凹槽,实现了钢管在卧式冲压机上的固定,保证了冲压过程的顺利进行。(4)本技术还设有用于调节定位杆长度的调节手轮,可以根据钢管长度的不同调节定位杆的长度。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一种用于钢管的自动连续卧式冲压机,包括机架17、以及机架17上部的工作台,所述机架17上还设有液压装置18和电控装置4 ;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冲压装置、固定在装置和试样运送装置,所述电控装置4通过液压装置18分别与冲压装置、固定装置和试样运送装置相连。所述冲压装置包括冲压油缸3、冲压模具6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出料顶杆5,所述冲压油缸3的前端设有出料油缸I,所述出料油缸I与出料顶杆5相连;所述冲压模具6包括外层的大模具和内层的小模具;所述冲压模具6的硬度大于钢管的硬度,所述大模具的硬度大于小模具的硬度。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压料上模10和压料下模23,所述压料上模10的底端设有半圆形的上凹槽20,所述压料下模23的顶端设有下凹槽21,所述上凹槽20和下凹槽21的尺寸一致,且均不小于钢管的直径。所述下凹槽21与冲压模具6位于同轴线上。所述压料上模10的上方设有压料油缸9 ;所述试样运送装置包括进料斗26、接料斗19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钢板,所述连接板靠近进料斗26的一端高于靠近接料斗19的一端;所述压料下模23与进料斗26的连接板为进料板25,所述压料下模23与接料斗19的连接板为出料板29。所述压料上模10和压料下模23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上侧和下侧,所述冲压模具6位于连接板的前侧;所述连接板的中间设有开口,所述压料下模23在开口处与连接板相连接。所述压料下模23的下方设有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包括卸料油缸27和卸料板24,所述卸料油缸27通过连接臂22与卸料板24相连;所述连接臂22的底端与卸料油缸27相连,所述连接臂22的顶端与卸料板24铰接相连,所述卸料板24的数量为3个;所述卸料板24通过设置在压料下模23底端的卸料孔11与钢管8接触。所述进料斗26的下方设有上料油缸28。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定位杆12,所述定位杆12位于连接板的后方;所述定位杆12远离连接板的一侧设有调节手轮14,所述定位杆12通过锁紧螺帽13固定位置。所述出料顶杆5的下方设有V型导轨15,所述出料顶杆5通过V型滑枕16与V型导轨15滑 动相连。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钢管的自动连续卧式冲压机,包括机架(17)、以及机架(17)上部的工作台,所述机架(17)上还设有液压装置(18)和电控装置(4);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冲压装置、固定在装置和试样运送装置,所述电控装置(4)通过液压装置(18)分别与冲压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钢管的自动连续卧式冲压机,包括机架(17)、以及机架(17)上部的工作台,所述机架(17)上还设有液压装置(18)和电控装置(4);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冲压装置、固定在装置和试样运送装置,所述电控装置(4)通过液压装置(18)分别与冲压装置、固定装置和试样运送装置相连;所述冲压装置包括冲压油缸(3)、冲压模具(6)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出料顶杆(5),所述冲压油缸(3)前端设有出料油缸(1),所述出料油缸(1)与出料顶杆(5)相连;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压料上模(10)和压料下模(23),所述压料上模(10)的上方设有压料油缸(9);所述试样运送装置包括进料斗(26)、接料斗(19)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连接板;所述压料上模(10)和压料下模(23)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上侧和下侧,所述冲压模具(6)位于连接板的前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钢板,所述连接板靠近进料斗(26)的一端高于靠近接料斗(19)的一端;所述连接板的中间设有开口,所述压料下模(23)在开口处与连接板相连接;所述压料下模(23)的顶端设有半圆形的下凹槽(21),所述下凹槽(21)与冲压模具(6)位于同轴线上;所述压料下模的下方设有卸料装置,所述进料斗(26)的下方设有上料油缸(28);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定位杆(12),所述定位杆(12)位于连接板的后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茂银张茂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张氏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