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滑动门涂装工序用工装,包括车体侧工装和车门侧工装,车体侧工装包括固定在车体侧围的支架A,固定在C柱上的支架B及设置在所述支架A和支架B之间的第一铰轴,第一铰轴上固连有车体支撑臂;车门侧工装包括固定在车门定位孔位置的支架C、支架D及设置在所述支架C和支架D间的第二铰轴,第二铰轴上固连有车门支撑臂,支架C上设有连接臂;车体支撑臂和车门支撑臂铰接并构成第三铰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实用可靠,通过车体侧工装和车门侧工装,利用三个铰轴实现滑动门的开合,便于滑动门内面涂装工艺的实施,且该工装避免了传统滑动门涂装工装造成的滑动门及B柱拉延变形。(*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装,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滑动门涂装工序用工装。
技术介绍
传统的推拉式滑动门喷涂工装采用铰链原理,将铰链两端分别固定在B柱和滑动门前端,使滑动门绕B柱旋转实现滑动门门内板及车体内框的作业。但由于基于轿车平台厢式车(⑶V)的车型外形大,滑动门自身重量较大,在旋转及转运过程中极易造成B柱及滑动门前端固定点变形;且无法保证滑动门与后侧围的零重叠,在现代化的机器人喷涂作业中,容易产生侧围色差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可靠,避免对滑动门及B柱造成拉延变形且满足涂装工艺要求的汽车滑动门涂装工序用工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汽车滑动门涂装工序用工装,包括车体侧工装和车门侧工装,所述车体侧工装包括固定在车体侧围的支架A,固定在C柱上的支架B及设置在所述支架A和支架B之间的第一铰轴,所述第一铰轴上固连有车体支撑臂;所述车门侧工装包括固定在车门定位孔位置的支架C、支架D及设置在所述支架C和支架D间的第二铰轴,所述第二铰轴上固连有车门支撑臂,支架C上设有连接臂;所述车体支撑臂和车门支撑臂铰连接并构成第三铰轴。 所述车体侧工装位于第一铰轴位置上部设有组合挂环,所述连接臂尾部设有挂钩。所述第一铰轴、第二铰轴、第三铰轴均为套管结构。本技术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实用可靠,通过设置在车体C柱及侧围的车体侧工装和固定在滑动门上的车门侧工装,利用三个铰轴实现滑动门在0-60°内任意角度的开合,便于滑动门内面涂装工艺的实施,且该工装避免了传统滑动门涂装工装造成的滑动门及B柱拉延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车体侧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车门侧工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5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滑动门涂装工序用工装,包括固定在车体C柱及侧围的车体侧工装和固定在滑动门上的车门侧工装,所述车体侧工装包括固定在车体侧围的支架A,固定在C柱上的支架B及设置在所述支架A和支架B之间的第一铰轴1,所述第一铰轴I上固连有车体支撑臂2 ;所述车门侧工装包括固定在车门定位孔位置的支架C、支架D及设置在所述支架C和支架D间的第二铰轴3,所述第二铰轴3上固连有车门支撑臂4,支架C上设有连接臂5 ;所述车体支撑臂2和车门支撑臂4铰接并构成第三铰轴6 ;车体侧工装位于第一铰轴I位置上部设有组合挂环7,所述连接臂5尾部设有挂钩8 ;所述第一铰轴1、第二铰轴3、第三铰轴6均为套管结构。使用时,将车体侧工装定位杆9和U型卡槽10分别固定在侧围定位孔及C柱边沿处,然后使用螺栓在螺纹孔处紧固,由第一铰轴内钢管、外钢管11、12配合套装组成第一铰轴I ;将车门侧工装定位杆13固定在滑动门定位孔处,然后使用螺栓在对应螺纹孔处紧固;由第二铰轴内钢管、外钢管14、15配合套装组成第二铰轴3 ;最后将车体支撑臂2上的内圆钢16套装在车门支撑臂4上的第三铰轴外钢管17内组成第三铰轴6。同时,将连接臂5上的挂钩8卡扣在车体侧工装的组合挂环7内,起到对滑动门的防开功能,便于操作和工装管理。通过三个铰轴的顺、逆时针 旋转实现滑动门在XY轴二维四个方向在0-60°内任意角度的开合,便于滑动门内面涂装工艺的实施,且该工装避免了传统滑动门涂装工装造成的滑动门及B柱拉延变形。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滑动门涂装工序用工装,包括车体侧工装和车门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侧工装包括固定在车体侧围的支架A,固定在C柱上的支架B及设置在所述支架A和支架B之间的第一铰轴(I),所述第一铰轴(I)上固连有车体支撑臂(2);所述车门侧工装包括固定在车门定位孔位置的支架C、支架D及设置在所述支架C和支架D间的第二铰轴(3),所述第二铰轴(3)上固连有车门支撑臂(4),支架C上设有连接臂(5);所述车体支撑臂(2)和车门支撑臂(4)铰接并构成第三铰轴(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滑动门涂装工序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侧工装位于第一铰轴(I)位置上部设有组合挂环(7),所述连接臂(5)尾部设有挂钩(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滑动门涂装工序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轴(I)、第二铰轴(3)、第三·铰轴(6)均为套管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滑动门涂装工序用工装,包括车体侧工装和车门侧工装,车体侧工装包括固定在车体侧围的支架A,固定在C柱上的支架B及设置在所述支架A和支架B之间的第一铰轴,第一铰轴上固连有车体支撑臂;车门侧工装包括固定在车门定位孔位置的支架C、支架D及设置在所述支架C和支架D间的第二铰轴,第二铰轴上固连有车门支撑臂,支架C上设有连接臂;车体支撑臂和车门支撑臂铰接并构成第三铰轴。本技术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实用可靠,通过车体侧工装和车门侧工装,利用三个铰轴实现滑动门的开合,便于滑动门内面涂装工艺的实施,且该工装避免了传统滑动门涂装工装造成的滑动门及B柱拉延变形。文档编号B05C13/02GK203091224SQ201320044520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8日专利技术者安全远, 朱玉萍, 李文滔, 牛新时, 潘丽娟, 陈然, 蔡小坤, 徐艳武 申请人: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滑动门涂装工序用工装,包括车体侧工装和车门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侧工装包括固定在车体侧围的支架A,固定在C柱上的支架B及设置在所述支架A和支架B之间的第一铰轴(1),所述第一铰轴(1)上固连有车体支撑臂(2);所述车门侧工装包括固定在车门定位孔位置的支架C、支架D及设置在所述支架C和支架D间的第二铰轴(3),所述第二铰轴(3)上固连有车门支撑臂(4),支架C上设有连接臂(5);所述车体支撑臂(2)和车门支撑臂(4)铰接并构成第三铰轴(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全远,朱玉萍,李文滔,牛新时,潘丽娟,陈然,蔡小坤,徐艳武,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