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低粘度油墨的高效加工系统,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底部通过油墨循环管道及循环泵连接到大流量循环砂磨机,油墨循环管道的另一端处在反应釜上部的进料口处,在反应釜外设有先后对油墨进行搅拌的高速搅拌装置与篮式砂磨机,所述的反应釜还连接有反应釜冷却水循环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流量砂磨量是道次式砂磨的3-4倍,经过大流量砂磨机后的油墨回到反应釜里和反应釜里的油墨可以迅速混合均匀,使油墨均匀一些;该系统能有效缩短油墨的砂磨时间,提高油墨砂磨时的润湿时间,降低砂磨过程中的损耗,工艺结构紧凑,并减少清洗工序,提高半成品的砂磨效果,大大减少企业的人力物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墨生产装备,特别涉及一种中低粘度油墨的高效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在油墨生产中一般包括搅拌预分散、砂磨、调质(调色)、过滤包装4个工段。如何将这些工段整合在一套设备中,是未来油墨生产发展的一个方向。而决定这些工序是否能联机或者整合在一起的关键是砂磨工段。目前国内主要有带有供给通道的再循环,先进一些的也有多道次式循环,但这些砂磨方式都无法跟其他工段结合起来。带有供给通道的再循环、多道次式循环这2种生产工艺的缺点是都利用砂磨机直接对配料部分的油墨进行砂磨,且需要在不同拉缸种进行切换。直接对配料部分油墨进行砂磨效果会相对较好,但是也带来一些其他问题,如砂磨时间延长,且遇到一些颜料粒径较大或者颗粒状的颜料时,容易对砂磨机进料口的泵体及筛圈造成堵塞,同时砂磨过程中需要在不停同的拉缸中切换,影响油墨的收得率,增加拉缸清洗次数等人工操作。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专利涉及循环砂磨,如公开号为CN202410800U (砂磨循环系统)、公开号为CN202224215U (—种实验室循环式砂磨机)等。然而前者只涉及了循环砂磨工段,而后者实际上也只涉及了砂磨工段,且处于实验室使用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有效缩短油墨的砂磨时间,提高油墨砂磨时的润湿时间,降低砂磨过程中的损耗,工艺结构紧凑,并减少清洗工序,提闻半成品的砂磨效果,大大减少企业的人力物力的中低粘度油墨的闻效加工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低粘度油墨的高效加工系统,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底部通过油墨循环管道及循环泵连接到大流量循环砂磨机,油墨循环管道的另一端处在反应釜上部的进料口处,在反应釜外设有先后对油墨进行搅拌的高速搅拌装置与篮式砂磨机,所述的反应釜还连接有反应釜冷却水循环装置。作为优选,所述的反应釜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一缸体、水泵、水容器,反应釜设置在缸体内,在缸体内有水,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水容器的出水口,进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水泵连接到缸体的冷却水入口,缸体的冷却水出口通过出水管再连接回到水容器中。作为优选,所述的反应釜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水泵、水容器,所述的反应釜为双层结构,在反应釜的内层与外层之间设有一空心夹层,在反应釜的下端设有冷却水入口,反应釜的上端设有冷却水出口,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水容器的出水口,进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水泵连接到反应釜的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通过出水管再连接回到水容器中。作为优选,所述的高速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头,搅拌头中部与转轴固定相连,转轴的上端连接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与转轴安装在搅拌头升降装置上,所述的搅拌头升降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在底座上设有油缸,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横杆,搅拌电机安装在横杆的端部。作为优选,所述的搅拌头包括有一圆形搅拌片,在圆形搅拌片的周缘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锯齿。作为优选,圆形搅拌片的厚度为I 5mm。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生产工艺所有工序都在一个反应釜中进行;砂磨前对物料进行篮式砂磨预分散,增加了原始颗粒较大的油墨进行循环砂磨的可能;同时采取了拉缸循环冷却搅拌装置;并将反应釜采用油墨循环管道、油泵连接大流量循环砂磨机进行大流量密闭式循环砂磨,提高油墨在砂磨机中停留时间,循环砂磨量在1500kg/h以上,本技术大流量砂磨量是道次式砂磨的3-4倍,经过大流量砂磨机后的油墨回到反应釜里和反应釜里的油墨可以迅速混合均匀,使油墨均匀一些;该系统能有效缩短油墨的砂磨时间,提高油墨砂磨时的润湿时间,降低砂磨过程中的损耗,工艺结构紧凑,并减少清洗工序,提高半成品的砂磨效果,大大减少企业的人力物力。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本技术加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实施例:一种中低粘度油墨的高效加工系统,如图1所示,先将油墨配料部分加入反应釜1,所述的反应釜I为双层·结构,即在反应釜I的内层2与外层3之间设有一空心夹层4,在反应釜I的下端设有冷却水入口 5,反应釜I的上端设有冷却水出口 6,所述的反应釜I连接有反应釜冷却水循环装置,所述的反应釜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水泵、水容器(图中未显示),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水容器的出水口,进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水泵连接到反应釜I的冷却水入口 5,冷却水出口 6通过出水管再连接回到水容器中。反应釜I的底部通过油墨循环管道7及循环泵8连接到大流量循环砂磨机9,油墨循环管道7的另一端处在反应釜I上部的进料口处,大流量循环砂磨机9采用瑞士布勒集团生产的VCR200型号的砂磨机。油墨配料部分加入反应釜I后将搅拌头18移入反应釜中搅拌一段时间后移走搅拌头,同时开启反应釜冷却水循环装置,所述的搅拌头18包括有一圆形搅拌片10,在圆形搅拌片10的周缘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锯齿11,圆形搅拌片10的厚度为I 5mm,圆形搅拌片10的中部与转轴12固定相连,转轴12的上端连接有搅拌电机13,搅拌电机13与转轴12安装在搅拌头升降装置上,所述的搅拌头升降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14,在底座14上设有油缸15,油缸15的活塞杆16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横杆17,搅拌电机13安装在横杆17的端部。移走搅拌头18后再将篮式砂磨机19的砂磨头20移入反应釜中进行预分散一段时间,篮式砂磨机19采用张家港通惠化工机械厂生产的LS-20型篮式砂磨机,上述过程中油墨循环管道7、循环泵8及大流量循环砂磨机9均处于关闭状态。在预分散后打开油墨循环管道7并开启循环泵8、大流量循环砂磨机9,进入大流量密闭式循环砂磨程序,而此时篮式砂磨机持续运行,直至半成品检验合格后停止砂磨,在反应爸I中加入后添加油墨原材料进行调质,最后包装。下面对具体应用作举例介绍:将溶剂型塑料里白墨的配料部分加入反应釜中,并移入高速搅拌头以1200转/分的速度搅拌20分钟,使油墨中的连接料、钛白粉、溶剂、助剂初步分散均匀;移走搅拌头,移入篮式砂磨机的砂磨头,以500转/分的速度进行预分散,同时开启反应釜冷却水循环装置,使油墨中的钛白粉大颗粒被初步打碎;再打开油墨循环管道并开启循环泵、大流量循环砂磨机,进入精研磨阶段。此工序中大流量循环砂磨机的状况是:砂子粒径为0.65-1.8mm,填充量为70-90%,主机功率在15-20kW,转速为900-1000转/分,密封液气压为5_10bar,腔体压力为0.05-0.15MPa,齿轮泵的速度百分比为75_85%,送料能力1400_1800kg/小时左右,出墨温度为40-50°C。在大流量循环砂磨机砂磨期间每隔20分钟抽取白墨半成品进行光泽和细度的检查,在3.5小时的时候光泽明显优于按照普通工艺生产的油墨样品,细度达到标准要求,停止砂磨,在反应釜中加入配方中后添加的树脂、溶剂、助剂,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均匀,转速为600转/分,时间为10分钟,最后将包装机进料口接到反应釜中,用120目的滤网进行过滤,包装到20L大口浅兰桶、20L抱箍桶或其他容器中,并贴上标签入库。经粒径仪检测,该溶剂白墨半成品D50的粒 径为0.9064微米,D90的粒径为2.2188微米。权利要求1.一种中低粘度油墨的高效加工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底部通过油墨循环管道及循环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低粘度油墨的高效加工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底部通过油墨循环管道及循环泵连接到大流量循环砂磨机,油墨循环管道的另一端处在反应釜上部的进料口处,在反应釜外设有先后对油墨进行搅拌的高速搅拌装置与篮式砂磨机,所述的反应釜还连接有反应釜冷却水循环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晗,林日胜,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杭华油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