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桨框气压双方式搅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7693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桨框气压双方式搅拌设备,包括搅拌桶和搅拌器,所述搅拌器插入搅拌桶内,所述搅拌桶包括顶盖、桶体和底盖,所述顶盖和底盖分别安装在桶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顶盖上设有加药口,所述桶体的下部设有出药口,所述桶体内部设有送气管道,所述送气管道包括横向送气管、纵向送气管和支撑管,所述横向送气管的一端与纵向送气管连通,另一端固定在支撑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增加送气管道,消除了因单纯的桨叶搅拌产生的流体层流现象,而导致聚丙烯酰胺不能很好溶解、分散于水中形成沉淀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搅拌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桨框气压双方式搅拌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污水处理过程中,为了在聚丙烯酰胺制成水溶剂过程时,聚丙烯酰胺能充分混合分散,避免搅拌设备底部形成聚丙烯酰胺沉积层,最终影响聚丙烯酰胺制成水溶剂过程的连续性,采用桨框桨叶和气压双搅拌设计方式。例如申请号为CN201210346861.6,公开号为CN102836665A的中国技术专利“气压驱动气流-桨叶混合搅拌器”,公开了气压驱动气体-桨叶混合搅拌器是一种新型的双重搅拌器。由气压驱动代替之前的电动机驱动,用进气管与釜体直接焊接的静密封结构代替搅拌轴与釜体的动密封连接结构,桨叶上分布着一定角度的气孔,并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设置桨叶的夹角,高压气体从进气管进入,经过由防止液体到流的单向通气阀,最后从搅拌桨叶分布气孔和驱动气孔喷出,分布气孔排出气体直接作用于液体起到分布和搅拌作用,驱动气孔排出气体产生旋转推动力,气体在推动搅拌桨叶旋转的同时,喷射出的气体被均匀分布于液体中,旋转的搅拌桨叶推动液体搅拌起到机械搅拌作用,达到双重分布与搅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桨框气压双方式搅拌设备。本技术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增加送气管道,消除了因单纯的桨叶搅拌产生的流体层流现象,而导致聚丙烯酰胺不能很好溶解、分散于水中形成沉淀层。本技术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桨框气压双方式搅拌设备,包括搅拌桶和搅拌器,所述搅拌器插入搅拌桶内,所述搅拌桶包括顶盖、桶体和底盖,所述顶盖和底盖分别安装在桶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顶盖上设有加药口,所述桶体的下部设有出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内部设有送气管道,所述送气管道包括横向送气管、纵向送气管和支撑管,所述横向送气管的一端与纵向送气管连通,另一端固定在支撑管上。所述横向送气管为层状分布的多根横向送气管,每一根横向送气管为一层。每一层横向送气管上至少设有一根环形管,所述环形管的设置方向与横向送气管的设置方向平行,所述环形管上设有喷气孔,每上一层环形管的直径大于下一层环形管的直径,多层环形管形成螺旋状环形管。所述出气孔的开口方向垂直向下。所述桶体上部设有加水口。 所述搅拌器包括框式搅拌叶,所述框式搅拌叶插入搅拌桶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1、本技术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增加送气管道,消除了因单纯的桨叶搅拌产生的流体层流现象,而导致聚丙烯酰胺不能很好溶解、分散于水中形成沉淀层。2、本技术米用横向送气管为层状分布的多根横向送气管,每一根横向送气管为一层,可形成多层同时送气的结构,使用方便。3、本技术采用每一层横向送气管上至少设有一根环形管,环形管的设置方向与横向送气管的设置方向平行,环形管上设有喷气孔,每上一层环形管的直径大于下一层环形管的直径,多层环形管形成螺旋状环形管;通过环形管喷气可打乱搅拌器通过搅拌形成涡流。4、本技术可使紊流状态的聚丙烯酰胺使聚丙烯酰胺一部分以溶液态,一部分以悬浮物态分散于水中,减少聚丙烯酰胺用量,增强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送气管道结构俯视图图中标记为:1、搅拌器,2、顶盖,3、桶体,4、底盖,5、加药口,6、出药口,7、横向送气管,8、纵向送气管,9、支撑管,10、加水口,11、框式搅拌叶,12、环形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一种桨框气压双方式搅拌设备,包括搅拌桶和搅拌器I,所述搅拌器I插入搅拌桶内,所述搅拌桶包括顶盖2、桶体3和底盖4,所述顶盖2和底盖4分别安装在桶体3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顶盖2上设有加药口 5,所述桶体3的下部设有出药口 6,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3内部设有送气管道,所述送气管道包括横向送气管7、纵向送气管8和支撑管9,所述横向送气管7的一端与纵向送气管8连通,另一端固定在支撑管9上。本技术中,所述横向送气管7为层状分布的多根横向送气管,每一根横向送气管7为一层。本技术中,每一层横向送气管7上设有一根环形管12,所述环形管12的设置方向与横向送气管7的设置方向平行,所述环形管12上设有喷气孔,每上一层环形管12的直径大于下一层环形管12的直径,多层环形管12形成螺旋状环形管。本技术中,所述喷气孔的开口方向垂直向下。本技术中,所述桶体3上部设有加水口 10。本技术中,所述搅拌器I包括框式搅拌叶11,所述框式搅拌叶11插入搅拌桶内。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开启压缩空气管,使气体稳定均衡喷出,再加入清水到框式搅拌叶11完全淹没。开启搅拌器1,使搅拌速度达到1-2周/分;再按要求通过螺旋式粉剂加入器(与本申请是否有关,如果有关系请详细说明!),自动加入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搅拌3-5分钟,使得絮凝剂聚丙烯酰胺能达到一定浓度且充分分散。根据工艺要求,打开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出口。本技术在使用时,喷气孔的数量可根据工作情况来增减。权利要求1.一种桨框气压双方式搅拌设备,包括搅拌桶和搅拌器(I),所述搅拌器(I)插入搅拌桶内,所述搅拌桶包括顶盖(2)、桶体(3)和底盖(4),所述顶盖(2)和底盖(4)分别安装在桶体(3)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顶盖(2)上设有加药口(5),所述桶体(3)的下部设有出药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3)内部设有送气管道,所述送气管道包括横向送气管(7)、纵向送气管(8)和支撑管(9),所述横向送气管(7)的一端与纵向送气管(8)连通,另一端固定在支撑管(9)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桨框气压双方式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送气管(7)为层状分布的多根横向送气管,每一根横向送气管(7)为一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桨框气压双方式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层横向送气管(7)上至少设有一根环形管(12),所述环形管(12)的设置方向与横向送气管(7)的设置方向平行,所述环形管(12)上设有喷气孔,每上一层环形管(12)的直径大于下一层环形管(12)的直径,多层环形管(12)形成螺旋状环形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桨框气压双方式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孔的开口方向垂直向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桨框气压双方式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3)上部设有加水口(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桨框气压双方式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I)包括框式搅拌叶(1 1 ),所述框式搅拌叶(11)插入搅拌桶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桨框气压双方式搅拌设备,包括搅拌桶和搅拌器,所述搅拌器插入搅拌桶内,所述搅拌桶包括顶盖、桶体和底盖,所述顶盖和底盖分别安装在桶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顶盖上设有加药口,所述桶体的下部设有出药口,所述桶体内部设有送气管道,所述送气管道包括横向送气管、纵向送气管和支撑管,所述横向送气管的一端与纵向送气管连通,另一端固定在支撑管上。本技术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增加送气管道,消除了因单纯的桨叶搅拌产生的流体层流现象,而导致聚丙烯酰胺不能很好溶解、分散于水中形成沉淀层。文档编号B01F13/10GK203090831SQ20132008212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桨框气压双方式搅拌设备,包括搅拌桶和搅拌器(1),所述搅拌器(1)插入搅拌桶内,所述搅拌桶包括顶盖(2)、桶体(3)和底盖(4),所述顶盖(2)和底盖(4)分别安装在桶体(3)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顶盖(2)上设有加药口(5),所述桶体(3)的下部设有出药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3)内部设有送气管道,所述送气管道包括横向送气管(7)、纵向送气管(8)和支撑管(9),所述横向送气管(7)的一端与纵向送气管(8)连通,另一端固定在支撑管(9)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传东瞿继丹张扬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