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射套组,包括一个中空母针,用于穿刺个体组织;以及一个抽换式中空子针,其中心孔洞内至少包含一条光纤。将一含有光纤之抽换式子针插入一中空母针,组合成一穿刺套组;将该光纤连接至一光源以及一光侦检器,此光侦检器是侦测个体组织的光学特性以提供该组织态样的信息;以及将前述穿刺套组插入个体,并通过光侦检器所提供的组织态样信息来判读前述穿刺套组之尖端到达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注射套组,可精确地将注射导管置放于受试者体内的特定位置。改善手术或麻醉手术的精确度,降低病人的手术风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射套组,应用于微创手术,脊髓硬脊膜外腔麻醉,组织辨识这些临床手术,如术后止痛或是无痛分娩,腹腔手术中肠粘黏的判别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分辨等。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多半必须依靠麻醉医师的经验和技术来判断穿刺针是否到达硬脊膜外腔。麻醉医师通过手去感觉或者感受黄韧带的阻力,以此当作第一个重要的指标。而黄韧带的阻力随着年纪、性别和体型等不同而不同,例如,年迈老人的黄韧带弹性较差。不常运动的孕妇或肥胖的人,其黄韧带组织所造成的阻力也可能较小。若再加上当时的麻醉医师手感状况不佳,使医师不容易感受并判断,就可能穿破硬膜而导致手术失败,造成病人在术后有头痛等后遗症。因此,期望能够有一种有效的辅助侦测装置,能以客观的和科学的辅助判断依据,帮助麻醉医师在施行硬脊膜外腔麻醉时,除了依靠主观的经验和技术之外,也能有其他更客观的标准和依据,以增加辅助医师侦测的正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注射套组,利用一个可量化的评断标准侦测组织的光学特性,把组织受到不同波长照射后所得的反射光值或荧光值予以量化,以便改善施行手术或麻醉手术的精确度,并降低病人的手术风险。于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提供针头定位功能的注射套组,其利用鉴别个体组织的不同光学特性来定位针头,包括:一个中空母针,用于穿刺个体组织;一个抽换式中空子针,其中心孔洞内至少包含一条光纤,光纤之一端连至一光源及一光侦检器,此子针是置放在前述中空母针内;一个光侦检器,用于侦测个体组织的光学特性;以及一个光源,提供前述光侦检器所需的入射光源。本技术注射套组中的抽换式中空子针其内的光纤为单条光纤、多心光纤束、Y型光纤束或是复数条光纤,此光纤是可让自光源发出的光线传达到子针尖端所刺到的组织,并将该组织的反射光传达至光侦检器。当该光纤只有一束时,该单束光纤需同时作为传导入射光及反射光的媒介;若该光纤数目大于一时,则可以将一部分的光纤设计为入射光的导入途径,而另一部份则设计为反射光的导出途径。由于不同的组织,因其组成成分的不同而会展现出不同的光学特性,例如,吸光值与反射光值在不同的入射光波长下均会有所不同,因此本专利技术注射套组中的光侦检器利用这一原理,侦测个体组织在不同波长的反射光值或荧光值比值,以提供该组织态样的信息来协助判定所述母针与子针尖端所到达的位置。进一步地,若是要将此注射套组应用于硬脊膜外腔麻醉时,则根据本专利技术实际的研究发现,能够用以判别针尖是否到达硬脊膜外腔的较佳反射光值比值是可由入射 光波长为610nnT810nm中任一波长的反射光值除以入射光波长为400nnT600nm中任一波长的反射光值。而更进一步地,若以组织在入射光波长为610nnT810nm中任一波长时的反射光值除以入射光波长为400nnT600nm时的反射光值,则所得出的比值会较大而较有利于鉴别硬脊膜外腔的位置。但在实际应用上,由于目前已有现成的低功率半导体雷射产品或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可发出波长为610nm-810nm中的其中一种波长和400nm-600nm中的其中一种波长的光源,因此采用此两波长的入射光也会较为便利。所述光纤为单条光纤、多心光纤束、Y型光纤束或是复数条光纤,其中插入抽换式中空子针的光纤组可为一整条或是分成数段结合成一条光纤组。注射套组,还包括:一光侦检器,用于侦测个体组织的光学特性;以及一光源,提供前述光侦检器所需之入射光源;其中,所述光侦检器与光源与所述子针中的光纤相连接。所述光侦检器用于侦测个体组织在不同波长反射光值的比值。所述光源能提供两种以上不同波长的光。所述光源为雷射光。本技术中的光侦检器是可由使用者自行设定,使其在穿刺针针尖到达特定组织时,令其连接 的警示器主动发出到位讯号,让警示器能以闪光或是鸣声来告知使用者。本技术注射套组中的抽换式子针当其到达目标组织时则可被抽出,并被一注射导管所置换,随后在注射导管顺利沿着母针送入受试者体内后,母针也被移除,以完成注射导管的置放。前述注射导管为一般的注射导管,可将外来物质如麻醉药或生理食盐水等液体注射入受试者体内。在所述定位注射针头的方法中,该光侦检器所侦测的光学特性为物质在不同波长的反射光值比值,并且使用者可自行设定该光侦检器,使其在判断所述穿刺套组到达目标组织时,能够以声光讯号或是其他警示方式告知使用者。在此之时,用户即可将含有光纤的抽换式子针抽出并以一注射导管将其置换,随后再将母针抽离,由此即可精确地将注射导管置放于受试者体内的特定位置。此外,本方法也可以通过所述套组所揭露的各种组件来完成。附图说明图1为人体背脊朝外的纵剖面示意图;图2为光纤侦测方式示意图;图3为各组织反射光谱经过对光源光谱的校正之后所得的结果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单心光纤束型光侦检器运作电路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多心光纤束型光侦检器运作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实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于不同组织因其组成成分之不同而会展现出不同的光学特性,例如吸光值与反射光值在不同的入射光波长下均会有所不同,因此利用这一原理,将传统的硬脊膜外腔麻醉结合光学侦测法,来改善麻醉手术的精确度。图1为人体背脊朝外(posterior)的纵剖面示意图,脊椎骨并没有绘入,但相关组织在解剖学上的相对位置以英文字母显示。硬脊膜外腔麻醉的针以蓝色尖锥表示。Periosteum membrane是脊椎骨的骨膜,在针的推进过程中不一定会碰到。实施例1:利用光学侦测组织态样的注射套组在本专利技术注射套组中,母针是采用一般的针头,为一中空设计,其内可置入本专利技术的子针并相契合,母针尖端可穿刺入如皮肤、肌肉、脂肪或黏膜、黄韧带等生物组织。子针同样为一中空设计,但其中心则是置入光纤束,并在子针以光学胶将光纤与子针胶合,其针的外型磨成与母针相匹配的形状,另端的光纤则接到光源与光侦检器及必要的控制电路上。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侦测方式示意图,图中光源210所发出的光线由透镜220、230或适当的光学装置导入子针270中的光纤,照射于组织240上,而组织所反射的光线可由Y型光纤束的另一臂280传输至光侦检器250,之后光侦检器再将所侦测到的讯号传输至处理器260上,在处理器260上加以数据化,以提供用户作为判断依据。实施例2:利用猪进行穿刺实验在pilot study (前瞻性研究)中,先将别人做小猪实验且宰杀小猪后取下相关组织,以图2的方式取得各不同组织的反射光谱。图中光源为氙灯,透镜将光源导入一显微镜的物镜中,使光聚焦成一小点,导入一 Y形光纤束的一臂中。此光纤束之光纤排列如右下图:中心浅色一束部分270为入射光路径,周围深色六束部分280为从组织的反射光路径,从Y形光纤的另一臂出来进入一光谱仪。光谱仪将此组织反射光谱输入计算机。图3为各组织的反射光谱经过对光源光谱的校正之后所得的结果。·由图3得知,在任一组织中若以650nm的反射光值除以532nm的反射光值,黄韧带的比值都大于3,其余组织都小于2,由此,这就可以成为一个辨认识别黄韧带位置的绝佳方法。在实际的实验中,我们预期一但针进入硬脊膜外腔,此比值必然会突然下降(光会从硬脊膜表面反射,其比值小于2),此时就可将针停止推进,因针尖已到达所要的空腔位置。这时便可将子针抽出,进行硬脊膜外腔导管的置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射套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中空母针,用于穿刺个体组织;以及一个抽换式中空子针,其中心孔洞内至少包含一条光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台安,张寅,
申请(专利权)人:江台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