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675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式扳手,其头部有固定钳爪、带滑块的可动钳爪和圆柱滚子,其中所述头部具有两个彼此平行与固定钳爪的操作表面垂直的通道,以及一个与所述通道垂直、完全穿过第二通道并且部分穿过第一通道的通孔;所述滑块可在第一通道内横向移动,其中面对第二通道的滑块表面具有横排齿;所述滚子位于通孔内并且可围绕第二通道内的固定轴旋转,其中在沿着滚子母面的圆柱表面上制成扇形排齿,并且所述齿根据滚子的合适位置与位于其对面的滑块表面上的齿互相作用,在滚子的圆柱表面上制成至少一排与第一排齿相同的附加排齿,所述成排的齿沿圆周顺序地定位,沿形成的圆柱表面按照量值H/n值彼此相对位移,其中H为齿距,n为滚子的圆柱表面上齿的排数。(*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该技术设计涉及一种用以旋紧和旋开具有螺纹的固定部件螺栓和螺母的手动工具。
技术介绍
可调式扳手一般都具有如下的普遍特征可调式扳手的本体包括连体制造的具有固定钳爪的头部和手柄;一个可动钳爪安装在本体上,可线性移动兼且可固定在预设位置。现有技术中已知有数种不同的支持可动钳爪位移和固定在预设位置的方案。这样,带杆的螺旋中轴被用作驱动器的部件以调节可调式扳手上的口,这在国标GOST 7275-75和美国专利号3,610,159,1972;275,348,1956;和4,046,034,1977中都有过描述。上述技术方案都有普遍缺陷,即蜗杆使用时首先使可调式扳手的造价昂贵,并且其次由于转速所限不支持高操作参数。按照其他方法,在可调式扳手的头部装数个齿,同时可移钳爪装有表面具有正对可调式扳手头部的齿的反弹部件,当弹簧不处于绷紧状态时与头部的齿互相作用(见美国专利号3,327,574,1967)。已知的这种可调式扳手的主要缺点在于具有复杂的设计并且因此具有很高成本。美国专利号4,106,372,1978描述的可调式扳手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已知的可调式扳手包括连体制造的钳夹和具有固定钳爪,带有滑块和圆柱滚子的可移钳爪的头部。两个平行的通道和一个与其垂直的完全穿过第二通道并且部分穿过第一通道的通孔位于可调式扳手的头部并与固定钳爪的操作表面垂直。滑块位于第一通道内可横向移动,具有位于正对第二通道侧面的滑块表面的横排的扇形凹齿。滚子位于头部的通孔内并且可围绕第二通道内的固定轴旋转。于是,扇形的凹齿沿着滚子的母面位于其圆柱形表面,根据滚子的合适位置与位于其对面的滑块表面的齿互相作用。这种已知的可调式扳手的缺陷在于扳手口的尺寸逐步地随着等同于齿间梯级的梯级而变化。但是,齿间缩小一方面降低了可调式扳手的操作参数,另一方面在制造同样产品时提高了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在可调式扳手的头部中沿垂直于扳手固定钳爪的操作表面方向制成两个平行的通道和一个与平行通道垂直的通孔,通孔完全穿过第二通道并且部分穿过第一通道,可调式扳手包括连体制造的钳夹和头部,头部装有固定钳爪、带有滑块的可动钳爪和圆柱滚子。滑块设置在第一通道内,可横向移动,在面对第二通道一侧的滑块表面上制成横排齿。滚子位于通孔内,可围绕第二通道内的固定轴旋转。因此,沿滚子母面的圆柱表面上制成扇形的排齿,根据滚子的合适位置与位于其对面的滑块表面上的齿互相作用。在滚子的圆柱表面上制成至少一排与第一排齿相同的附加排齿,成排的齿沿圆周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顺序地定位,沿圆柱表面以量值H/n彼此相对位移,其中H-齿间距,n-滚子的圆柱位置上齿的排数。根据以上技术方案的可调式扳手,提供的张口尺寸的变化梯度比齿间距小n倍,其技术效果是减小可调式扳手口尺寸变化幅度的同时支持高操作参数。附图说明本技术通过附图进一步描述。图1示出可调式扳手的剖视图。图2示出图1在操作位置(滑块和滚子的齿互相连接)的A-A截面图。图3示出图1在非操作位置的A-A截面图。图4为放大的滚子圆柱形表面的切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可调式扳手包括手柄1和连体制造的具有固定钳爪3的头部2。第一通道4和第二通道5在头部2内制出,然后第一通道4与横向凹槽6连接。第一通道4和第二通道5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分别制造为通孔和盲孔,通道4和5彼此平行并且与固定钳爪3的操作表面7垂直。此外,通孔8在头部2内制造并且垂至于通道4和5,完全穿过第二通道5(优选关于轴9对称)并且部分穿过通道4。可调式扳手还包括具有三角形(如最接近现有技术中的)或圆形的滑块11的可动钳爪10。滑块11可横向移动地位于第一通道4内。横排齿12制造于滑块11表面上并面对第二通道5。齿12可为直的或凹的扇形。滚子13位于固定轴14上固定于第二通道5内并且包括,如螺纹部分15,位于通孔8内。至少有两排扇形齿16沿滚子13的母体位于其圆柱形表面。四排齿16均匀地沿圆周分布如图2和3所示。横向槽17的宽度大于齿12的长度,位于排齿16之间。槽17可有不同形状,如矩形,圆弓形,扇形等。在滚子13的圆柱形表面的排齿16相同,齿16成排沿圆周顺序地(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第四排根据情况)定位并且沿滚子13的圆柱形表面以H/n值相对于彼此排列,其中H-齿间距并且n-滚子13的圆柱形表面上的齿排数(图4中n=4)。可调式扳手的张口值如下调节。滚子13绕固定轴14转动使得槽17中的一个位于滑块11上的齿12之前。固定钳爪10因此被移动并且一个螺母或螺钉头被钳爪3和10夹紧。然后,当顺序地以2H/n的度数转动滚子13时,排齿16应当位于滚子13上,当与齿12啮合时最好地夹紧螺母或螺钉头。因此通过用手柄旋转可调式扳手旋紧或旋开螺纹部件。所述的可调式扳手可用于工业的不同领域,同时机器制造业部门的一般设备都可用来实施该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式扳手,包括连体制造的钳夹和头部,头部装有固定钳爪、带有滑块的可动钳爪和圆柱滚子,其中所述头部具有两个彼此平行与固定钳爪的操作表面垂直的通道,以及一个与所述通道垂直、完全穿过第二通道并且部分穿过第一通道的通孔;所述滑块可在第一通道内横向移动,其中面对第二通道的滑块表面具有横排齿;所述滚子位于通孔内并且可围绕第二通道内的固定轴旋转,其中在沿着滚子母面的圆柱表面上制成扇形排齿,并且所述齿根据滚子的合适位置与位于其对面的滑块表面上的齿互相作用,其特征在于,在滚子的圆柱表面上制成至少一排与第一排齿相同的附加排齿,其中所述成排的齿沿圆周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顺序地定位,沿形成的圆柱表面按照量值H/n值彼此相对位移,其中H为齿距,n为滚子的圆柱表面上齿的排数。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式扳手,其头部有固定钳爪、带滑块的可动钳爪和圆柱滚子,其中所述头部具有两个彼此平行与固定钳爪的操作表面垂直的通道,以及一个与所述通道垂直、完全穿过第二通道并且部分穿过第一通道的通孔;所述滑块可在第一通道内横向移动,其中面对第二通道的滑块表面具有横排齿;所述滚子位于通孔内并且可围绕第二通道内的固定轴旋转,其中在沿着滚子母面的圆柱表面上制成扇形排齿,并且所述齿根据滚子的合适位置与位于其对面的滑块表面上的齿互相作用,在滚子的圆柱表面上制成至少一排与第一排齿相同的附加排齿,所述成排的齿沿圆周顺序地定位,沿形成的圆柱表面按照量值H/n值彼此相对位移,其中H为齿距,n为滚子的圆柱表面上齿的排数。文档编号B25B13/14GK2843755SQ20052001187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6日专利技术者A·A·布利兹纽克 申请人:安德雷·勃列索维奇·杜布里宁, 尼古拉·约瑟夫维奇·柯锡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扳手,包括连体制造的钳夹和头部,头部装有固定钳爪、带有滑块的可动钳爪和圆柱滚子,其中所述头部具有两个彼此平行与固定钳爪的操作表面垂直的通道,以及一个与所述通道垂直、完全穿过第二通道并且部分穿过第一通道的通孔;所述滑块可在第一通道内横向移动,其中面对第二通道的滑块表面具有横排齿;所述滚子位于通孔内并且可围绕第二通道内的固定轴旋转,其中在沿着滚子母面的圆柱表面上制成扇形排齿,并且所述齿根据滚子的合适位置与位于其对面的滑块表面上的齿互相作用,其特征在于,在滚子的圆柱表面上制成至少一排与第一排齿相同的附加排齿,其中所述成排的齿沿圆周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顺序地定位,沿形成的圆柱表面按照量值H/n值彼此相对位移,其中H为齿距,n为滚子的圆柱表面上齿的排数。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A布利兹纽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德雷勃列索维奇杜布里宁尼古拉约瑟夫维奇柯锡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RU[俄罗斯]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