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体结构物作业系统、浮体结构物、作业船及浮体结构物的作业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82703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以稳定的状态进行浮体结构物的设置或保养等的作业的浮体结构物作业系统、浮体结构物、作业船及浮体结构物的作业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浮体结构物作业系统(1)具有浮游型的浮体结构物(2)和至少用于进行浮体结构物(2)的设置或保养的作业船(3),浮体结构物(2)具有浮游时周面暴露于吃水线的柱状的立柱部(4)、配置于立柱部(4)的下部的压舱部(5)和配置于立柱部(4)的中间部的凸缘部(6),作业船(3)具有可与凸缘部(6)卡止的把持部(7),作业船(3)具有使浮体结构物(2)升降的升降装置(8),在使作业船(3)的把持部(7)卡止于浮游状态的浮体结构物(2)的凸缘部(6)的状态下,使浮体结构物(2)及作业船(3)升降,由此,将浮体结构物(2)固定于作业船(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浮体结构物作业系统、浮体结构物、作业船及浮体结构物的作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浮体结构物作业系统、浮体结构物、作业船及浮体结构物的作业方法,特别是涉及能够以稳定的状态进行浮体结构物的设置或保养等作业的浮体结构物作业系统、浮体结构物、作业船及浮体结构物的作业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海洋上风力发电用的浮体结构物,提案有翼梁型等浮游型的浮体结构物。设置于该浮体结构物的风力发电装置例如由桅杆和吊舱和叶片构成。另外,翼梁型的浮体结构物例如由圆柱形状的浮体物和压舱构成,将通过压舱的重量而直立于海上的浮体物用系泊绳索系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海洋上风力发电用的翼梁型浮体构造,其由将上下的盖体和连续设于上下盖体之间的筒形的预制混凝土块用PC钢材接合而成的中空的下部浮体、通过PC钢材接合于该下部浮体的由比上述预制混凝土块小径的预制混凝土块和上盖构成的中空的上部浮体、经由连结钢管接合于上述下部浮体的下面的压舱容器构成。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浮体结构物中,在进行浮体结构物的设置或保养等作业时,因波浪或风等而使浮体结构物会摆动,存在难以进行作业的问题。因此,目前,在将作业船拖航至浮体结构物的摆动少的场所后进行浮体结构物的设置或保养等作业。例如,专利文献2的
技术介绍
的栏中,作为海洋上风力发电装置对翼梁型浮体的设置方法,记载有将翼梁型浮体以横倒的状态拖航至设置地点,向翼梁型浮体内注入压舱水使其直立,将连接于锚的系泊绳索与翼梁型浮体连接,将支柱、吊舱及叶片安装于翼梁型浮体的方法。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海洋上风力发电装置的设置方法,在利用连结部件隔开适当间隔连接的两艘船体间形成以横倒的状态收纳圆筒状的翼梁型浮体的收纳部,在所述连结部件的前部切口形成收纳旋转并直立的翼梁型浮体的收纳部,在该收纳部的两侧的船体上设置卷绕固定翼梁型浮体的钢丝的绞车,在船体上,在设置有自动位置保持装置的双体船的船体间的收纳部以横倒的状态收纳圆筒状的翼梁型浮体,将所述双体船拖航至翼梁型浮体的设置地点,从双体船吊下多个锚后,使翼梁型浮体以前侧为中心旋转并直立,在该翼梁型浮体上安装支柱、吊舱及叶片,之后在翼梁型浮体上通过系泊绳索连接锚。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4879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3829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海洋上风力发电装置的设置方法中,必须要建造能够进行翼梁型浮体的拖航、旋转及直立的专用的双体船,因此,存在成本提高的问题。另外,在进行海洋上风力发电装置及浮体的保养等作业时,难以以浮游(直立)的状态进行作业,因此,需要使翼梁型浮体旋转并拖航至稳定海域,存在作业效率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创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稳定的状态进行浮体结构物的设置或保养等作业的浮体结构物作业系统、浮体结构物、作业船及浮体结构物的作业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浮体结构物作业系统,其具有浮游型的浮体结构物和至少用于进行该浮体结构物的设置或保养的作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结构物具有:在浮游时周面暴露于吃水线的柱状的立柱部、配置于该立柱部的下部的压舱部、配置于所述立柱部的中间部的凸缘部,所述作业船具有可卡止于所述凸缘部的把持部,所述浮体结构物或所述作业船具有使所述浮体结构物或所述作业船升降的升降装置,在使所述作业船的所述把持部卡止于浮游状态的所述浮体结构物的所述凸缘部的状态下,使所述浮体结构物或所述作业船升降,由此,将所述浮体结构物固定于所述作业船。所述升降装置例如是设于所述浮体结构物的所述压舱部的压舱调整装置、设于所述作业船的压舱调整装置或使所述把持部与所述作业船一同升降的千斤顶。所述立柱部也可以形成为比所述压舱部细。另外,所述压舱部也可以具有可注排水的压舱容器,该压舱容器与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对应而进行注排水。另外,所述作业船也可以具有控制所述压舱容器的注排水的控制装置和监视所述浮体结构物的姿势的监视装置。所述把持部也可以具有爪部并配置于所述作业船的船首部,该爪部具备与所述立柱部的半周面对应的凹部。另外,所述把持部也可以具有配置于与所述浮体结构物接触的部位的弹性体或约束所述凸缘部的水平方向的移动的支承部件。所述凸缘部可拆装地构成。另外,所述浮体结构物例如为翼梁型浮体。另外,所述浮体结构物也可以具有设于所述立柱部的上部的风力发电装置、风况观测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照明装置或无线通信装置。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浮体结构物,其为浮游型的浮体结构物,其特征在于,具有:浮游时周面暴露于吃水线的柱状的立柱部;配置于该立柱部的下部的压舱部;配置于所述立柱部的中间部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构成用于将浮游状态的所述浮体结构物相对于作业船固定的卡止部。所述立柱部也可以形成为比所述压舱部细。另外,所述压舱部也可以具有可注排水的压舱容器。另外,所述凸缘部可拆装地构成。另外,所述浮体结构物例如为翼梁型浮体。另外,所述浮体结构物也可以具有设置于所述立柱部的上部的风力发电装置、风况观测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照明装置或无线通信装置。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作业船,其至少用于进行浮游型的浮体结构物的设置或保养,其特征在于,具有:可卡止于所述浮体结构物的把持部;可调整该把持部距水面的高度的升降装置,利用所述升降装置使所述把持部相对于水面上升,将浮游状态的所述浮体结构物固定于所述把持部。所述升降装置例如是使所述把持部与所述作业船一同升降的压舱调整装置或千斤顶。所述浮体结构物也可以具有可注排水的压舱容器,所述作业船具有控制所述压舱容器的注排水的控制装置和监视所述浮体结构物的姿势的监视装置。所述浮体结构物也可以具有浮游时周面暴露于吃水线的柱状的立柱部,所述把持部具有爪部,并配置于所述作业船的船首部,该爪部具备与所述立柱部的半周面对应的凹部。所述把持部也可以具有配置于与所述浮体结构物接触的部位的弹性体或约束所述浮体结构物的水平方向的移动的支承部件。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浮体结构物的作业方法,用于在水上对浮游型的浮体结构物至少进行包含设置或保养的作业,其特征在于,具有:使作业船卡止于所述浮体结构物的一部分的卡止工序;通过使所述浮体结构物或所述作业船升降而将所述浮体结构物固定于所述作业船的固定工序;对所述浮体结构物进行所述作业的作业工序。另外,还可以具有:通过使所述浮体结构物或所述作业船升降而解除所述浮体结构物与所述作业船的固定状态的解除工序、通过将所述作业船从所述浮体结构物拉开而解除所述浮体结构物与所述作业船的卡止状态的脱离工序。根据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浮体结构物作业系统、浮体结构物、作业船及浮体结构物的作业方法,通过将作业船的把持部卡止于浮游状态的浮体结构物,使浮体结构物或作业船升降,由此,把持部负载浮体结构物的重量,可以使浮体结构物和作业船难以相对移动,可以将浮体结构物固定于作业船。因此,即使是浮游状态的浮体结构物,也能够不移动而在浮游位置以稳定的状态进行浮体结构物的设置或保养等作业。附图说明图1A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浮体结构物作业系统的整体构成的侧面图;图1B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浮体结构物作业系统的整体构成的平面图;图2A是图1A、1B所示的作业船的说明图,表示把持部的放大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浮体结构物作业系统、浮体结构物、作业船及浮体结构物的作业方法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23 JP 2010-1658891.一种浮体结构物作业系统,具有浮游型的浮体结构物和至少用于进行该浮体结构物的设置或保养的作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结构物具有:在浮游时周面暴露于吃水线的柱状的立柱部、配置于该立柱部的下部的压舱部、配置于所述立柱部的中间部的凸缘部,所述作业船具有可卡止于所述凸缘部下的把持部,所述浮体结构物具有使所述浮体结构物下降的升降装置,在使所述作业船的所述把持部卡止于浮游状态的所述浮体结构物的所述凸缘部的下方的状态下,利用所述升降装置使所述浮体结构物下降,利用所述把持部经由所述凸缘部承受所述浮体结构物的重量,由此,将所述浮体结构物固定于所述作业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结构物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是设于所述浮体结构物的所述压舱部的压舱调整装置、设于所述作业船的压舱调整装置或使所述把持部与所述作业船一同升降的千斤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结构物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部形成为比所述压舱部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结构物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舱部具有可注排水的压舱容器,该压舱容器与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对应而进行注排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体结构物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船具有控制所述压舱容器的注排水的控制装置和监视所述浮体结构物的姿势的监视装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结构物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部具有爪部,并配置于所述作业船的船首部,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粟岛裕治吉本治树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日联海洋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