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纤维卷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82599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单纤维卷绕装置,防止纤维束的卷绕速度变动引起的纤维束的过量退绕。具备环向卷绕装置(30)的单纤维卷绕装置(100)中,环向卷绕装置(30)具备卷挂台(34)、筒管支承部(50)、制动部(51)、松弛消除部(60)、检测部(67)和控制部(90)。松弛消除部(60)中吸收纤维束(F)的卷绕速度(V1)与纤维束(F)的退绕速度(V2)的速度差引起的松弛。检测部(67)检测松弛消除部(60)中吸收的松弛在规定量以上还是不足规定量。控制部(90)根据来自检测到松弛在规定量以上的检测部(67)的检测信号,使制动筒管(70A)的旋转的制动部(51)的制动力增大,根据检测到松弛不足规定量的检测部(51)的检测信号,使制动筒管(70A)的旋转的制动部(51)的制动力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单纤维卷绕装置
技术介绍
具备环向卷绕装置和螺旋卷绕装置,通过对套筒交替反复地进行环向卷绕和螺旋卷绕,将纤维束卷绕到套筒的周围而形成加强层的单纤维卷绕装置是众所周知的(例如专利文献I)。环向卷绕装置具有围绕套筒的中心轴旋转的卷挂台。筒管旋转自由地被安装在卷挂台上。通过将纤维束的端部固定在套筒上、卷挂台围绕着套筒的中心轴旋转,纤维束被卷绕到套筒的外周面上。筒管通过纤维束被向套筒拉出而旋转。在先技 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36461号公报专利技术的概要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环向卷绕中的卷挂台的旋转速度不是一定的。从筒管向套筒拉出、被卷绕到套筒上的纤维束的速度(卷绕速度)也不是一定的。例如,在于套筒的端部使环向卷绕的卷绕方向反转的情况下,在端部附近使环向卷绕装置的移动速度减速并且使卷挂台的旋转速度临时减速。在使环向卷绕装置的移动方向反转了之后,使卷挂台的旋转速度增速到原来的速度。这样,在环向卷绕中存在卷挂台的旋转速度大大地变动,或者即使变动量小也急剧地变动的情况。伴随于此,存在从筒管拉出的纤维束的速度即卷绕速度也有大大地变动或者急剧地变动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筒管通过纤维束被拉出而旋转,因此如果卷绕速度变动的话则筒管的旋转速度也追随卷绕速度而变动。但是,由于筒管上作用有惯性,因此在卷绕速度大大变动或者急剧变动的情况下,存在筒管的旋转速度不能够追随纤维束的卷绕速度的变化的情况。在纤维束的卷绕速度急剧减速的情况下,由于筒管靠惯性继续旋转,因此存在纤维束从筒管被过量地陆续送出、纤维束产生松弛这样的问题。即,在从筒管向套筒拉出、卷绕到套筒上的纤维束的速度(卷绕速度)与因筒管旋转从筒管陆续送出、退绕的纤维束的速度(退绕速度)一致的情况下,纤维束不产生松弛,纤维束在施加了规定的张力的状态下被卷绕到套筒上。但是,在从筒管陆续送出的纤维束的退绕速度比纤维束的卷绕速度大的情况下,纤维束由于速度差而产生松弛,结果存在卷绕到套筒的外周面上的纤维束的张力低下,招致增强层的强度低下这样的问题。并且,为了防止纤维束过量地陆续送出,可以考虑例如在卷挂台上设置控制筒管的旋转的伺服电动机,从卷挂台的外部电气地控制伺服电动机,使筒管与纤维束的卷绕速度一致地主动旋转。但是,安装筒管的卷挂台其自身是旋转的装置。设置用来从卷挂台的外部给伺服电动机发送控制信号的多个电极或者提供驱动电动机的电力,使结构变得复杂、不容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第I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防止纤维束的卷绕速度变动引起的纤维束的过量退绕,防止卷绕到套筒的外周面上的纤维束的张力低下以及增强层的强度低下的单纤维卷绕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2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没有必要为了控制筒管的旋转而在卷挂台上设置大量的电极或者提供大的电力的单纤维卷绕装置。本专利技术想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接着说明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手段。S卩,专利技术第I方案为一种单纤维卷绕装置,由环向卷绕装置将纤维束卷绕到套筒表面上,其特征在于,环向卷绕装置具备:卷挂台,筒管支承部,制动部,松弛消除部,检测部,以及控制部。卷挂台围绕套筒的中心轴旋转;筒管支承部被设置在卷挂台上、支承纤维束的筒管;制动部制动被支承在筒管支承部上的筒管的旋转;松弛消除部吸收速度差引起的松弛,该速度差为从筒管拉出、卷绕到套筒表面上的纤维束的卷绕速度与通过筒管的旋转从筒管上退绕的纤维束的退绕速度的速度差;检测部检测在松弛消除部被吸收的松弛在规定量以上、和在松弛消除部被吸收的松弛不足规定量;控制部根据来自检测到在松弛消除部被吸收的松弛在规定量以上的检测部的检测信号,使制动部的制动力增大,根据来自检测到在松弛消除部被吸收的松弛不足规定量的检测部的检测信号,使制动部的制动力减小。专利技术第2方案在第I方案的基础上,在检测部检测到纤维束的过量退绕的情况下,控制部使制动部的制动力增大,制动部使筒管的旋转停止;在检测部检测到纤维束的过量退绕消除了的情况下,控制部使制动部的制动力减小,制动部使筒管旋转的停止解除。专利技术第3方案在第I或第2方案的基础上,制动部包含磁滞制动器;控制部通过控制提供给磁滞制动器的励磁电流而使`磁滞制动器的制动力增大和减小。专利技术的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具有如下所示的效果。根据第I方案,在检测到松弛消除部中吸收了的松弛在规定量以上的情况下,使制动筒管的旋转的制动力增大。在检测到松弛消除部中吸收的松弛不足规定量的情况下,使制动筒管的旋转的制动力减小。由此,能够防止纤维束的卷绕速度变动引起的纤维束的过量的退绕,能够防止卷绕到套筒的外周面上的纤维束的张力低下以及增强层的强度低下。根据第2方案,在检测部检测到纤维束的过量退绕的情况下,控制部使制动部的制动力增大,制动部使筒管的旋转停止。在检测部检测到纤维束的过量退绕解除了的情况下,控制部使制动部的制动力减小,制动部解除筒管旋转的停止。由此,能够确实地防止纤维束的卷绕速度变动引起的纤维束的过量的退绕,能够防止卷绕到套筒的外周面上的纤维束的张力低下以及增强层的强度低下。根据第3方案,控制部通过控制提供给磁滞制动器的励磁电流,使磁滞制动器的制动力增大和减小。通过励磁电流的控制没有为了控制筒管的旋转而在卷挂台上设置多个电极或者供给大的电力的必要。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FW装置100的侧视图;图2为环向卷绕装置30的侧视图;图3为环向卷绕装置30的主视图;图4为松弛消除部60的侧视图;图5为松弛消除部60的侧视图;图6为松弛消除部60的侧视图;图7为表示环向卷绕中环向卷绕装置30的动作流程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接着用图说明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实施例1首先用图1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涉及的单纤维卷绕装置100的整体结构。以下将单纤维卷绕装置100省略为FW装置100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FW装置100的侧视图。图1表示环向卷绕装置30位于卷绕位置的状态。FW装置100为通过对套筒I交替地反复进行环向卷绕装置30进行的环向卷绕和螺旋卷绕装置40进行的螺旋卷绕,将浸溃了树脂的纤维束F卷绕到套筒I的周围上去的装置。图1所示的箭头A、B表示FW装置100的前后方向和螺旋卷绕中套筒I的输送方向。螺旋卷绕中为了使套筒I沿FW装置100的前后方向往复运动,套筒I有被沿箭头A的方向输送的时候和被沿箭头B的方向输送的时候。套筒I为用例如高强度的铝材或聚酰胺系树脂等形成的大致圆筒形状的中空容器。套筒I因纤维束F卷绕到外周面IS上而谋求耐压特性的提高。即套筒I被作为构成耐压容器的基材。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套筒I意味着卷绕纤维束F前的状态和卷绕纤维束F途中的状态两方面。例如,所谓套筒I的外周面IS也意味着卷绕了纤维束F的表面。FW装置100主要由主底座10、套筒输送装置20、环向卷绕装置30、螺旋卷绕装置40和控制部90构成。主底座10构成FW装置100的基础。在主底座10的上部设置有套筒输送装置用导轨11。在套筒输送装置用导轨11上载置有套筒输送装置20。在主底座10的上部与套筒输送装置用导轨11平行地设置有环向卷绕装置用导轨12。在环向卷绕装置用导轨12上载置有环向卷绕装置30。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套筒输送装置20及环向卷绕装置30相对于主底座10移动。螺旋卷绕装置40固定在主底座10上。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川元洋鱼住忠司中村大五郎八田健
申请(专利权)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