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与炎症和血管增生相关之眼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82448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在对象中治疗与炎症和/或血管增生相关之眼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施用治疗有效量的曲尼司特化合物,特别是(E)-2-[[3-(3-甲氧基-4-炔丙基氧基)苯基)-1-氧代-2-丙烯基]氨基]苯甲酸或(E)-2-[[3,4-双(二氟甲氧基)苯基)-1-氧代-2-丙烯基]氨基]苯甲酸或者其可药用盐或溶剂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广泛地涉及治疗与炎症和/或血管增生(vascular proliferation)相关之眼病(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方法。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抗纤维化剂(ant1-fibrotic agent)的类似物(曲尼司特(Tranilast))治疗这些眼病的方法以及用于治疗这些眼病的药盒(kit)。
技术介绍
包括炎症和/或血管增生作为因果要素(causal element)的眼病常常(但不总是)涉及眼的前段和后段。例如,具有炎症和/或血管增生之病因的眼病可以是角膜水肿、前葡萄膜炎和后葡萄膜炎、翼状胬肉(pterygium)、由微生物(microbe或microorganism)(例如,细菌、病毒、真菌、阿米巴(amoeba)和寄生物(parasite))感染引起的角膜疾病、干眼(dry eye)、结膜炎、变态反应诱导的渗出和激光诱导的渗出、非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水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diabetic retinopathy, DR)、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Kim等2001 ;A.MJoussen等2004 ;S.C.Pflugfelder 2004)以及以视网膜中细血管增生为特征的眼的希 _ 林病(von Hippel-Lindau disease)。上述眼病中的一种,DR,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并且仍是视力丧失的主要因素之一(Cheung, Fung等2005 ;Santos, Tschiedel等2005)。通过导致破坏血-视网膜屏障、病理性血管发生和瘢痕的视网膜微脉管系统(microvasculature)(周细胞(pericyte)和内皮细胞)的缓慢且渐进性改变而发生DR的视力丧失。基于血管异常的程度,DR可广泛地分类成非增生性 DR(non_proliferative DR, NPDR)和增生性 DR(proliferative DR, PDR)(Klein, Klein等2004)。在NPDR中,高血糖引起毛细血管基膜增厚、周细胞凋亡或“丧失(dropout) ”、微动脉瘤(microaneurysm)和血管渗漏(vascular leakage)。视网膜毛细血管阻塞引起局部缺氧,这增加了血管发生生长因子的产生。在一些微血管中,内皮细胞凋亡,从而引起无细胞毛细血管(没有周细胞和内皮细胞二者)、毛细血管关闭(capillaryclosure)和视网膜无灌注区(areas of retinal non-perfusion) 黏附性白细胞也可通过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阻塞而导致损伤(Joussen,Poulaki等2004)。发生多发性出血(multiple haemorrhage)、软性渗出物(soft exudate)、棉絮斑(cotton wool spots)、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以及静脉串珠和环状物(venous beading and loops)。增大的组织非灌注区刺激产生导致血管增生的血管发生因子,这是TOR的标志性特征。视网膜血管发生可伴随纤维化,从而导致纤维血管脊(fibrovascular ridge),其延伸到玻璃体腔(vitreouscavity)中或延伸到视网膜表面上。纤维血管脊收缩引起视网膜脱离以及视力丧失和失明(Watkins 2003)。DR的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然而,新陈代谢和生化变化(例如,提高的葡萄糖通过多元醇途径的通量、蛋白激酶C的活化、氧化性损伤和提高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形成)是发生 DR 的促成因素(Cheung, Fung 等 2005)。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DR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血管发生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Sarlos,Rizkalla等2003),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介导的白细胞增多导致了继发性内皮损伤(Joussen, Poulaki 等 2002 ;Khalfaoui, Lizard 等 2009)。最近,DR 还被认为是慢性炎性疾病(Adamis 2002 ;Joussen,Poulaki等2004)。对于这一概念,研究已证明抗炎治疗阻止了 DR的经典组织病理学特征:无细胞毛细血管的形成、视网膜出血的发生、微动脉瘤的进展、以及周细胞的丧失(Adamis 2002 Joussen, Poulaki等2002)。目前用于DR的治疗是激光光凝固术(laser photocoagulation),该方法破坏所生成的血管和周围的缺氧组织(Aiello 2003)。尽管有益,但是激光光凝固术可破坏健康的视网膜并且疾病会持续,尽管强化治疗也是如此。因此,正在研究低创治疗(less invasivetherapy),特别是集中在抑制有害分子(例如VEGF和ICAM-1)上(Arita,Hata等;Sarlos,Rizkalla等2003 ;Khalfaoui, Lizard等2009)。然而,仍然需要用于治疗与炎症和/或血管增生相关之眼病的其他治疗,所述疾病例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以及角膜水肿、前葡萄膜炎和后葡萄膜炎、翼状胬肉、由微生物(例如,细菌、病毒、真菌、阿米巴和寄生物)感染引起的角膜疾病、干眼、结膜炎、变态反应诱导的渗出和激光诱导的渗出、非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水肿、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以及眼的希-林病。在本说明书中提到的任何现有技术不被并且不应被认为是承认或任何形式地提示所提到的现有技术形 成澳大利亚的一般常识的一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在第一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在对象中治疗与炎症和/或血管增生相关之眼病的方法,其包括向所述对象施用治疗有效量的曲尼司特化合物或者其可药用盐或溶剂合物。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曲尼司特化合物”是指曲尼司特本身或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会理解为其衍生物或类似物的化合物,例如下文中描述的式I至20化合物。然而,该术语并不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于曲尼司特本身或式I至20化合物,这是因为其他衍生物或类似物也可适合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用途。然而,对于任何组的具有特定效用的结构上相关之化合物,某些曲尼司特化合物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是特别有用的。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曲尼司特化合物是式I化合物或者其衍生物、其类似物、其可药用盐、或其代谢物,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在对象中治疗与炎症和/或血管增生相关之眼病的方法,其包括向所述对象施用治疗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合物是式2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3.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合物是式3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4.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合物是式4或式5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5.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合物是式6或式7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6.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合物选自:7.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曲尼司特化合物为具有下式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8.一种用于在对象中治疗与炎症和/或血管增生相关之眼病的方法,其包括向所述对象施用治疗有效量的式8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9.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合物为具有式9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10.权利要求8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为具有式10的化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达伦·詹姆斯·凯利大卫·斯特普尔顿
申请(专利权)人:法博太科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