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旋盖的手工具握柄,包含有: 一握柄; 一旋盖,以可转动自如的方式枢设于该握柄末端; 其特征在于: 该握柄末端设一座部; 该旋盖底端往内凹设一容室;该旋盖枢设于该握柄末端时,该座部位于该容室中;另包含有: 一凸出部位,位于该容室内顶壁及该座部的端面之间,该容室的内顶壁及该座部端面即通过该凸出部位而接触,且所接触的面积小于旋盖或握柄末端的截面积。(*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工具,详而言之是关于一种于末端设有旋盖的手工具握柄,该旋盖具有微小的转动阻尼而易于转动。习知一种螺丝起子10,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于握柄12末端设有一可转动的旋盖14,藉此,手掌回扭时可贴触于该旋盖而回转,无须完全离开握柄,可使螺丝起子于手掌回扭时不易晃动以及不易与螺丝松脱。于握柄末端设置旋盖14的用意在于,使手掌与旋盖回转时,握柄仍保持不动,然而,该习知结构中因旋盖14内壁与握柄12后端面间,如标号A处所示,为面接触,摩擦阻力大,使得旋转的转动并不顺畅,当手掌回扭时,握柄与旋盖间的摩擦力常使得起子受旋盖连动而同步回转,无法达到预期的使用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旋盖的手工具握柄,包含有一握柄;一旋盖,以可转动自如的方式枢设于该握柄末端;其特征在于该握柄末端设一座部;该旋盖底端往内凹设一容室;该旋盖枢设于该握柄末端时,该座部位于该容室中;另包含有一凸出部位,位于该容室内顶壁及该座部的端面之间,该容室的内顶壁及该座部端面即通过该凸出部位而接触,且所接触的面积小于旋盖或握柄末端的截面积;藉此,旋盖于握柄上转动时,该凸出部位作为旋盖转动时的支撑位置。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以及所达成的功效,以下兹举本技术的若干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 图2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显示图2的正视分解局部剖面图。图4图3的组合局部剖面图。图5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局部剖面图。图6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图7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图8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图9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图10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该握柄20于前端设一起子杆22,以供驱动螺丝或螺栓等元件。一旋盖30,枢设于握柄20末端而可转动。其中,旋盖内顶面与握柄末端之间为小面积的接触,使得旋盖具有较佳的转动性。为达此一作用,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握柄20末端凸设一座部24,该座部24的外径小于握柄20末端的直径,且座部以直径呈往外递减的锥状为佳;一枢接部28,为一圆形凸环,设于座部24周面。该旋盖30底端往内凹设一圆形容室32,容室的内径也呈往外递增的锥状为佳。一枢设部34,为一环槽,凹设于容室32的周面。该旋盖30套设于该握柄20的座部24,如图4,而可旋转,通过该枢设部34嵌扣于该枢接部28,使旋盖不易与座部脱离。座部24外周以及容室内周间以具有间隙29、不相接触为佳,并不以此为限。一凸出部位,于本实施例包括一凸设于该座部24端面的弧面(或球面)26以及一凸设于该容室32的内顶壁的弧面(或球面)36,于旋盖30枢设于握柄末端时,该二弧面26、36的中心相接触,由图式可知,该二弧面的接触部位为小面积接触,该接触面积远小于旋盖以及握柄的截面积。使用时,使用者握持握柄20而转动(例如顺时针旋转),于转动适当角度后,手部可松开握柄而回扭(如逆时针),于回扭的过程中,掌心并贴住旋盖30,使旋盖作为手掌的转动支点,令手掌及旋盖同步回转,而握柄则保持不动。待回转适当角度后,重行握持握柄再次转动起子。旋盖30转动时,该二弧面26、36的接触点为旋盖于握柄20上的支撑位置及转动支点,因为小面积接触,故旋盖的摩擦阻尼小,能顺畅的转动。至于该凸环28及该环槽34间主要提供防止旋盖脱出的作用,该二者28、34间并非紧密嵌扣,不会影响旋盖的转动性。图5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握柄40后端同样设一座部42,还于该座部上枢接一旋盖45,可转动自如。旋盖的枢接结构与上一实施例相同,容不赘述。本实施例中,该凸出部位为一凸设于座部42端面的弧面44,而旋盖45的容室46的内顶壁47则为平面,并触接于该弧面44。藉此,旋盖于握柄上旋转时,同样以其内顶壁47与弧面44的接触点为旋转支点,为小面积的接触。图6本技术的握柄50的再一较佳实施例,于本实施例,该凸出部位为一设于旋盖55内顶壁的弧面56,而座部52端面则为一平面54,与该弧面56触接。故,旋盖同样以该平面54及该弧面56的接触点为转动支点及受力部位。图7的握柄60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其中,座部62的端面64及旋盖65内顶壁66均为平面,且具有间隔;而凸出部位为二硬质垫片68,分别固设于该端面64及该内顶壁66,并相触接。该二垫片68以耐磨性材质为佳,可减少摩擦力。旋盖65于握柄60上转动时,以该二垫片68的接触面为转动支点及支撑位置,该二垫片间仍为小面积的接触,仍较握柄及座部的截面积小许多,故可使旋盖顺畅的转动。须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垫片68不以二个为限,可仅为一个,固设于座部的端面或容室的内顶壁即可。图8的握柄70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一旋盖75,以其容室76周壁所设的一枢设部77,为凸环,嵌扣于握柄的座部72外周所设的一枢接部73,为环槽,而枢接于握柄上。座部的端面及容室的内顶壁各设一凹入74、78上下对应;该凸出部位为一珠体79,装设于该二凹入74、78中。由图所示可知,该珠体79为旋盖75及座部72间的接触位置,旋盖于座部上转动时即以珠体79为转动支点,藉由珠体的滚动,使旋盖具有绝低的摩擦力。须说明的是,本技术的珠体不以一个为限,可为二个以上的数量。图9、图10的握柄80、90为本技术的另二较佳实施例,概同于图8,相同之处容不赘述。其中于图9中,座部82的端面设一凹入84,而旋盖85的容室86的内顶壁则呈平面状。珠体89位于该凹入84中,并触接于容室86的内顶壁。至于图10,座部92的端面则呈平面状,而旋盖95的容室96的内顶壁则设一凹入98,使珠体99置于该凹入98中,并触接于座部92端面。本二实施例也均以珠体作为旋盖转动时的支撑部位,具有小接触面积及低摩擦的特性。由上说明可知,本技术使旋盖及握柄末端间呈小面积的接触,并以接触部位作为旋盖转动时的支撑部位,如此,可有效降低旋盖的转动摩擦,令旋盖更易于转动。藉此,手掌触接于旋盖而带动旋盖同步回扭时,可有效的使握柄保持不动,不会被旋盖所带动,使操作更为确实、便利。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旋盖的手工具握柄,包含有一握柄;一旋盖,以可转动自如的方式枢设于该握柄末端;其特征在于该握柄末端设一座部;该旋盖底端往内凹设一容室;该旋盖枢设于该握柄末端时,该座部位于该容室中;另包含有一凸出部位,位于该容室内顶壁及该座部的端面之间,该容室的内顶壁及该座部端面即通过该凸出部位而接触,且所接触的面积小于旋盖或握柄末端的截面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具握柄,其特征在于该凸出部位一凸设于座部端面的弧面,该弧面触接于该容室的内顶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具握柄,其特征在于该凸出部位一凸设于容室内顶壁的弧面,触接于该座部的端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具握柄,其特征在于该凸出部位包括二弧面,分别凸设于容室的内顶壁及该座部的端面,该二弧面相接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具握柄,其特征在于该凸出部位一垫片,固设于该座部端面,与该容室内顶壁触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具握柄,其特征在于该凸出部位一垫片,固设于该容室内顶壁,与该座部端面触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具握柄,其特征在于该凸出部位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智庆,
申请(专利权)人:谢智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