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具握柄,其主要是将工具本体的握柄部形成球棒状,使握柄部在相对应于手部握持时虎口处形成一最大半径环,该最大半径环令使用者能够用拇指、虎口、食指将其紧扣握持,并在扳转螺固件时可施力于最大半径环上,而该最大半径环即为力臂最大处,故借由最大半径环设置的位置,令使用者在握持时以最有力的方式施力于力臂最大处,以产生最大的力矩,如此便可轻易扳转较为紧固的螺固件,故可有较提升使用者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动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可轻易扳转较为紧固的螺固件,故可有较提升使用者工作效率的工具握柄。
技术介绍
当前人们亲自动手布置家中的DIY风气日盛,再加上国内手工具发展已相当成熟稳定,其中不论是产品种类或是结构质量,更荣获国内外一致肯定,手工具生产业界这几年来为了使一般消费大众在使用时更容易上手,于是各种易于操作或附带人性化功能的手工具亦陆续问市。请参阅图4所示,现有的起子工具握柄包括一握柄部及一驱动头,该驱动头可螺转螺固件,而该握柄部是供使用者握持施力用,因其握柄部的半径较大于驱动头的半径,故可运用杠杆原理而将使用者的旋转力量放大,借由放大后的力量转动螺固件,以便将螺固件锁紧或螺松。此种设计因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具有反覆拆卸组装的功效,因此普遍使用于各种大小不同的结合处,并使起子工具成为十分常见的手工具。然而,此种现有的起子工具虽具有运用杠杆原理以螺设螺固件的功效,但当遇到需要更大力量方能锁紧或螺松的螺固件时,则现有的握柄结构便无法充分发挥效用。因现有的起子工具握柄在其上端,即相对应用于使用者手部的虎口处是采用凹陷式的弧形设计,其半径较小于握柄部的其余部分,而姆指却是手部五个手指中最有力的一指,故现有的握柄部结构设计并未能有效的让使用者的姆指、虎口、食指紧扣住,而无法以最易于施力的握持方式扳转螺固件,故不能有效的扳转较为紧固的螺固件,因此就整体而言,其实用性较差,实有加以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工具握柄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工具握柄,本技术可轻易扳转较为紧固的螺固件,故可有较提升使用者的工作效率,确实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及进步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具握柄,工具本体具有一握柄部,握柄部前段具有扳动部,其特征是握柄部前段对应于手握持时虎口处具有一最大半径环。前述的工具握柄,其中最大半径环距离握柄部前端长度为握柄部总长的1/4至1/10。前述的工具握柄,其中握柄部底端设有一防脱部。本技术可轻易扳转较为紧固的螺固件,故可有较提升使用者的工作效率,确实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及进步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工具握柄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工具握柄的外观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工具握柄的使用状态图。图4是现有的起子工具使用状态图。图中标号说明1——工具本体10——握柄部11——防脱部 12——最大半径环20——扳动部 21——扳动头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工具握柄包括一工具本体1,该工具本体1可实施为一起子工具,该工具本体1具有一供使用者握持的握柄部10,由握柄部10向前延伸出扳动部20,该扳动部20的最前端设有一扳动头21,该扳动头21供扳转螺固件用。上述握柄部10整体是概呈一球棒状,握柄部10底端具有一较大径的防脱部11,该防脱部11可防止使用者手部握持握柄部10时因不慎而脱落,且该握柄部10是由下往上渐宽,并在握柄部10的前段,相对应于人体手部握持时的虎口处形成最大半径环12。该最大半径环12距离握柄部10前端的长度约为握柄部10总长的1/4至1/10,该最大半径环12是较大于握柄部10的其它部分。借由该最大半径环12配合手部的形状,令使用者能够用姆指、虎口、食指将工具本体1的握柄部10紧紧握住,以利于施力。本技术在使用时,请参阅图3所示,当使用者用手部握持该工具本体1的握柄部10时,因握柄部10上配合手部虎口之处而形成有一最大半径环12,借由该最大半径环12可利于使用者以姆指、虎口、食指将其握持,且在施力扳转螺固件时,因最大半径环12的力臂远大于扳动部20扳动头21的力臂,故可产生较大的力矩以扳转螺固件。本技术将握柄部10的最大半径环12设置于握柄部10的前端,使其能够配合手部的虎口,令使用者在握持时能够以最有力的方式施力于力臂最大处,以产生最强的力矩,如此便可轻易扳转较为紧固的螺固件,达到提高使用者工作效率的目的。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工具握柄,工具本体具有一握柄部,握柄部前段具有扳动部,其特征是握柄部前段对应于手握持时虎口处具有一最大半径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握柄,其特征是,最大半径环距离握柄部前端长度为握柄部总长的1/4至1/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握柄,其特征是,握柄部底端设有一防脱部。专利摘要一种工具握柄,其主要是将工具本体的握柄部形成球棒状,使握柄部在相对应于手部握持时虎口处形成一最大半径环,该最大半径环令使用者能够用拇指、虎口、食指将其紧扣握持,并在扳转螺固件时可施力于最大半径环上,而该最大半径环即为力臂最大处,故借由最大半径环设置的位置,令使用者在握持时以最有力的方式施力于力臂最大处,以产生最大的力矩,如此便可轻易扳转较为紧固的螺固件,故可有较提升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文档编号B25B23/00GK2751977SQ200420029978公开日2006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1日专利技术者谢智庆 申请人:谢智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具握柄,工具本体具有一握柄部,握柄部前段具有扳动部,其特征是:握柄部前段对应于手握持时虎口处具有一最大半径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智庆,
申请(专利权)人:谢智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