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具体涉及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用单体电池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的技术关键是动力电池,动力电池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电动汽车未来的市场前景。由于动力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导致电池包的温度上升,会直接影响电池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温度过高则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另外,在温度过低时,也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处理,以提高其使用性能。目前市场上开发的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多采用空气或液体为介质的散热和加热,热量或冷量传热主要是通过介质与电池表面的对流换热或导热形式进行。现在电动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结构多为长方体或圆柱体,其换热面均为平整的侧面。从传热的角度看,规则平整的换热面强化不能有效提高传热量,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迅速散热和加热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面积大,换热系数高的电动汽车用肋片式单体电池结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用肋片式单体电池结构,由电极、电池基体、凸台、凹槽组成,其特征在于:单体电池壳体侧面具有交错平行排列的凸台和凹槽,凸台和凹槽均与电池基体底面成0° 9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用肋片式单体电池结构,由电极(1)、电池基体(2)、凸台(3)、凹槽(4)组成,其特征在于:单体电池壳体侧面具有交错平行排列的凸台(3)和凹槽(4),凸台(3)和凹槽(4)均与电池基体(2)底面成0°~90°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用肋片式单体电池结构,由电极(I)、电池基体(2)、凸台(3)、凹槽(4)组成,其特征在于:单体电池壳体侧面具有交错平行排列的凸台(3)和凹槽(4),凸台(3)和凹槽⑷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国,王博,李荟卿,钱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