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密轴承套圈平面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78896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31 20:42
一种高精密轴承套圈平面磨床,包括一机床底座,在机床底座上表面的一侧设有径向滑动槽,在机床底座上表面的另一侧设有与径向滑动槽相垂直的轴向滑动槽,设在机床底座上方的工件拖板的底部滑动卡装在径向滑动槽内,工件拖板的一端与设在机床底座上的径向驱动机构相连,在工件拖板上设有一工件箱,在工件箱靠近轴向滑动槽一端的底部设有两个浮动支撑块,在工件箱内设有一工件轴,在工件轴靠近轴向滑动槽的一端设有一磁极,工件轴的另一端通过皮带与设在工件拖板上的工件电机相连。它结构设计合理,在砂轮进给加工的同时,待加工工件还可进行水平方向的径向运动和自动旋转,打磨效果好,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精密轴承套圈平面磨床
技术介绍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它主要是支撑旋转轴或其它运动体,引导转动或移动运动并承受主轴或轴上零件传递而来的载荷。内外圈是轴承套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内外圈的平面加工工具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传统轴承套圈的两端平面加工普遍采用无心磨床或立柱平面磨床,都是通过磨床水平的轴向和径向移动对轴承套圈两端平面进行加工,打磨效果较差,虽然能够满足一般轴承套圈的平面加工精度,但是,对于平面加工精度要求高的轴承套圈,则不能满足其加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精密轴承套圈平面磨床,它结构设计合理,在砂轮进给加工的同时,待加工工件还可进行水平方向的径向运动和自动旋转,打磨效果好,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密轴承套圈平面磨床,包括一机床底座,在机床底座上表面的一侧设有径向滑动槽,在机床底座上表面的另一侧设有与径向滑动槽相垂直的轴向滑动槽,设在机床底座上方的工件拖板的底部滑动卡装在径向滑动槽内,工件拖板的一端与设在机床底座上的径向驱动机构相连,在工件拖板上设有一工件箱,在工件箱靠近轴向滑动槽一端的底部设有两个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的浮动支撑块,在工件箱内设有一横向设置的工件轴,在工件轴靠近轴向滑动槽的一端设有一与浮动支撑块相配合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的磁极,工件轴的另一端通过皮带与设在工件拖板上的工件电机相连;设在机床底座上方的磨架的底部滑动卡装在轴向滑动槽内,在磨架上表面靠近磁极的一侧设有一径向设置的砂轮轴,砂轮轴的一端安装有一轴向设置的砂轮,另一端通过皮带与设在磨架上的砂轮电机相连,磨架的底部连接有一轴向驱动机构,径向驱动机构、轴向驱动机构、砂轮电机和工件电机分别与控制装置相连。在工件拖板上设有一与砂轮相配合的砂轮修整装置。所述径向驱动机构包括一设在机床底座上的油缸,油缸的活塞杆与工件拖板固连,油缸与控制装置相连。所述轴向驱动机构包括一与磨架的底部螺纹连接轴向设置的丝杠,丝杠的一端与设在机床底座上的步进电机相连,步进电机与控制装置相连。在砂轮外侧设有一安装在磨架上的砂轮护罩。在工件轴与皮带相连一端的外侧设有一安装在工件箱上的防护罩。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方案, 结构设计合理,在步进电机带动砂轮进给加工的同时,待加工工件还可在油缸的带动下进行水平方向的径向运动,以及在工件电机的带动下进行自动旋转,打磨效果好,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1、工件拖板,2、磁极,3、浮动支撑块,4、砂轮,5、砂轮罩,6、丝杠,7、步进电机,8、轴向滑动槽,9、机床底座,10、砂轮电机,11、工件电机,12、砂轮轴,13、磨架,14、径向滑动槽,15、修整装置,16、防护罩,17、工件轴,18、工件箱。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2所示,一种高精密轴承套圈平面磨床,包括一机床底座9,在机床底座9上表面的一侧设有径向滑动槽14,在机床底座9上表面的另一侧设有与径向滑动槽14相垂直的轴向滑动槽8,设在机床底座9上方的工件拖板I的底部滑动卡装在径向滑动槽14内,工件拖板I的一端与设在机床底座9上的径向驱动机构相连,在工件拖板I上设有一工件箱18,在工件箱18靠近轴向滑动槽8 —端的底部设有两个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的浮动支撑块3,在工件箱18内设有一横向设置的工件轴17,在工件轴17靠近轴向滑动槽8的一端设有一与浮动支撑块3相配合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的磁极2,工件轴17的另一端通过皮带与设在工件拖板I上的工件电机11相连;设在机床底座9上方的磨架13的底部滑动卡装在轴向滑动槽8内,在磨架13上表面靠近磁极2的一侧设有一径向设置的砂轮轴12,砂轮轴12的一端安装有一轴向设置的砂轮4,另一端通过皮带与设在磨架13上的砂轮电机10相连,磨架13的底部连接有一轴向驱动机构,径向驱动机构、轴向驱动机构、砂轮电机10和工件电机11分别与控制装置相连。在工件拖板I上设有一与砂轮4相配合的砂轮修整装置15。所述径向驱动机构包括一设在机床底座9上的油缸,油缸的活塞杆与工件拖板I固连,油缸与控制装置相连。所述轴向驱动机构包括一与磨架13的底部螺纹连接轴向设置的丝杠6,丝杠6的一端与设在机床底座9上的步进电机7相连,步进电机7与控制装置相连。在砂轮4外侧设有一安装在磨架13上的砂轮罩5。在工件轴17与皮带相连一端的外侧设有一安装在工件箱18上的防护罩16。使用时,工作人员首先将待加工工件放在浮动支撑块3上,并通过磁极2将待加工工件吸附固定,然后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工件电机11工作,在工件电机11的转动下实现工件轴17的旋转,从而通过磁极2带动待加工工件的旋转,再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油缸工作,通过油缸带动工件拖板I实现待加工工件的径向往返运动,同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砂轮电机10工作,经砂轮轴12带动砂轮4旋转,再控制步进电机7工作,通过丝杠6带动磨架13及砂轮4进给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通过上述动作互相配合对轴承套圈的平面进行加工,打磨效果好,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本专利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精密轴承套圈平面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床底座,在机床底座上表面的一侧设有径向滑动槽,在机床底座上表面的另一侧设有与径向滑动槽相垂直的轴向滑动槽,设在机床底座上方的工件拖板的底部滑动卡装在径向滑动槽内,工件拖板的一端与设在机床底座上的径向驱动机构相连,在工件拖板上设有一工件箱,在工件箱靠近轴向滑动槽一端的底部设有两个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的浮动支撑块,在工件箱内设有一横向设置的工件轴,在工件轴靠近轴向滑动槽的一端设有一与浮动支撑块相配合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的磁极,工件轴的另一端通过皮带与设在工件拖板上的工件电机相连;设在机床底座上方的磨架的底部滑动卡装在轴向滑动槽内,在磨架上表面靠近磁极的一侧设有一径向设置的砂轮轴,砂轮轴的一端安装有一轴向设置的砂轮,另一端通过皮带与设在磨架上的砂轮电机相连,磨架的底部连接有一轴向驱动机构,径向驱动机构、轴向驱动机构、砂轮电机和工件电机分别与控制装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密轴承套圈平面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床底座,在机床底座上表面的一侧设有径向滑动槽,在机床底座上表面的另一侧设有与径向滑动槽相垂直的轴向滑动槽,设在机床底座上方的工件拖板的底部滑动卡装在径向滑动槽内,工件拖板的一端与设在机床底座上的径向驱动机构相连,在工件拖板上设有一工件箱,在工件箱靠近轴向滑动槽一端的底部设有两个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的浮动支撑块,在工件箱内设有一横向设置的工件轴,在工件轴靠近轴向滑动槽的一端设有一与浮动支撑块相配合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的磁极,工件轴的另一端通过皮带与设在工件拖板上的工件电机相连;设在机床底座上方的磨架的底部滑动卡装在轴向滑动槽内,在磨架上表面靠近磁极的一侧设有一径向设置的砂轮轴,砂轮轴的一端安装有一轴向设置的砂轮,另一端通过皮带与设在磨架上的砂轮电机相连,磨架的底部连接有一轴向驱动机构,径向驱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梅贵田辉任艳强林文荣杜其章罗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宇捷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