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万用表的接头及具有该接头的万用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75114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6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万用表的接头及具有该接头的万用表,该接头包括:筒体,第一笔针、第二笔针,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和引线。所述筒体内具有沿所述筒体的纵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导槽;所述第一笔针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导槽内,所述第二笔针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导槽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笔针相连以便驱动所述第一笔针移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笔针相连以便驱动所述第二笔针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万用表的接头,提高了万用表的适用范围和测量结果的精度。此外还提高了该接头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Connector for multimeter and multimeter with s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or for a multimeter,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a first pen, a second pin, a first driving component, a second driving component and a lead wire.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has a longitudinally extending along the cylinder body of the cylinder body guide groove; the first needle is movably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guide groove, the second pen needle is movably arranged on the second guide groove; the first driving component and the first needle is connected in order to drive the first needle to move, the second driving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pen needle is connected to drive the second mobile stylus. According to the utility mode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improving the range of application of the multimeter and the precision of the measuring result. In addition,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joint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检测设备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万用表的接头及应用此接头的万用表。
技术介绍
传统的万用表的笔针采用固定的一体式结构,将笔头固定在塑料上,前面的金属针用于测量。采用传统技术的万用表笔针的笔头比较大,而且不可调节。在进行精密电路测量时,就会出现很多困难,比如:笔头太粗而点错地方,在细小的元器件上进行测量就更加困难。还有可能因为同时点到多个元器件而导致短路等比较严重的后果发生。此外,在进行万用表串进电路中测量电流时,传统的万用表的笔针无法固定住导线,会出现导线和笔头脱离等现象的出现,增加了测量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择。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多个笔针且笔针的伸出长度可调节的用于万用表的接头。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具有该接头的万用表。根据本技术的用于万用表的接头,包括:筒体、第一笔针、第二笔针、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和引线。具体而言,所述筒体内具有沿所述筒体的纵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导槽,所述第一和第二导槽中的每一个的第一端均敞开;所述第一笔针在第一收回位置与第一测量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导槽内且所述第二笔针在第二收回位置与第二测量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导槽内,其中在所述第一测量位置所述第一笔针的第一端伸出所述筒体且在所述第二测量位置所述第二笔针的第一端伸出所述筒体,所述第一笔针的第一端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笔针的第一端面的面积;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笔针相连以便驱动所述第一笔针移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笔针相连以便驱动所述第二笔针移动;所述引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笔针相连。根据本技术的用于万用表的接头,筒体内设有沿纵向可移动的第一笔针和第二笔针,由此,具有小笔头的第二笔针可用于检测精密电路,避免在检测精密电路中产生点错或短路的现象,具有大笔头的第一笔针可用于检测触点较大的电路。因此,在万用表的测量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测量要求,分别采用第一笔针或第二笔针进行测量,提高了万用表的适用范围和测量结果的精度。此外,第一笔针和第二笔针可以收回至筒体内,以保护第一笔针和第二笔针,避免露在筒体外的第一笔针和第二笔针被损坏,提高了该接头的使用寿命。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用于万用表的接头,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所述筒体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以及设在所述空腔内的第一和第二导向筒,所述第一导向筒内具有所述第一导槽且所述第二导向筒内具有所述第二导槽。由此,使装配过程方便,提高了该接头的装配效率,此外,还减少了接头耗费的材料,降低了该接头的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所述筒体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空腔的内壁上的导盘,所述导盘上设有第一和第二过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向筒安装在所述导盘上,所述第一笔针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过孔且所述第二笔针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过孔。由此,使第一笔针可在第一导槽内稳定移动,第二笔针可在第二导槽内稳定移动,提高了该接头的稳定性,此外,还可以避免因第一笔针和第二笔针偏离筒体的轴线而引起的使用不方便的现象。所述引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向筒相连。由此,便于该接头的布线,提高了布线效率。此外,避免因将引线与可移动的第一笔针和第二笔针直接相连而引起的不稳定的现象,降低了该接头的故障率和维护成本。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向筒的第二端均设有第一金属导片,所述引线与所述第一金属导片相连。由此,便于引线与第一导向筒和第二导向筒相连,增加了第一导向筒和第二导向筒的导电性能,提高了该接头内电连接的稳定性,便于电流传导,以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度。所述引线与所述导盘相连。由此,进一步地简化了该接头的布线,提高了该接头的连线的稳定性和装配效率,结构简单,导电效果好。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向筒的第一端均设有第二金属导片,所述第一导向筒的第二金属导片分别与所述第一笔针和所述导盘相连,所述第二导向筒的第二金属导片分别与所述第二笔针和所述导盘相连。由此,增加了第一笔针和第二笔针与导盘的导电性能,提高了电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筒体上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侧壁设有第一限位卡口且所述第二滑槽的侧壁设有第二限位卡口,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笔针相连的第一卡柱和常推动所述第一笔针向所述第一收回位置移动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笔针相连的第二卡柱和常推动所述第二笔针向所述第二收回位置移动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卡柱向外伸出所述第一滑槽并可在第一滑槽内沿纵向滑动且所述第二卡柱向外伸出所述第二滑槽并可在第二滑槽内沿纵向滑动。由此,使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的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便于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笔针在第一收回位置和第一测量位置之间移动,以及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二笔针在第二收回位置和第二测量位置之间移动,使第一笔针和第二笔针移动稳定,便于该接头的使用,此外,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具有自动回位的功能,使第一笔针和第二笔针在不使用的时,可以回复至第一收回位置或第二收回位置,提高了该接头的使用性能。所述第一和第二限位卡扣均包括沿纵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由此,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可以使第一笔针和第二笔针由筒体内伸出不同的长度,便于检测,提高了该接头的适用范围。所述第一和第二弹性件为弹簧。由此,简化了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结构,使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具有较好的弹性性能,提高了接头的稳定性,便于接头的使用。该接头还包括挂钩针和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筒体内具有沿所述筒体的纵向延伸的第三导槽且所述第三导槽的第一端敞开,所述挂钩针在第三收回位置与第三测量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三导槽内,在所述第三测量位置所述挂钩针的第一端伸出所述筒体,所述第三驱动组件与所述挂钩针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挂钩针移动。由此,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固定导线等元件时,可以通过挂钩针将导线定位,方便测量,提高了测量效率和测量的精度。所述导线与所述挂钩针相连。由此,可以通过挂钩导通被测元件和万用表,增加了挂钩针的功能。根据本技术的万用表,包括根据本技术前述的用于万用表的接头。根据本技术的万用表,具有根据本技术前述的接头,由此,该万用表可采用具有小笔头的第二笔针检测精密电路,避免在检测精密电路中产生点错或短路的现象,采用具有大笔头的第一笔针检测触点较大的电路,挂钩针可以勾住导线,避免导线脱落,提高了万用表的适用范围,并提高了测量结果的精度。此外,第一笔针、第二笔针和挂钩针可以收回至筒体内,以保护第一笔针、第二笔针和挂钩针。提高了万用表的实用性和使用寿命O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万用表的接头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万用表的接头的第一笔针、第一导向筒以及第一驱动组件的配合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万用表的接头的导盘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万用表的接头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万用表的接头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万用表的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具有沿所述筒体的纵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导槽,所述第一和第二导槽中的每一个的第一端均敞开;第一和第二笔针,所述第一笔针在第一收回位置与第一测量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导槽内且所述第二笔针在第二收回位置与第二测量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导槽内,其中在所述第一测量位置所述第一笔针的第一端伸出所述筒体且在所述第二测量位置所述第二笔针的第一端伸出所述筒体,所述第一笔针的第一端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笔针的第一端面的面积;第一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笔针相连以便驱动所述第一笔针移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笔针相连以便驱动所述第二笔针移动;和引线,所述引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笔针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万用表的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内具有沿所述筒体的纵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导槽,所述第一和第二导槽中的每一个的第一端均敞开; 第一和第二笔针,所述第一笔针在第一收回位置与第一测量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导槽内且所述第二笔针在第二收回位置与第二测量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导槽内,其中在所述第一测量位置所述第一笔针的第一端伸出所述筒体且在所述第二测量位置所述第二笔针的第一端伸出所述筒体,所述第一笔针的第一端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笔针的第一端面的面积; 第一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笔针相连以便驱动所述第一笔针移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笔针相连以便驱动所述第二笔针移动;和 引线,所述引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笔针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万用表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以及设在所述空腔内的第一和第二导向筒,所述第一导向筒内具有所述第一导槽且所述第二导向筒内具有所述第二导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万用表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空腔的内壁上的导盘,所述导盘上设有第一和第二过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向筒安装在所述导盘上,所述第一笔针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过孔且所述第二笔针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过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万用表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向筒相连。5.根据权利要 求4所述的用于万用表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向筒的第二端均设有第一金属导片,所述引线与所述第一金属导片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万用表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与所述导盘相连。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政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