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启华专利>正文

手持式四冲程汽油机的机油润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72623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6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通用动力机械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四冲程汽油机,具体地说是一种手持式四冲程汽油机的机油润滑机构,右箱体和左箱体合箱后形成曲轴箱,所述曲轴箱具有曲轴室,曲轴设置于曲轴室中,所述曲轴通过连杆连接设置于缸体内的活塞;右箱体外侧与右箱盖合箱构成机油池;曲轴室上方设置缸体,所述缸体顶部与缸头罩组合成摇臂室;缸头罩和置于摇臂室内的滤油板构成滤油室;缸体上设有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一端与滤油室连通,另一端与设在箱体上的废气口、回油道、回油口接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油润滑系统完善,有效解决现有汽油机溢油、烧机油、过热、涨缸、熄火等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Oil lubricating mechanism of hand held four stroke gasoline engin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general power machinery equipment field, and relates to a four stroke gasoline engine, particularly oil lubrication mechanism of a hand-held four stroke gasoline engine, crankcase box body formed after the right box and the left box, the crankcase with the crank chamber, the crankshaft arranged in the crank chamber, the the crankshaft connecting piston is arranged in the cylinder body through the connecting rod; the outer side of the box body and the box cover right right box of oil pool; set the crankcase chamber above the top of the cylinder body and the cylinder head cover are combined into a rocker chamber; the oil filter plate cylinder head cover and a rocker chamber constitute the oil filter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n oil return chamber; the oil return channel, one end of the channel and the oil filtering chamber, and the other end is arranged in the box body exhaust port and the oil return oil return port connect. The lubricating oil sys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perfect, which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existing gasoline engine oil spill, oil burning, overheating, cylinder rising and flameo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通用动力机械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四冲程汽油机,具体地说是一种手持式四冲程汽油机的机油润滑机构
技术介绍
国内外对手持式四冲程汽油机的研发已有二十余年,但仍然得不到普及和大面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作成本较高,机油润滑系统不完善,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发生溢油,烧机油,过热,胀缸,熄火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该型汽油机使用寿命较短,故障率高,维修成本较大。为此迫切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手持式四冲程汽油机在结构上进行改进,以便于提高汽油机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合理的手持式四冲程汽油机的机油润滑机构,机油润滑系统完善,有效解决现有汽油机溢油、烧机油、过热、涨缸、熄火等问题。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四冲程汽油机的机油润滑机构,特征在于:右箱体和左箱体合箱后形成曲轴箱,所述曲轴箱具有曲轴室,曲轴设置于曲轴室中,所述曲轴通过连杆连接设置于缸体内的活塞;右箱体外侧与右箱盖合箱构成机油池;曲轴室上方设置缸体,所述缸体顶部与缸头罩组合成摇臂室;缸头罩和置于摇臂室内的滤油板构成滤油室;缸体上设有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一端与滤油室连通,另一端与设在箱体上的废气口、回油道、回油口接通;在曲轴位于右箱体轴孔中线的同一截面上设置第一吸油孔、第二吸油孔,所述第一吸油孔与第二吸油孔之间成45°角布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吸油孔连通右箱体内的单向阀室,并且,通过排油孔与凸轮室、推杆室及摇臂室连通;所述第二吸油孔通过吸油头连通机油池。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曲轴回转中心同轴设置曲轴中心油孔,所述曲轴中心油孔与曲轴室连通,曲轴中心油孔、第二吸油孔、吸油头和钢球单向阀构成润滑机油的供油通路;第一吸油孔、滤油室、回油通道、回油口构成润滑机油的回油通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废气口设置在曲轴箱的下部,回油口设置在机油池的中心部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技术中的曲轴箱及缸体均采用分体式结构,有利于润滑油路的布置,同时也降低了汽油机的制作成本;曲轴旋转时,曲轴上的中心油孔与两个成一定角度设置的吸油孔相连通,由于两个吸油孔之间夹角为45°,在吸油时不会发生相互干涉的现象;右箱体上设置钢球单向阀,活塞下行时,曲轴室内的压力将此阀打开,机油雾进入齿轮室、推杆室和摇臂室,使得汽油机的所有运动部件均能得到润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包括右箱体1、左箱体2、曲轴3、曲轴室4、缸体5、活塞6、火花塞7、气门8、缸头罩9、滤油室10、摇臂11、滤油板12、摇臂室13、推杆14、推杆室15、下摇臂16、凸轮17、凸轮室18、曲轴中心油孔19、第一吸油孔20、单向阀室21、右箱盖22、机油池23、排油孔24、钢球单向阀25、吸油头26、第二吸油孔27、回油口 28、回油道29、废气口 30、废气管31、回油通道32等。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手持式四冲程汽油机的机油润滑机构,右箱体I和左箱体2合箱后形成曲轴箱,所述曲轴箱具有曲轴室4,曲轴3设置于曲轴室4中,所述曲轴3通过连杆连接设置于缸体5内的活塞6 ;右箱体I外侧与右箱盖22合箱构成机油池23 ;曲轴室4上方设置缸体5,所述缸体5顶部与缸头罩9组合成摇臂室13 ;缸头罩9和置于摇臂室13内的滤油板12构成滤油室10 ;缸体5上设有回油通道32,所述回油通道32一端与滤油室10连通,另一端与设在箱体上的废气口 30、回油道29、回油口 28接通;在右箱体I轴孔中线的同一截面上设置第一吸油孔20、第二吸油孔27,所述第一吸油孔20与第二吸油孔27之间成45°角布置。汽油机在停机状态时,曲轴室4、机油池23、凸轮室18和回油系统是互相隔离的。所述第一吸油孔20连通右箱体I内的单向阀室21,并且,通过排油孔24与凸轮室18、推杆室15及摇臂室13连通;所述第二吸油孔27通过吸油头26连通机油池23。曲轴3回转中心同轴设置曲轴中心油孔19,所述曲轴中心油孔19与曲轴室4连通,曲轴中心油孔19、第二吸油孔27、吸油头26和钢球单向阀25构成润滑机油的供油通路;第一吸油孔20、滤油室10、回油通道32、回油口 28构成润滑机油的回油通路。废气口 30设置在曲轴箱的下部,回油口 28设置在机油池23的中心部位。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工作过程如下:当活塞6上行时,曲轴3右端顺时针方向旋转,使曲轴中心油孔19与第二吸油孔27接通,因活塞上行使曲轴室4内形成负压,于是机油池23内的机油通过吸油头26吸入曲轴室4,由于曲轴的高速运转,使机油飞溅成油雾,保证了曲轴、轴承、活塞、连杆、缸体等得到润滑。当活塞下行时,曲轴室4内产生正压,同时燃烧室内的少部分废气,会通过活塞环间隙串入曲轴室4,这时第二吸油孔27和第一吸油孔20已经关闭,增强的气压就将钢球单向阀25打开,油雾和废气通过排油孔24进入凸轮室18,再进入推杆室15和摇臂室13,使凸轮17、下摇臂16、推杆14、摇臂11和气门8等运动部件得到充分润滑。在整个润滑机构中中,曲轴室4的润滑是最重要的,而凸轮室18和摇臂室13只需要少量机油即可满足要求。据此情况,本设计在单向阀室处设置了一个第一吸油孔20,当活塞6第二个行程上行使曲轴中心油孔19与第一吸油孔20接通时,利用曲轴室的负压将单向阀室21和凸轮室18内的油气重新吸入曲轴室4,既保证了曲轴室有足够的润滑油,又减少了进入凸轮室4和摇臂室13的机油量,这是第一道机油回收装置。进入摇臂室13的废气和油雾在通过滤油板12时,机油进一步被过滤,凝集的机油滴又重新回到凸轮室18,通过第一吸油孔20又回到曲轴室4,这是第二道机油回收通道。被过滤的废气和油雾进入回油通道32,由于机油池23内的机油不断吸入曲轴室4,机油池内始终呈负压状态,使一部分进入回油通道32的油雾通过回油道29和回油口 28被吸入油池内,这是第三道机油回收通道。剩余的废气和少量油雾通过废气口 30和废气管31被吸入化油器和气缸内,少量机油雾进入气缸内也有利于缸壁和活塞的润滑,这是正常的。由于回油口 30设置在机油池23的中央位置,即使360度回转也不会造成机油溢出或倒灌。本技术中的曲轴箱及缸体均采用分体式结构,有利于润滑油路的布置,同时也降低了汽油机的制作成本;曲轴上的中心油孔与两个成一定角度设置的吸油孔相连通,由于两个吸油孔之间夹角为45°,在吸油时不会发生相互干涉的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持式四冲程汽油机的机油润滑机构,其特征在于:右箱体(1)和左箱体(2)合箱后形成曲轴箱,所述曲轴箱具有曲轴室(4),曲轴(3)设置于曲轴室(4)中,所述曲轴(3)通过连杆连接设置于缸体(5)内的活塞(6);右箱体(1)外侧与右箱盖(22)合箱构成机油池(23);曲轴室(4)上方设置缸体(5),所述缸体(5)顶部与缸头罩(9)组合成摇臂室(13);缸头罩(9)和置于摇臂室(13)内的滤油板(12)构成滤油室(10);缸体(5)上设有回油通道(32),所述回油通道(32)一端与滤油室(10)连通,另一端与设在箱体上的废气口(30)、回油道(29)、回油口(28)接通;在曲轴(3)位于右箱体(1)轴孔中线的同一截面上设置第一吸油孔(20)、第二吸油孔(27),所述第一吸油孔(20)与第二吸油孔(27)之间成45°角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四冲程汽油机的机油润滑机构,其特征在于:右箱体(I)和左箱体(2)合箱后形成曲轴箱,所述曲轴箱具有曲轴室(4),曲轴(3)设置于曲轴室(4)中,所述曲轴(3)通过连杆连接设置于缸体(5)内的活塞(6);右箱体(I)外侧与右箱盖(22)合箱构成机油池(23);曲轴室(4)上方设置缸体(5),所述缸体(5)顶部与缸头罩(9)组合成摇臂室(13);缸头罩(9)和置于摇臂室(13)内的滤油板(12)构成滤油室(10);缸体(5)上设有回油通道(32),所述回油通道(32) —端与滤油室(10)连通,另一端与设在箱体上的废气口(30)、回油道(29)、回油口(28)接通;在曲轴(3)位于右箱体(I)轴孔中线的同一截面上设置第一吸油孔(20)、第二吸油孔(27),所述第一吸油孔(20)与第二吸油孔(27)之间成45°角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启华
申请(专利权)人:顾启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