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雪梅专利>正文

气动扳手打击部之击锤座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6890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气动扳手打击部之击锤座结构改良,包括本体(1),本体(1)上设有可装设击锤(2)的容纳槽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中段部位、位于容纳槽孔(11)的两侧臂(12)上朝内凸设有加强筋(13)。(*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动工具
,特指一种气动扳手打击部之击锤座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气动扳手是一种采用机械动作代替手工劳动的工具,主要是用于组装或拆卸紧固件,也正因其操作简便、省事,且效率高的特点,深受人们的青睐,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气动扳手是通过其上的打击部不断作用紧固件来完成组装或拆卸工作的,其中打击部主要包括有传动轴、击锤及击锤座,传动轴外伸端成型有与紧固件相配合的形状,而传动轴的内端由击锤驱动,击锤安装于击锤座内,击锤座与气动扳手内的主动轴连接。工作时,主动轴驱动击锤座转动,击锤座带动击锤反复地击打传动轴,产生的力矩使传动轴旋转而带动紧固件转动,最终实现组装或拆卸的目的。然而,如附图1所示,现有的气动扳手之击锤座01中,其装设击锤的容纳槽孔为“口”字形,因而两侧臂011的结构强度较小,极易从“C”所指处断裂,致使气动扳手无法工作,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结构强度大为提高的气动扳手打击部之击锤座结构改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击锤座本体的中段部位、位于容纳槽孔的两侧臂上朝内凸设有加强筋,加强筋凸伸入容纳槽孔内,以致容纳槽孔的剖面形状呈“工”字形,其前后两端的宽部恰好分别间隔的容纳击锤。本技术通过在容纳槽孔的两侧臂上朝内凸设有加强筋,从而加大了两侧臂中段的厚度,提高结构强度,增强承载能力,减少断裂,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击锤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与击锤组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附图2、3所示,本技术包括本体1,本体1上设有可装设击锤2的容纳槽孔11,在本体1的中段部位并位于容纳槽孔11的两侧臂12上朝内凸设有加强筋13,两侧加强筋13相对凸设;而容纳槽孔11的剖面形状呈“工”字形,其前后两端的宽部恰好分别间隔的容纳击锤2。利用内凸的加强筋13,适当地加大了两侧臂12中段部位的厚度,改变两侧臂12的力臂大小,提高结构强度,增强承载能力,减少断裂,由此也就延长了本体1的使用寿命。再者,由于加强筋13的设置,使容纳槽孔11的剖面形状呈“工”字形,其前后两端的宽部恰好分别间隔的容纳击锤2,避免两击锤2之间相互磨损,击锤2工作顺畅,打击效果更佳。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示意图;两击锤2分别嵌入本体1的容纳槽孔11内,并有销轴3枢接,而传动轴4的内端套装于两击锤2的中孔内,并通过相应的凸缘配合打击工作。工作时,气动扳手的主动轴驱动本体1转动,本体1带动击锤2反复地击打传动轴4,产生的力矩使传动轴4旋转而带动外界紧固件转动,最终实现组装或拆卸的目的。本技术在本体1的两侧臂12上加设有加强筋13,增强了其结构强度,减少断裂情况,延长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气动扳手打击部之击锤座结构改良,包括本体(1),本体(1)上设有可装设击锤(2)的容纳槽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中段部位、位于容纳槽孔(11)的两侧臂(12)上朝内凸设有加强筋(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扳手打击部之击锤座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容纳槽孔(11)的剖面形状呈“工”字形,其前后两端的宽部恰好分别间隔的容纳击锤(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气动工具
,特指一种气动扳手打击部之击锤座结构改良。击锤座本体上设有可装设击锤的容纳槽孔,且本体的中段部位、位于容纳槽孔的两侧臂上朝内凸设有加强筋。通过在容纳槽孔的两侧臂上朝内凸设有加强筋,从而加大了两侧臂中段的厚度,提高结构强度,增强承载能力,减少断裂,延长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25B21/00GK2637113SQ0327345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5日专利技术者张新和 申请人:郑雪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和
申请(专利权)人:郑雪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