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黎宗圣专利>正文

压力转动螺旋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6735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压力转动螺旋工具,有外壳[1]、转动件[2],其特征是转动件[2]装设外壳[1]内,转动件[2]外周与外壳[1]间有环形内腔,转动件[2]外周间隔布设有压力片[3],压力片[3]与外壳[1]内侧配合,外壳[1]中部位置设有通孔,套口件[4]穿过外壳[1]通孔固定在转动件[2]内,转动件与外壳内侧配合,外壳[1]上对应环形内腔的位置分别设有入口管[5]和出口管[6]。(*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工具,特别是一种压力转动螺旋工具
技术介绍
螺纹联接是最普通的一种联接形式,由螺栓与螺母配合使用,螺旋转动贯穿螺母与螺栓的紧固和拆卸过程。目前,用于拆装螺母的工具比较多,有手动、电动和风动的。手动拆装工具虽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操作起来比较费力;电动和风动拆装工具虽然可减轻操作强度,但是必须在有电源的地方使用,并且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易损坏、维修较麻烦。上述的拆装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许多螺纹连接因扳力空间不够或位置不好而无法或难于紧固和拆卸,例如在维修车辆的时候,经常要钻进车底下进行拆装,由于空间小、位置不好,只能采用手动拆装工具,不但麻烦,而且有劲使不出,给人们在拆装中带来了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新的压力转动螺旋工具,简化操作过程,扩大适用场合,提高螺旋拆装效率。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本拆装工具包括外壳,外壳内装设有转动件,转动件外周与外壳间有环形内腔,转动件外周间隔布设有压力片,压力片与外壳内侧配合,外壳中部位置设有通孔,套口件穿过外壳通孔固定在转动件上,转动件与外壳内侧配合,转动件与压力片、套口件一起转动,外壳上对应环形内腔的位置分别设有入口管和出口管,可通过接管与压力装置联接。本工具与压力装置配合使用,套口件可套装变换,以适应不同规格的螺母、螺栓。使用时,将套口件套在螺母上,启动压力装置,压力介质从外壳的入口管进入,推动压力片,压力片带动转动件旋转,实现螺母的紧固和拆卸过程。本技术设计合理,利用压力推动转动件旋转对螺旋件进行紧固和拆卸,适应面较广,操作方便、省力,对螺旋件拆装效率高,且结构简单、耐用,适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本拆装工具包括外壳,转动件装在外壳内,转动件外周与外壳间形成环形内腔,转动件外周间隔布设有压力片,压力片的外侧和上端都与外壳内侧配合,和转动件可在外壳内转动;外壳、转动件的中部位置设有通孔,套口件穿过外壳的通孔固定在转动件上,套口件中有螺母套口;转动件侧边镶嵌有永磁铁,以便于可将本工具吸附在被紧固和拆卸的螺母上,防止本工具在使用时滑出掉落。外壳上对应环形内腔的位置分开设有压力油或压力脂的入口管和出口管,入口管沿外壳切线方向接通环形内腔,用于联接压力装置,压力介质最好是压力油或压力脂,为方便压力介质排出,在外壳内周上开有排油沟,排油沟的一端接通出口。权利要求1.一种压力转动螺旋工具,有外壳、转动件,其特征是转动件装设外壳内,转动件外周与外壳间有环形内腔,转动件外周间隔布设有压力片,压力片与外壳内侧配合,外壳中部位置设有通孔,套口件穿过外壳通孔固定在转动件内,转动件与外壳内侧配合,外壳上对应环形内腔的位置分别设有入口管和出口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转动螺旋工具,其特征是入口管沿外壳切线方向接通环形内腔。专利摘要一种压力转动螺旋工具,外壳内设有转动件,转动件与外壳形成环形内腔,转动件外周间隔布设有压力片,外壳中部位置设有通孔,套口件穿过外壳通孔固定在转动件上,外壳上对应环形内腔的位置分设有入口管和出口管,入口管沿外壳切线方向连接。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力,对螺旋件拆装效率高。文档编号B25B21/00GK2633522SQ0326829公开日2004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日专利技术者黎宗圣 申请人:黎宗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宗圣
申请(专利权)人:黎宗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