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雪梅专利>正文

一种气动扳手打击部的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553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气动扳手打击部的结构改良,包括:传动轴(10)、击锤(20)、击锤座(30)、传动销(40)、以及凸轮(50)、转子(60)、气缸(70)和叶片(80);其中,击锤(20)位于击锤座(30)内,其上开有横向的通孔(21),击锤座(30)两端的外侧相对于通孔(21)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连接孔(31)、(32),击锤(20)通过穿设在通孔(21)和连接孔(31)、(32)内的传动销(40)与击锤座(30)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销(40)为阶梯状,其前端(41)的直径大于后端(42)的直径。(*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扳手打击部的结构改良
:本技术涉及气动工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动扳手(又称风炮)的打击部。
技术介绍
:气动扳手(又称风炮)是一种常见的气动工具,其主要是用来给机动车辆(如汽车)上螺帽。见附图1~4所示:其打击部主要由传动轴01、击锤02、击锤座03、传动销04、以及凸轮05、转子06、气缸07和叶片08这几个零部件组成;其中,击锤座03一侧开口,击锤02从开口处安装在击锤座03内,击锤02上开有横向的通孔021,击锤座03两端的外侧相对于通孔021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连接孔031、032,击锤02通过穿设在通孔021和连接孔031、032内的传动销04与击锤座03相连;凸轮05的前端051亦位于击锤座03内,并与击锤02相互咬合,传动轴01的后端011伸入击锤座03内,并与击锤02上的凸块022配合,转子06的前端061伸入凸轮05内,其后端062则安装有气缸07和叶片08。见附图5所示:气动扳手工作时,压缩空气进入气缸07后驱动叶片08和转子06,转子06的前端061带动凸轮05,凸轮05又通过与其咬合的击锤02带动击锤02转动,击锤02则通过传动销04带动-->击锤座03转动,击锤座03每转动一圈,击锤02上的凸块022则打击传动轴01的后端011一次,传动轴01的四角头上装上套筒,套筒再装到六角螺帽上输出做功。从力学角度分析,连接击锤02和击锤座03的传动销04受到扭转和剪切的组合应力,在击锤02的前端与击锤座03的前端结合部位,传动销04受到的应力最大,该处成为整个传动销04上最薄弱的部位,如打击部输出功率较大时,传动销04容易在此处断裂(见附图5中所画的断裂线所示),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但从附图4中可以看出,现有气动扳手打击部所用的传动销04,采用的是各处直径相等的设计,这种结构形式虽然加工工艺较为简单,但它没有考虑到传动销04前后两端的应力分布是不同的,从而使得其前后两端的强度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传动销04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气动扳手打击部的结构改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传动轴、击锤、击锤座、传动销、以及凸轮、转子、气缸和叶片;其中,击锤位于击锤座内,其上开有横向的通孔,击锤座两端的外侧相对于通孔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连接孔,击锤通过穿设在通孔和连接孔内的传动销与击锤座相连;所述的传动销为阶梯状,其前端的直径大于后端的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传动销采用前大后小的阶梯状设计,有效地解决了传动销前、后两端强度不等的问题,使其基本上-->成为材料力学上所称的等强度轴,从而显著提高了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气动扳手打击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中的击锤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1中的击锤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1中的传动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现有气动扳手打击部组合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附图1中的击锤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附图6中的击锤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9为附图6中的传动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0为现有气动扳手打击部组合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附图6~10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传动轴10、击锤20、击锤座30、传动销40、以及凸轮50、转子60、气缸70和叶片80;其中,击锤20位于击锤座30内,其上开有横向的阶梯状通孔21,该阶梯状通孔21前端的孔径大于其后端的孔径;击锤座30两端的外侧相对于通孔21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连接孔31、32,其中,位于击锤座30前端的连接孔3 1的孔径大于后端的连接孔32的孔径;击锤20通过穿设在通孔21和连接孔31、32内的传动销40与击锤座30相连;该传动销40为阶梯状,其前端41的直径大于其后端42的直径;凸轮50的前端51亦位于击锤座30内,并与击锤20相互咬合,传动轴-->10的后端11伸入击锤座30内,并与击锤20上的凸块22配合,转子60的前端61伸入凸轮50内,气缸70和叶片80则安装于转子60的后端6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与现有气动扳手打击部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扳手打击部的结构改良,包括:传动轴(10)、击锤(20)、击锤座(30)、传动销(40)、以及凸轮(50)、转子(60)、气缸(70)和叶片(80);其中,击锤(20)位于击锤座(30)内,其上开有横向的通孔(21),击锤座(30)两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和
申请(专利权)人:郑雪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