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仿真电梯电气装调考评实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5999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教学仿真电梯电气装调考评实训系统,主要由钢结构井道框架1、仿真电梯2及监控台3组成,其中:仿真电梯2设置在钢结构井道框架1内,仿真电梯2设置有便于各电气部件安装及其电气线路敷设的实训操作工位,监控台3设有远程监控计算机、视频监控录像计算机、语音对讲装置及相应的控制开关等;通过监控计算机可对电梯控制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及远程运行操作控制、设置模拟故障等,还可通过视频监控及对讲装置对各操作工位进行视频监控和语音提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电梯、机电专业学生的实训,使学生能够真正学习和掌握实际电梯的电气安装布线、机电调整、调试、检测及维保、排故等技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教学设备领域,尤其是用于教学仿真电梯的电气装调考评实训系统。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及其复杂,电梯专业的学生若要掌握电气系统安装、调试等技能需要大量现场的实习训练,然而,现在很多学校使用的电梯实训模型形式单一,没有针对电梯电气系统安装、调试的仿真电梯,这样不利于学员进行实训,教师也不能在现场观测学生操作是否规范,其他学生也不能现场观摩。因此急需设计一种用于教学的仿真电梯电气装调考评实训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梯、机电专业学生通过在该装置上的实训,使学生能够真正学习和掌握实际电梯的电气安装布线、机电调整、调试、检测及维保、排故等技能的教学仿真电梯电气装调考评实训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教学仿真电梯电气装调考评实训系统,主要由钢结构井道框架(I)、仿真电梯(2)及监控台(3)组成,其中:仿真电梯(2)设置在钢结构井道框架(I)内,仿真电梯(2)设置有便于各电气部件安装及其电气线路敷设的实训操作工位;监控台(3)设有远程监控计算机、视频监控录像计算机、语音对讲装置及相应的控制开关和指示灯,通过监控计算机对电梯控制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及远程运行操作控制、设置模拟故障,视频监控及对讲装置对各操作工位进行视频监控和语音提示。所述的钢结构井道框架(I)是由机房(11)、井道(12)、操作平台(13)、梯级(14)、护栏扶手(15)组成,钢结构井道框架(I)焊接安装在底坑中的预埋铁上,按照电梯结构预先将曳引机、限速器、控制柜安装在机房(11)内,轿厢、对重、各层层门装置、导轨、缓冲器等设备安装于井道(12)中,操作平台(13)和梯级(14)周边设有护栏扶手(15),钢结构井道框架(I)的外侧面设置金属防护板,井道(12)安装有透明有机玻璃壁。所述的仿真电梯(2)轿厢为半封闭式,由轿厢框架(21)、轿顶(22)、轿底(23)、开关门系统(24)及操纵盘(25)组成,轿厢围扇设置有半封闭轿壁(26)和光幕保护装置(27)。所述的监控台(3)安装计算机两台,分为左、右两部分,右侧为视频监控和对讲部分(31)、左侧为电气监控及安全操作部分(32),还设有电源开关灯(33)、电源指示(34)、电梯运行控制装置(35)及安全系统(36)。所述的机房内(11)、井道(12)顶部、层门对面框架、轿厢底部及轿厢内部位安装摄像装置,可通过监控台(3)设置的显示屏全方位监控学生实训操作过程,并实时录像。所述电气控制系统线路敷设的导线连接全部采用导线插接式接头,便于学生重复拆、装操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专利技术通过高度仿真实现了电梯电气系统现场安装、调试、维修及考评几乎全部的实训内容; 2、本专利技术预留了电梯各电气装置安装位置和操作工位,可方便学生进行安装、调整及导线连接; 3、本专利技术可由监控台控制轿厢检修速度上下运行,方便学生以轿厢为工作平台,进行相应电气装置安装、布线等操作; 4、本专利技术所有电气装置的安装、导线敷设与连接等均采用了实训中利于重复拆装结构; 5、本专利技术能实现电梯的各项电气系统的调整、参数设置及性能试验的实训教学; 6、本专利技术可作为电梯电气系统维修实训载体,利于训练学生维修保养相关技能; 7、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电梯电气系统常见故障,学生可进行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训练; 8、轿厢箱体安装了多组光幕,具有违章操作报警提示及切断安全操作保护电路功能,确保实训作业安全; 9、本专利技术在关键位置设置了摄像装置,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信息实时显示到控制台监视屏上及实训室内的多媒体投影屏幕上,以利于教师监督、考评和学生观摩; 10、本专利技术控制台、各工位设置了语音对讲装置及扬声器,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现场发布指令、指导与交流、违章操作警示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钢结构井架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钢结构整体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轿厢不意 图4为本专利技术电梯结构示意 图5为本专利技术地坑示意 图6为本专利技术轿厢布置光栅示意 图7为本专利技术控制台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由图1-图7示出,一种教学仿真电梯电气装调考评实训系统,主要由钢结构井道框架1、仿真电梯2及监控台3组成,其中:仿真电梯2设置在钢结构井道框架I内。仿真电梯2设置有便于各电气部件安装及其电气线路敷设的实训操作工位。监控台3设有远程监控计算机、视频监控录像计算机、语音对讲装置及相应的控制开关和指示灯等。通过监控计算机应用程序可对电梯控制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及远程运行操作控制、设置模拟故障等,还可通过视频监控及对讲装置对各操作工位进行视频监控和语音提示。钢结构井道框架I是由机房11、井道12、操作平台13、梯级14、护栏扶手15组成,钢结构井道框架I焊接安装在底坑中的预埋铁上,按照电梯结构预先将曳引机、限速器、控制柜安装在机房11内,轿厢、对重、各层层门装置、导轨、缓冲器等设备安装于井道12中,操作平台13和梯级14周边设有护栏扶手15,钢结构井道框架I的外侧面设置金属防护板,井道12安装有透明有机玻璃壁。仿真电梯2轿厢为半封闭式,由轿厢框架21、轿顶22、轿底23、开关门系统24及操纵盘25等组成,轿厢围扇有半封闭轿壁26和光幕保护装置27做成。监控台3安装计算机两台,分为左、右两部分,右侧为视频监控和对讲部分31、左侧为电气监控及安全操作部分32,还设有电源开关灯33、电源指示34、电梯运行控制装置35及安全系统36等。机房内11、井道12顶部、层门对面框架、轿厢底部及轿厢内等部位安装摄像装置,可通过监控台3设置的显示屏全方位监控学生实训操作过程,并实时录像。电气控制系统线路敷设的导线连接全部采用导线插接式接头,便于学生重复拆、装操作。利用本专利技术进行实训教学时,可按以下实训项目进行实施: 机房电气设备安装与调整、井道电气设备安装与调整、轿厢电气设备安装与调整、底坑电气设备安装与调整、整机线槽线管敷设、导线与电缆敷设及连接、电气控制系统分项检测与调整、整机系统调整试运行、整机运行性能实验、电气系统维修保养及其常见电气故障的设置与排除和电气系统实训过程考评等项目。具体实施时是按照单个实训项目的每一项具体任务逐一顺序进行。1.电梯设备安装、调整、线缆敷设及连接实训: 实训前本专利技术预留了相关电气设备或装置及其线路敷设的安装位置,并使本专利技术设置为实训教学工作模式,其中操作工位的照明点亮、视频监控及语音对讲系统开启、轿厢光幕安全等保护功能开启。实训时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权完全由专职实训教师掌握,学生实训教学主要由教师通过控制台实现,包括:任务指令下达、实训工位设置、教学指导及过程监控、任务评价等教学环节直至本项实训任务结束。其中包括了:主电源箱、控制柜、召唤及层楼数码显示装置、端站保护装置、层门电锁、中线盒、随行电缆、轿内操纵箱、轿顶检修盒、轿顶接线盒、井道传感器、门机控制器、称重装置、底坑检修盒及各部位安全开关等的安装、连接实训教学任务。2.电梯整机系统调整试运行实训: 本实训是在所有电气设备安装及其线缆敷设完成后进行,通过本专利技术实现对整机电气控制系统运行参数初始设置、调整、仿真运行试验等的实训教学。3.电梯整机性能实验实训: 本实训是在整机试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教学仿真电梯电气装调考评实训系统,主要由钢结构井道框架(1)、仿真电梯(2)及监控台(3)组成,其特征在于:仿真电梯(2)设置在钢结构井道框架(1)内,仿真电梯(2)设置有便于各电气部件安装及其电气线路敷设的实训操作工位;监控台(3)设有远程监控计算机、视频监控录像计算机、语音对讲装置及相应的控制开关和指示灯,通过监控计算机对电梯控制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及远程运行操作控制、设置模拟故障,视频监控及对讲装置对各操作工位进行视频监控和语音提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仿真电梯电气装调考评实训系统,主要由钢结构井道框架(I)、仿真电梯(2 )及监控台(3 )组成,其特征在于:仿真电梯(2 )设置在钢结构井道框架(I)内,仿真电梯(2)设置有便于各电气部件安装及其电气线路敷设的实训操作工位;监控台(3)设有远程监控计算机、视频监控录像计算机、语音对讲装置及相应的控制开关和指示灯,通过监控计算机对电梯控制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及远程运行操作控制、设置模拟故障,视频监控及对讲装置对各操作工位进行视频监控和语音提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仿真电梯电气装调考评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结构井道框架(I)是由机房(11)、井道(12)、操作平台(13)、梯级(14)、护栏扶手(15)组成,钢结构井道框架(I)焊接安装在底坑中的预埋铁上,按照电梯结构预先将曳引机、限速器、控制柜安装在机房(11)内,轿厢、对重、各层层门装置、导轨、缓冲器等设备安装于井道(12)中,操作平台(13)和梯级(14)周边设有护栏扶手(15),钢结构井道框架(I)的外侧面设置金属防护板,井道(12)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贯山梁洁婷周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