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纤维的溶剂载体纺前原液着色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6708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01:40
聚酯纤维的溶剂载体纺前原液着色工艺,其属于化纤生产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将染料与溶剂载体调配成均匀的用于纺前原液着色的染料原液;2)通过计量注入装置,将染料原液注入管道内的聚酯熔体中,并进行搅拌;3)通过混合组件将聚酯熔体和染料原液均匀的混合;4)混合后进入熔体计量装置,经过计量后送入纺丝组件进行纺丝。采用溶剂载体纺前原液着色技术,由于生产过程短、染料溶液调配温度较低(≤150℃),与母体着色法相比,具有无污染、环保、节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酯纤维的溶剂载体纺前原液着色工艺,其属于化纤生产领域。
技术介绍
聚酯纤维的着色技术目前主要采用母体着色法,即在本色切片中掺入一定比例的有色切片,简而言之,以30%的颜料(染料)粉和70%的聚酯粉混合造粒,制造出“色母粒”,纺丝时与本色切片共同熔融输入至纺丝机直接纺制有色纤维。该种方法是目前彩色丝生产采用的主要工艺路线。其优点是:对设备沾色较少,使用方便,易于换色。但需要制造由以颜料粉和聚酯粉为原料的“色母粒”,在纺丝时进行色母粒的比例添加,实现原液着色,进行彩色丝的生产。其缺点是:在熔 体直纺生产线中难以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在更换品种时,也要消耗较多的原料对沾色设备进行清理;在生产中,由于染料经历了两次高温加工过程(色母粒制造及纺前熔融),因此对染料的要求及产品的色泽鲜艳程度都有一定的限制;另外在生产色母粒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消耗及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聚酯纤维的溶剂载体纺前原液着色工艺,在现有纺前原液着色的基础上,采用一种全新的溶剂载体纺前原液着色技术生产彩色丝。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聚酯纤维的溶剂载体纺前原液着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染料与溶剂载体调配成均匀的用于纺前原液着色的染料原液;2)通过计量注入装置,将染料原液注入管道内的聚酯熔体中,并进行搅拌;3)通过混合组件将聚酯熔体和染料原液均匀的混合;4)混合后进入熔体计量装置,经过计量后送入纺丝组件进行纺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勇郭群王世文李佳轩张传明张锡春王艺欣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合成纤维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