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焊接铝板应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56486 阅读:3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0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去除焊接铝板应力的方法,在焊接后变形的铝板的变形处均匀网格排布钻孔,孔径为Φ3mm~Φ7mm,孔的间距为10mm~20mm,然后对孔补焊,最后使用人工或者机床进行校正。铝板因为补焊之后产生应力N,方向为应力N作用点的切线方向。将次应力N分解后得到水平N1、N2两个分量。此时补焊之后产生的应力N方向趋向于平面方向,当补焊冷却,铝板稳定之后,应力N与应力F之差等于或近似于0。通过使用人工校正、机床校正可以达到图纸所要求的平整度。保证装配质量、外观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成本低廉、过程简单、节约工期、容易上手的去除焊接铝板应力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现有的铝板焊接,铝板在焊接后必然会产生由于焊接引起焊件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焊缝金属的热胀冷缩等原因造成的焊接残余应力,从而使铝板变形而需要校正。消除残余应力的最通用的方法是高温回火,即将焊件放在热处理炉内加热到一定温度(Acl以下)和保温一定时间,利用材料在高温下屈服极限的降低,使内应力高的地方产生塑性流动,弹性变形逐渐减少,塑性变形逐渐增加而使应力降低。回火后进行校正,根据工件的不同可以选择使用人工校正、机床校正等。这样焊接铝板在外型上能满足图纸需要,但是所需时间较多、工序较为繁琐、制造成本高。专利技术创新内容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实施方便的去除焊接铝板应力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去除焊接铝板应力的方法,在焊接后变形的招板的变形处均勻网格排布钻孔,孔径为Φ3ι πι Φ 7mm,孔的间距为IOmm 20mm,然后对孔补焊,最后使用人工或者机床进行校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去除焊接铝板应力的方法,由于变形无规律可循,现场根据变形情况在变形处钻孔,根据情况钻孔有大有小,孔径为Φ3πιπι Φ7πιπι,孔的间距为IOmm 20mm,变形处孔均匀网格排布,接着将均匀排布的孔补焊,利用补焊产生的应力抵消焊接中产生的应力。最后使用人工或者机床进行校正。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创新是一种成本低廉、过程简单、节约工期、容易上手的去除焊接铝板应力的方法。附图说明图 1是本专利技术所要校正铝板内应力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要校正铝板钻孔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在补焊后内应力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最后校正后应力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招板I两边受:往内挤压的应力F,招板I受:力拱起变形。参见图2,铝板I钻孔后应力仍然为F,铝板受力拱起变形。参见图3,铝板I因为补焊之后产生应力N,方向为应力N作用点的切线方向。将次应力N分解后得到水平N1、N2两个分量。参见图3和图4,由于应力分量N2使拱起变形铝板往下陷达到校正的目的。此时补焊之后产生的应力N方向趋向于平面方向,故有应力分量NI趋向于等于N,应力分量N2趋向于O。当补焊冷却,铝板稳定之后,应力N与应力F之差等于或近似于O。最后由于内应力很小,通过使用人工校正、机床校正可以达到图纸所要求的平整度。保证装配质量、外观质量。具体制做过程如下:参见图1,即工序1,分析铝板I受力变形情况,分析应力F,确定铝板I上钻孔2排布方向、钻孔2大小、钻孔2间距;参见图2,即工序2,根据工序I确定的钻孔2位置、钻孔2大小进行钻孔,在铝板I的变形处均勻网格排布钻孔2,孔径为C>3mm Φ7ι πι,孔的间距为IOmm 20mm ;参见图3,即工序3,对工序2所制作的钻孔2进行补焊,产生内应力N ;参见图4, 即工序4,通过使用人工、机床对补焊完成后铝板I进行校正,达到图纸所要求的平整度,保证装配质量、外观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去除焊接铝板应力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焊接后变形的铝板的变形处均匀网格排布钻孔,孔径为Φ3mm~Φ7mm,孔的间距为10mm~20mm,然后对孔补焊,最后使用人工或者机床进行校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焊接铝板应力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焊接后变形的铝板的变形处均匀网格排布钻孔,孔径为Φ3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舟杨震宇谢华林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金镂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