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生物工程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人工微染色体以及在植物中制备这类微染色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染色体工程上的进展使得改变植物基因组成为可能,因此可改变其表型。当转基因整合到植物基因组时,通常是以随机方式,而且拷贝数无法预知。因此,研究工作直接针对更好地控制转基因整合。如果有这样的需要,研究人员想知道答案是否在于使用人工微染色体。它们是由顺式作用(cis-acting)DNA序列元件构建的人工制备的线状或环状DNA分子,所述序列元件可提供所构建微染色体的复制和分配。据信,人工染色体的产生将会减少或消除与随机基因组整合到天然植物染色体相关的问题,例如因转基因与宿主植物基因组材料结合而造成的连锁拖曳(linkage drag)。人工染色体也可提供比标准转化载体多10-100倍的基因的递送方法,并提供大染色体区段,用于互补和/或基于图谱的克隆。对于人工染色体复制、稳定性和维持/遗传,已经鉴定出3种组分:(i)作为复制起点的自主复制序列;(ii)起到稳定和维持线状染色体末端作用的端粒,(iii)作为动粒装配位点的着丝粒,用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备包含具有功能性着丝粒的人工植物微染色体的转基因玉米植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使至少一个玉米植物细胞与下述混合物接触,所述混合物包含具有相反方向CentC重复序列的、库化的着丝粒特异性的BAC组或单个的BAC克隆;(b)鉴定来自步骤(a)并包含具有功能性着丝粒的人工植物微染色体的至少一个玉米植物细胞;所述的着丝粒具有至少2个反向CentC串联重复序列阵列;和(c)使来自步骤(b)的玉米植物细胞再生出能育的玉米植物,其中所述玉米植物包含具有功能性着丝粒的人工植物微染色体。
【技术特征摘要】
2006.05.17 US 60/801,0041.一种用于制备包含具有功能性着丝粒的人工植物微染色体的转基因玉米植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使至少一个玉米植物细胞与下述混合物接触,所述混合物包含具有相反方向CentC重复序列的、库化的着丝粒特异性的BAC组或单个的BAC克隆; (b)鉴定来自步骤(a)并包含具有功能性着丝粒的人工植物微染色体的至少一个玉米植物细胞;所述的着丝粒具有至少2个反向CentC串联重复序列阵列;和 (c)使来自步骤(b)的玉米植物细胞再生出能育的玉米植物,其中所述玉米植物包含具有功能性着丝粒的人工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阿纳尼伊夫,MA钱伯林,WJ戈顿坎姆,S斯维塔舍,吴成仓,
申请(专利权)人:先锋高级育种国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