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尖晶石型锰锌铁氧体磁材料及其制备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自组装式棒状微观形貌的尖晶石型铁氧体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MnZn尖晶石铁氧体因具有较大的电阻率、低功耗及高的磁导率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信息存储及磁共振成像(MRI)等领域制造电感、变压器及偏转线圈等。MnZn铁氧体生产技术的关键在于粉料制作工艺和烧结工艺,而粉体制备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制粉工艺是氧化物法(如 B.Skoyszewska, ff.Tokarz, K.Przybylsk1.Physica C,2003,(387):290 - 294.),该法选用高纯Fe203、Mn3O4和ZnO,通过配料、混合、预烧、粗粉碎、细粉碎(加添加剂)、喷雾造粒 ,可制备优越性能的粉体,此法已达到产业化规模。另一种常用方法是以化学共沉淀为主的湿法工艺(如Amirabadizadeh A, Farsi H, Dehghani M, etal.J.Supercond.Nov.Magn., 2011, 25 (8): 2763-2765.),采用碳酸盐沉淀剂,将组份金属元素从其混合盐溶液中同时沉淀分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组装式棒状锰锌铁氧体磁性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由八面体单元自组装成亚微米棒状,其结构式为MnxZn1?xFe2O4,结构式中0≤x≤1,该材料由反应物煅烧而成,或者由反应物与反应介质混匀后煅烧而得,其中反应物至少包括锰源、锌源和铁源,反应介质为一种氯化盐或两种氯化盐的混合物,反应物中各元素的摩尔比为(Mn+Zn)/Fe=1:2;反应介质质量/反应物总质量=0~6: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组装式棒状锰锌铁氧体磁性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由八面体单元自组装成亚微米棒状,其结构式为MnxZrvxFe2O4,结构式中1,该材料由反应物煅烧而成,或者由反应物与反应介质混匀后煅烧而得,其中反应物至少包括锰源、锌源和铁源,反应介质为一种氯化盐或两种氯化盐的混合物,反应物中各元素的摩尔比为(Mn+Zn) /Fe=1: 2 ;反应介质质量/反应物总质量=0 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装式棒状锰锌铁氧体磁性材料,其特征在于:锰源为锰的碳酸盐、氧化物或可溶性氯化盐、硫酸盐,锌源为锌的碳酸盐、氧化物或可溶性氯化盐、硫酸盐,铁源为合成的Fe2O3粉体,反应介质为氯化钠、氯化钾,或者氯化钠与氯化钾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组装式棒状锰锌铁氧体磁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反应介质为氯化钠与氯化钾的混合物,其中氯化钠与氯化钾的摩尔比为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装式棒状锰锌铁氧体磁性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的微观形貌为棒状,由锰锌尖晶石八面体单元自组装而成,长径比为广5,颗粒直径< 2 μ m,其晶相为尖晶石单相;该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Ms为15.92 60.021emu/g,剩余磁化强度凡为 2.2973 5.7018emu/g,矫顽力 Hc 为 49.312 149.830e。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装式棒状锰锌铁氧体磁性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按权利要求1中各元素摩尔比称取锰源、铁源和锌源,混合磨匀后得到反应物; b、按权利要求1中反应介质与反应物的质量比称取一种氯化盐或两种氯化盐的混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海峰,罗学维,沈旭根,袁惠,吴星,许清强,叶婷,陈康,刘金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