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纳米尺度使材料具有两种不同浸润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54947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20:37
一种基于微纳米尺度使材料具有两种不同浸润性的方法,属于微纳薄膜技术领域。对基体进行清洗,并涂上光刻胶,制备微纳结构,进行真空镀膜,镀膜厚度几十纳米到几微米,镀膜后用丙酮清洗掉光刻胶,然后将其浸泡在全氟三乙氧基甲硅烷酒精溶液中,使得全氟三乙氧基甲硅烷进入原光刻胶的所在微纳结构中,拿出后用酒精清洗;用化学方法去除掉表面镀的镀膜,即在基体上得到微纳尺寸两种不同浸润性的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微纳结构的尺寸和面积比例来调节宏观表面的浸润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不同材料表面制备微纳米尺寸,使其具有两种不同浸润性的方法,该方法制备简单,可以应用于浸润性的理论及实验的研究,属于微纳薄膜

技术介绍
润湿性(又称浸润性,Wettability)是固体表面的重要特征之一,无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还是在工农业生产中它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润湿性能的应用极其广泛,像微电子工业、印刷工业、造纸工业、交通行业乃至新材料的合成制备以及医药,生物芯片方面无不与润湿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Cassie和Baxter [12]在研究了大量自然界中超疏水表面的过程中提出了复合接触的概念,他们认为液滴在粗糙表面上的接触是一种复合接触。微细结构化的表面因为结构尺度小于表面液滴的尺度,当表面疏水性较强时,Cassie认为在疏水表面上的液滴并不能填满粗糙表面上的凹槽,在液珠下面将有截留的空气在,于是表观上的液固接触面其实由固体和气体共同组成表面的润湿性能是由其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微观形貌共同决定的。在理论工作研究方面,尽管一些基本的理论已经得到初步的验证并开始被广大研究者所认同,但是这些问题大多还只停留在超疏水大接触角度的形成及稳定性机制上,这些现象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微纳米尺度使材料具有两种不同浸润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纯基体分别用甲苯、丙酮、乙醇进行超声,用去粒子水冲洗干净;(2)在基体上均匀涂一层光刻胶,经过烘烤、曝光,显影得到微纳结构的表面形貌;(3)对步骤(2)得到的基体进行真空镀膜,镀膜厚度几十纳米到几微米,镀膜后用丙酮清洗掉光刻胶,然后将其浸泡在全氟三乙氧基甲硅烷酒精溶液中,使得全氟三乙氧基甲硅烷进入原光刻胶的所在微纳结构中,拿出后用酒精清洗;(4)用化学方法去除掉步骤(3)表面镀的镀膜,即在基体上得到微纳尺寸两种不同浸润性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纳米尺度使材料具有两种不同浸润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纯基体分别用甲苯、丙酮、乙醇进行超声,用去粒子水冲洗干净; (2)在基体上均匀涂一层光刻胶,经过烘烤、曝光,显影得到微纳结构的表面形貌; (3)对步骤(2)得到的基体进行真空镀膜,镀膜厚度几十纳米到几微米,镀膜后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裴明德严辉刘晶冰王如志侯育冬朱满康张铭宋雪梅汪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