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豆素类与上转换稀土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953082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香豆素类与上转换稀土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制备方法是先将质量浓度为1~5%稀土盐水溶液按1∶3~10倍体积加入到含有0.5~2%质量的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分散体系中,在搅拌下逐渐加入总体积0.5~2倍的含1~5%质量的氟化钠或氟化铵的水溶液,然后转移至高压反应釜,在氮气或氩气保护下加热至150~300℃,保温8~24h。离心收集沉淀,乙醇和水交替清洗3~5次后,真空干燥,形成纳米复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香豆素类与上转换稀土纳米复合物,可在近红外光下激发,组织穿透力深,抗肿瘤活性高。可作为一种新型光敏剂,用于光动力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稀土纳米复合材料,特别是涉及香豆素类与上转换稀土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医药领域。
技术介绍
上转换发光材料是指材料吸收能量较低的光子时却能够发出较高能量的光子的材料。La系稀土金属离子具有独特的上转换性质,其激发光980nm为近红外光,具有很强的组织穿透力,并具有发光稳定、毒性低等优点,可将近红外光转换为红光。上转换稀土纳米颗粒可作为荧光探针,用于生物荧光呈像、荧光检测等医药领域。但稀土金属没有光敏化作用,不会产生光敏化杀肿瘤的效果。光动力治疗是利用光敏剂在特定波长的光激发下,产生单线态氧,破坏肿瘤的治疗方法。该疗法治疗的特异性高,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小,不会产生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的毒副作用,因而前途广阔。光敏剂是光动力治疗的关键。早期的光敏剂是血卟啉衍生物,但它具有过敏反应,且光毒反应严重。近来虽然有多种光敏剂研究,但是多为化学合成品,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天然产物中具有光敏成分,因其毒副作用小,有望开发成新型光敏剂。香豆素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芳香族化合物,分布于许多植物和香料中,包括芸香科、伞形科、菊科、豆科、瑞香科、茄科等植物,在动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香豆素类与上转换稀土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质量浓度为1~5%稀土盐水溶液按1∶3~10倍体积加入到含有0.5~2%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分散体系中,在搅拌下逐渐加入总体积0.5~2倍的含1~5%氟化钠或氟化铵的水溶液,然后转移至高压反应釜,在氮气或氩气保护下加热至150~300℃,保温8~24h。离心收集沉淀,乙醇和水交替清洗3~5次后,真空干燥,形成纳米复合物;所述的香豆素类化合物是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结构的化合物;所述的分散体系为含1~3%聚醚亚胺、聚乙烯吡咯烷酮或乙二胺四乙酸的乙醇、油酸或亚油酸溶液。

【技术特征摘要】
1.香豆素类与上转换稀土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质量浓度为I 5%稀土盐水溶液按1: 3 10倍体积加入到含有0.5 2%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分散体系中,在搅拌下逐渐加入总体积0.5 2倍的含I 5%氟化钠或氟化铵的水溶液,然后转移至高压反应釜,在氮气或氩气保护下加热至150 30(TC,保温8 24h。离心收集沉淀,乙醇和水交替清洗3 5次后,真空干燥,形成纳米复合物;所述的香豆素类化合物是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结构的化合物;所述的分散体系为含I 3%聚醚亚胺、聚乙烯吡咯烷酮或乙二胺四乙酸的乙醇、油酸或亚油酸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香豆素类与上转换稀土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结构的化合物为茵陈素、补骨脂素、花椒内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香豆素类与上转换稀土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盐为镧系金属的钇、镱、铒、铥或钦的氟酸盐、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勇郭亚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