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胆石症的中药,包括乌药10-30g、炒蒲黄5-12g、五灵脂4-10g、柴胡8-20g、麦冬10-16g、莱菔子8-18g、陈皮10-20g、三棱5-10g、青皮10-20g、龙胆草8-20g、公丁香1-5g、郁金5-12g。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此中药的制备方法和服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专利技术配方选取具有疏肝理气、化瘀排石、通络止痛、清热通降功能的中药成分,帮助患者减轻病痛,溶石排石;2、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中医理论将不同分型的患者添加不同的中药成分,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更具针对性;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为三次蒸煮并将滤液浓缩,能更为完全的提取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浓缩后,在保持相同有效成分的基础上减少服用药液的体积,降低患者服用中药的痛苦。本中药方剂无痛苦、无创伤、费用低、疗效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
技术介绍
胆石症是胆囊结石与胆管结石的总称,为常见病多发病,因合并胆囊炎、引起发热、右上腹剧烈疼痛,因此也是急腹症之一,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近20余年来,随着影像学(B型超声、CT及MRI等)检查的普及,在自然人群中,胆石症的发病率达10%左右,国内尸检结果报告,胆石症的发生率为7%。随着国人的生活条件及营养状况的改善,胆石症的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尤其是胆囊结石的发生率显著增高。个别病人若治疗不及时,可致胆囊癌及胆管癌等恶性病变。流行病学及病理学已证实该病防治的重要性。远在公元1700年前,中医对胆石症就有认识和记载,古人用大陷胸汤、大柴胡汤等方剂治疗胆石症,收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西医在急性期以消炎止痛为主要方法,急性期后根据病人发病情况、胆石大小,一般动员病人手术治疗,切除胆囊或取出结石。目前手术方法多采用微创治疗,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腹腔镜等手术治疗,但因风险大、对人体有创伤、痛苦大、费用高,病人不易接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及文化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医中药治疗胆石症有其独到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治疗胆石症安全有效的中药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服用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胆石症的中药,包括以下成分:乌药10-30g、炒蒲黄5-12g、五灵脂4-10g、柴胡8_20g、麦冬10_16g、莱菔子8_18g、陈皮10-20g、三棱 5-10g、青皮 10-20g、龙胆草 8_20g、公丁香 l_5g、郁金 5_12g。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还包括竹苑8_20g、焦三仙10_20g、甘草3_10g。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还包括薏仁20_30g、金钱草20_30g、半夏5_10g、茵陈20-50g、大黄 10-20g、威灵仙 40-50g。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还包括金钱草20_50g、金银花30_50g、威灵仙40_50g、鱼脑石 5-12g、芒硝 1-1Og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治疗胆石症的中药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为I)将上述中药原料粉碎;2 )将粉碎后的中药原料加2000ml水文火煎煮60_80min ;3)将步骤2)的药液过滤,留滤液,并在滤渣中再加入1500_2000ml水文火煎煮40-60mim ;4)将步骤3)的药液过滤,留滤液,并在滤渣中再加入1500ml水文火煎煮50min ; 5)将步骤4)的药液过滤,留滤液;6)将三次滤液合并并浓缩至1500ml即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治疗胆石症的中药的服用方法,将上述所制得的汤药分早、中、晚三次于餐前半小时服用,服药Ih后做跳跃动作5-10min。本专利技术中药原料的药性如下:乌药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干燥块根;味辛,性温;归肺、脾、肾、膀胱经;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的功效。炒蒲黄为炒制的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的花粉;味甘,性平;归肝、心经;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利尿的功效。五灵脂为复齿鼯鼠的干燥粪便;味甘,性温,无毒;入肝经;具有疏通血脉,散瘀止痛的功效。柴胡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胆经;具疏肝利胆、疏气解郁、散火、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麦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麦门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功效;可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莱菔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干燥成熟种子;味辛、甘,性平;归肺、脾、胃经;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可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陈皮,别名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柑皮、广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性温,味辛、味苦;入脾经、胃经、肺经;具有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的功效;可主治脾 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三棱又名带皮三棱,为莎草科植物荆三棱的块根;味辛、涩,性凉;入肝、脾经;可用于治疗症瘕,积聚,胁肋胀痛,食积胀痛,痛经,闭经,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肺热咳嗽,气喘痰多,肝热,脉热等。青皮味苦、辛,性温;入肝、胆、胃经;具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功效;可用于胸肋脘胀痛,乳痈、疝痛,食积气滞。龙胆草味苦,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燥湿、泻肝定惊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公丁香味辛,性温;入肺、脾、胃、肾四经;具有温中、暖肾、降逆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呃逆、呕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症。郁金味辛、苦,性寒;归肝、心、肺经;具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之用。竹茹为禾本科植物青杆竹茎的中间层;性微寒凉,味甘;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可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焦三仙为三味药,即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焦神曲味甘、辛,药性温;入脾、胃经;具有健脾和胃、消食调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呕吐泻痢,产后瘀血腹痛,小儿腹大坚积。焦山楂味酸、甘,药性微温;归睥、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收敛止痢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肉积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焦麦芽味甘,药性平;归脾、胃经;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的功效;可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三味药配伍,有消导食积作用,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痞胀满等症。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薏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的功效;可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 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金钱草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胆、肾、膀胱经;具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功效;主治肝胆及泌尿系结石、热淋、肾炎水肿、湿热黄疸、疮毒痈肿、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茵陈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湿热,退黄疸的功效;可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可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威灵仙味辛、咸,性温;归膀胱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可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可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鱼脑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胆石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乌药10?30g、炒蒲黄5?12g、五灵脂4?10g、柴胡8?20g、麦冬10?16g、莱菔子8?18g、陈皮10?20g、三棱5?10g、青皮10?20g、龙胆草8?20g、公丁香1?5g、郁金5?12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胆石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乌药10-30g、炒蒲黄5-12g、五灵脂4-10g、柴胡8-20g、麦冬10-16g、莱菔子8_18g、陈皮10_20g、三棱5_10g、青皮10_20g、龙胆草8-20g、公丁香l_5g、郁金5-12g。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胆石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还包括竹茹8-20g、焦三仙 10-20g、甘草 3-10g。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胆石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还包括薏仁20-30g、金钱草 20-30g、半夏 5-10g、茵陈 20_50g、大黄 10_20g、威灵仙 40_50g。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胆石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还包括金钱草20-50g、金银花30-50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立华,王晓燕,金海燕,张瑜,孙方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市立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