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疤瘕的中成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303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疤瘕的中成药,其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木香8-12,三棱12-18,莪术8-12,丁香8-12,小茴香8-12,枳壳8-12,青皮5-7,川楝子9-15,厚朴8-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成药针对疤瘕的内在病邪,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兼治标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成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疤瘕的中成药
技术介绍
妇女下腹部胞中有肿块,伴有疼痛、胀满,甚或出血者,称为疤瘕。疤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属血病;瘕者,推之可移,痛无定处属气病。但疤与瘕常彼此密切相连,不能截然分割,故常常疤瘕同称。妇科疤瘕是指女性生殖器肿瘤,如疤瘕、卵巢肿瘤、子宫颈癌等。现有方剂在治愈率、治疗手段和治疗成本上均欠佳,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有技术需要一种效果良好的中成药制剂来代替上述治疗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疤瘕的中成药,其针对疤瘕的内在病邪,辨症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疤瘕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木香8-12,三棱12-18,莪术8-12,丁香8-12,小茴香8-12,枳壳8-12,青皮5-7,川楝子9-15,厚朴8-12。本专利技术中成药物的机理分析: 木香:辛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肚;肺。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用于气滞脘腹胀痛,风湿关节痛,骨关节结核,毒蛇咬伤。《日华子本草》:治心腹一切气,止泻,霍乱,痢疾,安胎,健脾消食。疗赢劣,膀胱冷痛,呕逆反胃。 三棱:味辛;涩;凉。归肝;脾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主治症瘕痞块;瘀滞经闭;痛经;食积胀痛;跌年伤痛。《日华子本草》:治妇人血脉不调,心腹痛,落胎,消恶血,补劳,通月经,治气胀,消扑损瘀血,产后腹痛、血运并宿血不下。莪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行气破血;消积止痛。《药性论》:治女子血气心痛,破痃癖冷气,以酒醋摩服。丁香:甘、辛、大热。味甘辛,性大热。入胃肾二经。温中降逆,温肾助阳。治胃寒痛胀、呃逆、吐泻、痹痛、疝痛、口臭、牙痛。《本草新编》:丁香,有雌雄之分,其实治病无分彼此。直中阴经之病,最宜用之,但不可用之于传经之伤寒也。小茴香:味辛,性温。归肝,肾膀胱,胃经。温肾暖肝、行气止痛、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脘腹冷痛,食少吐泻,胁痛,肾虚腰痛,痛经。枳壳:苦;酸;性微寒。归肺,脾,肝,胃,大肠经。理气宽胸,行滞消积。用于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青皮:苦;辛;温。归肝;胆;脾;肺;心经。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乳房胀痛;乳核;乳痈;疝气疼痛;食积气滞之胃脘胀痛以及气滞血瘀所至的癥瘕积聚;久疟癖块。《珍珠囊》:青皮主气滞,破积结,少阳经下药也。陈皮治高,青皮治低。川楝子: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用于脘腹胁肋疼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头癣。《本经》:主温疾、伤寒大热烦狂,杀三虫疥疡,利小便水道。厚朴:苦;辛;性温。归脾;胃;大肠经。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用于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本草汇言》:厚朴,宽中化滞,平胃气之药也。凡气滞于中,郁而不散,食积于胃,羁而不行,或湿郁积而不去,湿痰聚而不清,用厚朴之温可以燥湿,辛可以清痰,苦可以下气也。中医认为,疤瘤的形成多因经期、产后六淫之邪入侵,七情损伤,房事不慎及饮食劳倦,以致正气虚弱气血失调,久则脏腑失和,气血乖违,气机阻滞,瘀血滞留,痰浊凝聚,久积成为疤瘕。气滞型疤瘕,是由于七情内伤,肝失条达,血行不畅滞于胞中,结成疤瘕而致。方中之选者,行气导滞,消疤除瘕。桂枝温通经脉,茯苓健脾和胃,赤芍清热凉血,桃仁活血祛瘀,蒲黄止血化瘀,牡蛎软坚散结,紫石英镇心暖宫,乌药温肾散寒。全方共奏,行气导滞,消疤除瘕,平衡机体阴阳。针对气滞所致的疤瘕,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疗效确切,防治效果显著,兼治标本。本专利技术的中成药剂型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使用效果 治愈:经治疗后,主要症状全部消失,临床治愈,B超复查肿块消失; 有效:肿块减少,症状减轻; 无效:症状未消失,肿块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对40名患者(出生25-45岁)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治疗疤瘕的中成药,持续治疗I个疗程(2个月),其中12例完全治愈,指标恢复正常;24例症状缓解;无效4例,总体有效率达90%,且无复发。实例: 患者1:刘某,女性,41岁,下腹痞块,按之可移,痛无定处时聚时散,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苔薄,脉弦。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成药4周,下腹痞块减小,疼痛减轻,继续用药4周,其他症状也均消失,医院复查未见肿块,痊愈。患者2:罗某,女性,35岁,下腹冷痛,经期尤甚,有痞块。苔薄,脉弦。症状持续将近半年,医院诊断为疤瘕。后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成药4周,下腹冷痛症状消失,行经正常,痞块减小,继续用药4周,其他症状也均消失,复查未见痞块,痊愈,至今4个月无复发。患者3:王某,女性,27岁,下腹冷痛喜温喜按,有肿块,按之可移,行经不畅,量多,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苔薄,脉弦。诊断为疤瘕,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中成药进行治疗,4周后,下腹疼痛症状减轻,行经趋于稳定,经量正常,肿块减小,继续用药4周,痊愈,至今无复发。患者4:马某,女性,44岁,下腹痞块,按之可移,痛无定处时聚时散,经色黯红,挟有血块。精神抑郁,胸胁胀满。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中成药进行治疗,I个疗程后,痞块消失,行经正常,至今无复发。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治疗疤瘕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木香8,三棱12,莪术8,丁香8,小茴香8,枳壳8,青皮5,川楝子9,厚朴8。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木香8,三棱12,莪术8,丁香8,小茴香8,枳壳8,青皮5,川楝子9,厚朴8 ;将上述中成药洗净,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I小时;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一袋200ml,早晚各服一袋。实施例2 一种治疗疤瘕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木香12,三棱18,莪术12,丁香12,小茴香12,枳壳12,青皮7,川楝子15,厚朴12。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木香12,三棱18,莪术12,丁香12,小茴香12,枳壳12,青皮7,川楝子15,厚朴12 ;洗 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颗粒分装机分装,即得颗粒剂。实施例3 一种治疗疤瘕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木香10,三棱15,莪术10,丁香10,小茴香10,枳壳10,青皮6,川楝子12,厚朴10。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木香10,三棱15,莪术10,丁香10,小茴香10,枳壳10,青皮6,川楝子12,厚朴10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用粉碎机粉碎为150-180目细粉,加入适当蜂蜜混合,制丸机制丸,低温干燥,分装,即得丸剂。实施例4 一种治疗疤瘕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木香10,三棱15,莪术10,丁香10,小茴香10,枳壳10,青皮6,川楝子12,厚朴10。其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疤瘕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木香8?12,三棱12?18,莪术8?12,丁香8?12,小茴香8?12,枳壳8?12,青皮5?7,川楝子9?15,厚朴8?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疤瘕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木香8-12,三棱12-18,莪术8-12,丁香8-12,小茴香8-12,枳壳8-12,青皮5-7,川楝子9-15,厚朴8_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优选包含以下组分:木香10,三棱15,莪术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家戌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科创佳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