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8~12g、栀子6~10g、独一味2~3g、鸭跖草6~9g、芦根6~9g、郁金6~10g、首乌藤6~8g、远志6~8g、佛手6~8g、莲子8~10g、伸筋草6~8g、油松节6~9g、藏红花2~4g、天冬8~10g、白芷6~8g、紫草6~8g、甘草4~6g。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以清热解毒、养心安神、通络止痛、生肌收敛为治则,临床常根据不同症型辨证施治。疗效短,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制剂。
技术介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因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发烧,生气上火等,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此病现代医学称为带状疱疹,民间称为蛇胆疮,缠腰龙等称。临床上认为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I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往往因该病的迁延及因疼痛造成的生活质量下降而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出现焦虑情绪。中医治疗本病,以清热解毒、养心安神、通络止痛、生肌收敛为治则,临床常根据不同症型辨证施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治愈率高,且毒副作用少的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制剂。为实现以上目的,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8 12g、桅子6 10g、独一味2 3g、鸭妬草6 9g、芦根6 9g、郁金6 10g、首乌藤6 8g、远志6 8g、佛手6 8g、莲子8 10g、伸筋草6 8g、油松节6 9g、藏红花2 4g、天冬8 10g、白]E 6 8g、紫草6 8g、甘草4 6g水煎服 。本专利技术中药配制简单,成本底,疗效快,治愈率高,可有效控制解毒排毒,解除疼痛,无任何副作用。本专利技术中金银花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味甘,微苦,清香,辛,寒。归肺,胃,心,大肠经味甘、性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桅子味苦、性寒、无毒。功能主治: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独一味为唇形科植物独一味的干燥全草,味甘、苦,性平。功能主治:活血止血,祛风止痛,干黄水。鸭妬草为味甘、淡,性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品汇精要》:去热毒,消痈疽。芦根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功能与主治: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郁金味辛、苦,性寒。归肝、心、肺经。功能主治: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本草备要》:行气,解郁;泄血,破瘀。首乌藤味甘,性平。归心、肝经。功能与主治:养血安神,祛风通络。用于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痹痛;外治皮肤瘙痒。《本草从新》补中气,行经络,通血脉,治劳伤。”现代研究,有镇静催眠作用,首乌藤醇提取物能抑制实验性大鼠高脂血症;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防治作用;并能促进免疫功能。远志味苦、辛,性微温。归心、肾、肺经。功能主治: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用于疮疡肿毒疼痛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莲子味涩,性平。归脾、肾、心经。功能与主治: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泄泻,带下,遗精,心悸失眠。佛手性味辛、甘、苦、温、无毒,入肝、脾、胃、肺经,有疏肝解郁、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常用于肝郁气滞、脾胃气滞和痰湿壅肺。伸筋草微苦、辛,温。归肝、脾、肾经。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油松节味苦、辛,性温。入肝、肾经。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历节风痛,转筋挛急,跌打伤痛。藏红花味甘、性寒。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此夕卜,藏红花还有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作用。天冬味甘、苦、性寒。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实验证明,天门冬有升高血细胞、增强网状内皮系统舌噬功能和延长抗体存在时间的作用。《名医别录》载“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白芷性温,味辛。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痈疽疮疡、皮肤瘙痒.......紫草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功能与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甘草味甘,性平,无毒。功能主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解毒。具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以上药物配伍治疗本病,相得益彰。本专利技术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经过多年临床应用验证,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总有效率为9 %,治愈率9 0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病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8 12g、桅子6 10g、独一味2 3g、鸭妬草6 9g、芦根6 9g、郁金6 10g、首乌藤6 8g、远志6 8g、佛手6 8g、莲子8 10g、伸筋草6 8g、油松节6 9g、藏红花2 4g、天冬8 10g、白]E 6 8g、紫草6 8g、甘草4 6g。实施例2:—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12g、桅子10g、独一味2g、鸭妬草6g、芦根9g、郁金10g、首乌藤8g、远志8g、佛手6g、莲子8g、伸筋草6g、油松节6g、藏红花2g、天冬8g、白]E 6g、紫草8g、甘草6g。临床疗效总结一、一般资料: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多年来临床上应用,治疗病例上62例,年龄在42 73岁之间,其中男28例,平均年龄61.5岁;女34例,平均年龄62.3岁。二、诊断标准:有带状疱疹病史,在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I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实验室检查:查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阳性。三、服药方法:内服药:水煎服,每日I剂,早晚分服。四、疗效判断标准:痊愈:皮损消失,无临床症状;显效:皮损消退70%,轻度疼痛;有效:皮损消退30%,中度疼痛。无效:皮损加重,重度疼痛。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疱疹病毒指标呈现阴性。好转:症状明显好转,血疱疹病毒颗粒减少。五、治疗效果:62例患者治愈55例,占88.7% ;好转6例,占9.67% ;未愈I例,占3.22%。经统计总效率为98.37%,治愈率为88.7%。禁忌:孕期、月经期妇女藏红花忌用。六、典型病例:1、李X,女,55岁。患肺癌化疗后半年后,于2009年10月就诊,右侧腰周围皮肤有带状疱疹病史,经用阿昔洛韦、消炎痛口服,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2个月。患者要求服用本中药20剂,神经剧痛缓解并逐步消失;皮损消退,停药2天,再继续服用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后随访未再复发。2、姜XX,46岁,女。2010年8月就诊,主诉5周天前腰周围及胸部皮肤出现带状疱疹,经吃罗红霉素、双氯芬酸钾,皮疹消退,但疼痛轻重交替。实验室:查到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阳性。患者要求服本专利技术中药20剂,临床症状消失,半年后随访未再复发。3、张XX,女,52岁。2012年3月就诊。患者主诉:主诉I个半个月前,腰两侧皮肤出现丘疹、水疱,经用病毒灵、加消炎痛治疗,皮疹消失,但仍中度疼痛。查体:腰周部分疱疹已结痂,有新生疱疹出现。患者要求的用本专利技术中医20剂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后随访未再复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8~12g、栀子6~10g、独一味2~3g、鸭跖草6~9g、芦根6~9g、郁金6~10g、首乌藤6~8g、远志6~8g、佛手6~8g、莲子8~10g、伸筋草6~8g、油松节6~9g、藏红花2~4g、天冬8~10g、白芷6~8g、紫草6~8g、甘草4~6g水煎服。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8 12g、栀子6 10g、独一味2 3g、鸭妬草6 9g、芦根6 9g、郁金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衣翠红,刘雪强,
申请(专利权)人:衣翠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