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衣翠红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术后肠粘连的药物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5537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术后肠粘连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大黄4~6g、郁李仁6~8g、栀子6~9g、石膏4~6g、生地6~9g、绿豆10~15g、玄参6~8g、丝瓜络6~8g、当归4~6g、丹参6~10g、元胡8~10g、鸡血藤4~6g、木香6~9g、枳实6~9g、甘草4~6g。中医治疗本病,以通里攻下,通络活血,顺气宽肠为治则,临床常根据不同症型辨证施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术后肠粘连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肠粘连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从病因学来说,临床上肠粘连病人多发生于手术之后,尤其是阑尾炎或盆腔手术后并发肠粘连的机会最多。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管与肠管之间,肠管与腹膜之间,肠管与指导腹腔内脏器之间发生的不正常粘附。属中医“肠结”,“腹胀”,“腹痛”等范畴。病机为腹部手术,致血络受伤,腹中瘀血,气机不利,“不通则痛”,故而腹痛,腹胀,大便不畅;瘀血积而化热故口苦。从粘连特征来讲有膜状粘连和索带状粘连两种情况;从粘连的本质来讲有纤维蛋白性粘连和纤维性粘连两个类型。临床表现轻者可无任何不适感觉或者偶尔在进食后出现轻微的腹痛腹胀等,重者可经常伴有腹痛、腹胀、排气不畅、嗳气、大便干燥、脉细数、腹内有气块乱窜甚至引发不全梗阻。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西医给予对症治疗,可暂时缓解症状,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中医治疗本病,以通里攻下,通络活血,顺气宽肠为治则,临床常根据不同症型辨证施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治愈率高,且无毒副作用的一种治疗术后肠粘连的药物组合物。为实现以上目的,一种治疗术后肠粘连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大黄4 6g、郁李仁6 8g、桅子6 9g、石膏4 6g、生地6 9g、绿豆10 15g、玄参6 8g、丝瓜络6 8g、当归4 6g、丹参6 10g、元胡8 10g、鸡血藤4 6g、木香6 9g、积实6 9g、甘草4 6g。本专利技术中药配制简单,成本底、药源广,使用方便,疗效快,治愈率高,无任何副作用。本专利技术中药中的大黄味苦,性寒。功能主治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现代研究,具有抗菌、抗炎、解热的功效。绿豆味甘,性凉、平,无毒。归心、胃经。功效清热、利水、解毒。郁李仁性平,味辛、苦、甘。功能主治润燥滑肠,下气,利水。用于津枯肠燥、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水肿、脚气、小便不利。孕妇慎用。现代研究,具有显著的促进小肠蠕动的作用.抗炎和镇痛、利尿的作用。《本草求真》郁仁李,世人多合胡麻同用,以为润燥通便之需,然胡麻功止润燥、暖中、活血,非若郁仁性润,其味辛甘与苦,而能入脾下气,行气破血之剂也。桅子味苦、性寒、无毒。入三焦经。功能主治能清泻三焦火邪、泻心火而除烦,为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可与淡豆豉同用,现代研究,具有抑菌、致泻、镇痛、抗炎及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作用。石膏味甘、辛、性大寒。归肺、胃经。功能主治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热解毒、泻火。配白芷,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白芷性温,味辛。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本草汇言》:白芷,上行头目,下抵肠胃,中达肢体,遍通肌肤以至毛窍,而利泄邪气。生地味甘,性寒。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其苦泄滑肠而通便。丝瓜络性凉,味甘。功能主治通络,活血,祛风。《本草再新》:通经络,和血脉,化痰顺气。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丹参味苦,性微寒。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药性论》:治脚弱,疼痹,主中恶;治腹痛,气作声音呜吼。元胡开宝本草》,性温,味辛苦,入心、脾、肝、肺,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妙品,尤以止痛之功效而著称于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归纳元胡有“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四大功效,并推崇元胡“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通络。《饮片新参》: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广木香味辛、苦、性温。功效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消积气、温寒气、顺逆气、达表气、通里气,管统一身上下内外诸气,独推其功。《本草》言治气之总药。枳实味苦、辛,性寒。功效主治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泻痢后重、结胸。甘草味甘,性平,无毒。功能主治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泻火解毒、调和诸药。《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以上药物配伍,相得益彰,共奏治疗术后肠粘连之功效。本专利技术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内服和外用结合提高疗效,经过多年临床应用验证,能够有效地治疗该病,有效率为100%,治愈率85%以上。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病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 :一种治疗术后肠粘连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大黄4 6g、郁李仁6 8g、桅子6 9g、石膏4 6g、生地6 9g、绿豆10 15g、玄参6 8g、丝瓜络6 8g、当归4 6g、丹参6 10g、元胡8 10g、鸡血藤4 6g、木香6 9g、积实6 9g、甘草4 6g。实施例2 : —种治疗术`后肠粘连的药物组合物,由下列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内服药大黄6g、郁李仁6g、桅子9g、石膏6g、生地8g、绿豆10g、玄参8g、丝瓜络6g、当归6g、丹参9g、元胡8g、鸡血藤6g、木香6g、积实9g、甘草6g。临床疗效总结一、一般资料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多年来临床上应用,治疗病人上百例,效果频佳。二、诊断标准有腹部手术史,临床现状,可因粘连程度和粘连部位而有所不同,轻者可无任何不适感觉,或者偶尔在进食后出现轻微的腹痛、腹胀等,重者可经常伴有腹痛、腹胀、排气不畅、嗳气、大便干燥、腹内有气块乱窜甚至引发不全梗阻。影象学检查可进一步可进一步确诊。三、服药方法内服药水煎服,每日I剂,早晚分服。外用药每日I剂,浓煎50ml患处湿敷,每次30分钟。四、疗效判断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好转症状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五、治疗效果经内服与外用结合治疗该病,效果显著,疗效短,治愈率高,经统计总有效率100%,治愈率85%以上。六、典型病例1、杨XX,女,44岁。2009年秋天就诊,患者主诉子宫肌瘤全切术后28天,经常出现左下腹部疼痛、有时出现牵涉痛,在大地卫生所给予山莨菪碱片口服,缓解后又复发。影响学检查提示肠粘连。患者要求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20剂。3个月后随访未再复发。2、邹XX,女,28岁。2010年8月就诊。患者主诉行阑尾炎切除术2个半月,下腹痛、腹胀、嗳气、排气不畅,经常采取热敷、电疗法,效果不佳。查体小腹有压痛。影响学检查提示肠粘连。患者经服本专利技术中药15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3个月后未再复发。3、周XX,男,32岁。患者主诉行化脓性阑尾炎切除术3个半月,腰两侧皮肤丘疹、水疱,伴疼痛进行性加重,用偏方治疗,效果不佳。影响学检查提示肠粘连。患者要求的用本专利技术中医20剂后,临床症 状完全消失,3个月后未再复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术后肠粘连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制成:大黄4~6g、郁李仁6~8g、栀子6~9g、石膏4~6g、生地6~9g、绿豆10~15g、玄参6~8g、丝瓜络6~8g、当归4~6g、丹参6~10g、元胡8~10g、鸡血藤4~6g、木香6~9g、枳实6~9g、甘草4~6g。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术后肠粘连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制成大黄4 6g、郁李仁6 8g、栀子6 9g、石膏4 6g、生地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衣翠红郭洪银
申请(专利权)人:衣翠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