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大头瘟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8585538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大头瘟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夏枯草17-31份,昆布4-8份,黄芩10-20份,黄连10-20份,大黄3-7份,大青叶8-16份,连翘13-23份,板蓝根17-31份,马勃8-16份,玄参17-31份,牛蒡子8-16份,桔梗4-8份,薄荷5-11份,僵蚕8-16份,升麻4-8份,柴胡4-8份,陈皮8-16份,甘草8-1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能有效消除大头瘟诸种症状,对大头瘟的治愈率良好,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大头瘟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大头瘟,系因感受风热邪毒而引起的以头面掀红肿胀、发热为主要特征的温毒疾病。又称痄腮、猪头肥、疢耳寒、大头病、大头风等,相当于西医的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腮腺炎、传染性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细菌性腮腺炎)。多发于冬春两季,5岁至10岁的儿童与青少年最为多见,成人也发病。多由人体正气不足,感受风热邪毒而所致,初起邪毒在于卫分,可见发热、微恶寒等表证,旋即热毒燔灼肺胃,上攻颜面咽喉。其病势虽急剧,但多无危象,较少见到邪入营血、逆传心包之徵。大头瘟中属于病毒性腮腺炎类的病患因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故又常将之类归于瘟疫范畴。大头瘟有特殊的临床表现,除起病较急,全身憎寒、发热外,还有头面部掀赤肿痛主症。有的患者或伴咽候疼痛,继则恶寒渐罢而热势益增,口渴引饮,烦躁不安,头面掀肿,咽喉疼痛加剧,但较少出现内陷营血证候,舌脉上,一般舌红苔黄,脉数实。 大头瘟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腮颊疼痛难忍,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有的患者胰腺、脑膜、脑、肝和心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且其对机体的严重危害并不仅限于腮腺本身,而是其防不胜防的并发症,因其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大头瘟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夏枯草17?31份,昆布4?8份,黄芩10?20份,黄连10?20份,大黄3?7份,大青叶8?16份,连翘13?23份,板蓝根17?31份,马勃8?16份,玄参17?31份,牛蒡子8?16份,桔梗4?8份,薄荷5?11份,僵蚕8?16份,升麻4?8份,柴胡4?8份,陈皮8?16份,甘草8?1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大头瘟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夏枯草17-31份,昆布4-8份,黄芩10-20份,黄连10-20份,大黄3-7份,大青叶8_16 份,连翘13-23份,板蓝根17-31份,马勃8-16份,玄参17-31份,牛蒡子8_16份,桔梗4_8 份,薄荷5-11份,僵蚕8-16份,升麻4-8份,柴胡4-8份,陈皮8_16份,甘草8_1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夏枯草22-26份,昆布5-7份,黄芩13-17份,黄连13-17份,大黄4_6份,大青叶10-14 份,连翘16-20份,板蓝根22-26份,马勃10-14份,玄参22-26份,牛蒡子10-14份,桔梗5_7 份,薄荷7-9份,僵蚕10-14份,升麻5-7份,柴胡5-7份,陈皮10-14份,甘草10-14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夏枯草24份,昆布6份,黄芩15份,黄连15份,大黄5份,大青叶12份,连翘18份,板蓝根24份,马勃12份,玄参24份,牛蒡子12份,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戎梁繁荣杨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