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复方参附滴丸及其制备原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药
,涉及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滴丸剂,尤其是涉及一种中药复方参附滴丸及其制备原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高发的疾病,并随着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而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心血管药物的需求量非常大。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大多是西药类,这些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中药疗效肯定,无明显副作用,理应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力军,但由于目前的中药制剂存在起效慢,剂量大,服用携带不便等缺点,致使市场份额不大。因此,利用现代技术将疗效确切的中药方剂开发成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剂型,十分必要。参附汤为经典名方,由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和附子(Aconitumcarmichaeli Debx.)两味药组合而成。最早见于明代薛己的《正体类要》,用于阳气暴脱之手足逆冷,汗出脉微等症。现代临床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休克及心功能衰竭等。人参和附子配方制成的参附汤,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已有多年历史,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但参附汤由于是传统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复方参附滴丸制备原料,其特征在于,本制备原料包括红参、黑顺片和基质;所述的红参和黑顺片的重量比为3:4~5:2;且红参和黑顺片经有效成份提取后获得参附提取物,所述的参附提取物与基质的重量比为1:1.5~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复方参附滴丸制备原料,其特征在于,本制备原料包括红参、黑顺片和基质;所述的红参和黑顺片的重量比为3:4 5:2 ;且红参和黑顺片经有效成份提取后获得参附提取物,所述的参附提取物与基质的重量比为1:1.5 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复方参附滴丸制备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参和黑顺片的优化质量比为5:4 4: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复方参附滴丸制备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参附提取物与基质的优化质量比为1:1.2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中药复方参附滴丸制备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质为聚乙二醇4000和/或聚乙二醇6000中的任意一种或两者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复方参附滴丸制备原料制备中药复方参附滴丸的制备方法: A、制备参附提取物:将红参切片并与黑顺片按重量比混合,以水浸泡,加热回流若干次,将每次得到的液体过滤,并将得到的所有滤液混合,然后进行提纯、干燥、粉碎、过筛,获得粉状参附提取物,密封保存备用; B、熔融混合:取基质加热至熔融,然后按照参附提取物与基质的重量比加入上述参附提取物,搅拌均匀、熔融,获得熔融混合物并保温备用; C、滴制:将上述熔融混合物,倒入滴丸装置中,水浴保温,将熔融混合物滴入冷却剂中形成滴丸,滴制完毕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耀康,张春椿,俞冰,李效贤,张水利,蒋剑平,许海顺,徐攀,黄孝闻,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