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明叶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鼻炎病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514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6 19:17
一种治疗鼻炎病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方及重量组成:蒲公英10-20克、金银花10-15克、夏枯草10-15克、菊花10-15克、黄芪10-15克、茯苓10-15克、白术6-12克、桔梗6-12克、牡丹皮6-12克、鹅不食草6-12克、炒防风5-12克、白芷5-12克、辛荑5-12克、制关白附5-12克、甘草4-10克。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是发明专利技术人在多年行医实践中,对用中药治疗鼻炎病进行长期研究总结,优选出的一种方剂,其组方合理,制备简单,服用方便,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疗效显著,药性平合,无毒副作用,有效率85%,治愈率7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鼻炎病中药
技术介绍
鼻炎病,是一种多发常见病,其病症表现是:鼻痒、阵发性打喷嚏、大量水样鼻涕、鼻塞、咽部不适,咳嗽等。其病因多为风寒、疫气之邪侵袭鼻窍和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目前治疗鼻炎病的中西药很多,西医以针剂或口服西药医治,中医则用中成药或方剂治疗。专利技术人在多年行医实践中,对用中药治疗鼻炎病,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总结,优选出一种疗效显著的中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治疗鼻炎病中药组方及重量如下:蒲公英10-20克(15克)、金银花10-15克(12克)、夏枯草10-15克(12克)、菊花10-15克(12克)、黄芪10-15克(12克)、茯苓10-15克(12克)、白术6-12克(10克、桔梗6-12克(10克)、牡丹皮6-12克(10克)、鹅不食草6-12克(10克)、炒防风5-12克(10克)、白芷5_12克(10克)、辛荑5_12克(10克)、制关白附5-12克(10克)、甘草4-10克(8克)。本专利技术最佳组方重量为括号内数字。本专利技术各味药物的药理分析如下:蒲公英一入肝、胃经。功能:清热解毒,利湿。主治:热毒痈肿疮疡,肺痈,胸痛,湿热黄疸等。金银花一入肺、胃、大肠经。功能:清热解毒,疏风散热。主治:温病发热,斑疹,咽喉肿痛,痢疾便血,疮痈肿毒。夏枯草一入肝、胆经。功能:清肝火,散郁 结,降血压。主治:肝火上炎,头痛头晕,瘰疠结核,乳痈,目赤疼痛。菊花一入肺、肝经。功能:疏风清热,解毒,明目,平肝。主治:感冒身热,头痛目赤,肝阳眩晕,目眩鼻塞。黄芪一入脾、肺经。功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主治:脾肺气虚,中气下陷,食少便溏,气短乏力,久泻脱肛,溃久不敛,表虚自汗等。茯苓一入心、脾、肾经。功能:益心脾,利水湿,安神。主治:脾虚腹泻,消化不良,水肿,心悸失眠,咳嗽多痰等。白术一入脾、胃经。功能:健脾益气,化湿利水,止汗,安胎。主治:消化不良,脾虚世泻,食少倦怠无力,水肿等。桔梗一入肺经。功能:宣肺祛痰,排脓。主治:咽喉肿痛,痰吐不爽,痰多,肺痈,疮痈肿毒等。牡丹皮一入心、肝、肾经。功能:凉血,清热,散瘀。主治:热入血分而发斑疹,血热吐血,鼻血,疮痈等。鹅不食草一入肺、肝经。功能:祛痰止咳,通鼻窍,解毒。主治:鼻塞目糊,目赤肿胀等。炒防风一入肝、脾、膀胱经。功能:祛风除湿,解表,止痛,解痉。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白芷一入肺、胃经。功能:散风,燥湿,排脓,止痛。主治:感冒头痛,鼻流浊涕,疮痈肿毒等。辛荑一入肺、胃经。功能:祛风散寒,通鼻窍。主治:感冒头痛,鼻塞,流浓浊涕,齿痛。制关白附一入脾、胃经。功能:祛寒湿,化痰解毒,散结。主治:中风痰多,口眼歪斜,寒湿痹痛。甘草一入心、肺、脾、胃经。和中益气,缓急止痛,解毒等。主治: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腹痛、胃痛、脘腹挛急作痛。从上述各味药物的入经、功能、主治分析可以看出,这些药多数具有祛风散塞,益气固表,健脾和胃的功能,对治疗鼻炎病的适应性很强,部分药物有调和药性,宣肺理气,解毒散结等作用,而且用药取叠加方式,可增强药物的疗效。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按配方及重量选取原料中药,装入砂锅,加适量水,煎一遍复一遍,煎成口服药汁400晕升,为I剂。本专利技术的服法及用量禁忌:每日I剂,早晚饭后各服1/2。10天I疗程。忌:生冷、辛辣、油腻食物。本专利技术治疗 鼻炎病中药,组方合理,制备简单,服用方便,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疗效显著,药性平合,无毒副作用,有效率达85 %,治愈率达75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1、一种治疗鼻炎病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方及重量组成:蒲公英10克、金银花10克、夏枯草10克、菊花10克、黄芪10克、茯苓10克、白术6克、桔梗6克、牡丹皮6克、鹅不食草6克、炒防风5克、白芷5克、辛荑5克、制关白附5克、甘草4克。2、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按上述组方选取原料中药,装入砂锅,加适量水,煎一遍复一遍,煎成口服药汁400毫,为I剂。3、本专利技术的服法及用量禁忌:每日I剂,早晚饭后各服1/2。10天I疗程。忌: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实施例21、一种治疗鼻炎病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方及重量组成:蒲公英15克、金银花12克、夏枯草12克、菊花12克、黄芪12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桔梗10克、牡丹皮10克、鹅不食草10克、炒防风10克、白芷10克、辛荑10克、制关白附10克、甘草8克。2、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服法及用量禁忌,同实施例1。实施例31、一种治疗鼻炎病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方及重量组成:蒲公英20克、金银花15克、夏枯草15克、菊花15克、黄芪15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桔梗12克、牡丹皮12克、鹅不食草12克、炒防风12克、白芷12克、辛荑12克、制关白附12克、甘草10克。2、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及服法同实施例1。鼻炎病的诊断、治疗标准和本专利技术中药临床疗效总结。1、诊断标准:以鼻痒、阵发性打喷嚏、大量水样鼻涕、鼻塞、咽部不适,咳嗽等症状为特征。2、治疗标准:有效一病症减轻或部分好转。治愈一病症消失,恢复健康。3、本专利技术,是专利技术人在多年行医实践中,对用中药治疗鼻炎病,进行长期研究总结,优选出的一种中药,其组方合理,制备简单,服用方便,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疗效显著,药性平合,无毒副作用,有效率85 %,治愈率75 %。病例介绍:1、王XX,男,48岁,2011年3月就诊。患者I周前患重感冒,经治疗各症状基本好转,但鼻痒、流清鼻涕仍未减轻,并伴有咽喉肿痛,诊断为鼻炎病。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3剂,咽喉肿痛减轻,服用I疗程,流清鼻涕好转,服用2疗程,诸症消失,未复发。2、张XX,女,50岁,2011年11月就诊。患者有鼻炎病史,近日因感冒引起旧病复发,流清鼻涕、打喷嚏、咳嗽症状较重,服西药未治好。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2疗程,诸症消失,未复发。3、孙XX,男,42岁,2012年2月就诊。患者I月前因感冒患上鼻炎病,因未及时治疗,近来病情日渐加重。 服本专利技术中药15天,诸症消失,痊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鼻炎病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方及重量组成:蒲公英10?20克、金银花10?15克、夏枯草10?15克、菊花10?15克、黄芪10?15克、茯苓10?15克、白术6?12克、桔梗6?12克、牡丹皮6?12克、鹅不食草6?12克、炒防风5?12克、白芷5?12克、辛荑5?12克、制关白附5?12克、甘草4?10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鼻炎病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方及重量组成:蒲公英10-20克、金银花10-15克、夏枯草10-15克、菊花10-15克、黄芪10-15克、茯苓10-15克、白术6-12克、桔梗6-12克、牡丹皮6-12克、鹅不食草6-12克、炒防风5_12克、白芷5_12克、辛荑5_12克、制关白附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叶宋爱玲王雯雯
申请(专利权)人:赵明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