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梳及包括该面梳的切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51980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7:47
一种面梳,其包括:面梳本体、面梳弯曲部以及面梳齿部;所述面梳齿部包括多个长齿和多个短齿,所述多个长齿的长度一致,所述多个短齿的长度一致,且长齿的长度大于短齿的长度,长齿与短齿交替设置;面梳本体的一端与面梳弯曲部的第一端连接,面梳弯曲部的第二端与面梳齿部的根部连接;所述短齿沿着所述面梳弯曲部在短齿的根部处延伸,整体形成为直的;所述长齿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整体形成为弯曲的,朝着所述面梳弯曲部的外部突出;第一延伸部的第一端由面梳弯曲部向外延伸;第二延伸部形成为直的,自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第二端延伸。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面梳剥离的面丝制成的波在后续蒸制工序中可以有效地防止粘条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方便面制造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面梳以及包括该面梳的切丝装置。
技术介绍
生产方便面时,往往会把面丝加工出“波浪”状,这个工艺成为“制波”。经过制波的面丝在蒸制的工艺中需要的蒸制流水线的长度短,而且,面丝的波所形成的空间部,有利于面丝制熟。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面丝制波过程中均是步调一致的,这样制作的面丝在后续的蒸制工序中,非常容易发生“并条”或者“粘条”,即相邻的面丝粘在一起,既影响外观,又影响食用。针对“粘条”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已经有一些解决措施。最常见的是在面丝上喷洒防粘连物质,或者改变配方,在面丝中混入防止粘连的物质。另外的解决措施是经过水洗、浸泡、冷冻,还有就是施加机械力,使粘着的面丝分离,以及放弃制波。这些方法不但会增加工序,延长工艺流程,还会增加成本,且分离粘条的效果都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粘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装置,其能使面丝在排列时相邻两条面丝之间有一定的相位差,由此,相邻两条面丝的接触形式为点接触,从而防止粘条的发生。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面梳,其包括:面梳本体、面梳弯曲部以及面梳齿部;所述面梳齿部包括多个长齿和多个短齿,所述多个长齿的长度一致,所述多个短齿的长度一致,且长齿的长度大于短齿的长度,长齿与短齿交替设置;面梳本体的一端与面梳弯曲部的第一端连接,面梳弯曲部的第二端与面梳齿部的根部连接;所述短齿沿着所述面梳弯曲部在短齿的根部处延伸,整体形成为直的;所述长齿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整体形成为弯曲的,朝着所述面梳弯曲部的外部突出;第一延伸部的第一端由面梳弯曲部向外延伸;第二延伸部形成为直的,自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第二端延伸。优选地,在每个长齿和短齿之间进一步包括有一个清洁齿;各清洁齿的长度一致;所述清洁齿的长度比所述短齿的长度齿短。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切丝装置,其包括:第一面梳和第二面梳、制波腔、相面对地接触设置的第一切刀辊子和第二切刀辊子;第一面梳对应于所述第一切刀辊子设置于所述第一切刀辊子的下方,第二面梳对应于所述第二切刀辊子设置于所述第二切刀辊子的下方;制波腔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梳和第二面梳的下方;所述面梳为上述的面梳。优选地,所述第一面梳的长齿的第二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切刀辊子的切平面上;所述第二面梳的长齿的第二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二切刀辊子的切平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一面梳的短齿位于所述第一切刀辊子的切平面上;所述第二面梳的短齿位于所述第二切刀辊子的切平面上。优选地,所述短齿的齿根部到所述第一切刀辊子和第二切刀辊子的公共相切平面的距离为所述长齿的第一延伸部的第二端到所述第一切刀辊子和第二切刀辊子相接触处的公共切平面的距离的二倍。由于面梳上的分布的长齿和短齿的长度不同,使得长齿剥离的面丝和短齿剥离的面丝并不是一致排列,而是交错排列;交错排列的面丝在制波工序中在制波腔内制波时,会使得长齿剥离的面丝的波浪与短齿剥离的面丝的之间形成有一定的相位差,面丝与面丝之间形成为点接触,从而彻底解决并条问题。附图说明从对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及其使用的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以下描述来看,本专利技术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的切丝装置以及由此切丝装置产生的面丝;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面梳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面梳的第一实施例的面梳齿部侧视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面梳的第一实施例的面梳齿部的示意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面梳的第二实施例的面梳齿部的示意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切丝装置的第一示意图7为专利技术的切丝装置的第二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面梳本体;12:面梳弯曲部;13:面梳齿部;13a:短齿;13b:长齿;13c:清洁齿;71:长齿的第一延伸部;72:长齿的第二延伸部;10a:第一面梳;10b:第二面梳;20a:第一切刀辊子;20b:第二切刀辊子;30:制波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面梳和切丝装置进行说明。如图2-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面梳的第一实施例。面梳由面梳本体11、面梳弯曲部12、面梳齿部13构成。面梳本体11用于将面梳结合在切刀辊子的下方。面梳本体11的一端与面梳弯曲部12的第一端连接,面梳弯曲部12的第二端与面梳齿部13的根部连接。面梳齿部13包括多个长齿13b和多个短齿13a,如图3、4所不,多个长齿13b的长度一致,多个短齿13a的长度一致,且长齿13b的长度大于短齿13a的长度,长齿13b与短齿13a交替设置。短齿13a沿着面梳弯曲部12在短齿13a的根部处的切线方向延伸,整体形成为直的。长齿13b包括第一延伸部71和第二延伸部72,整体形成为弯曲的,朝着面梳弯曲部12的外部突出。如图6所示,第一面梳IOa的面梳弯曲部12的外部是指第二切刀辊子20b所在的一侧,第一面梳IOa的面梳弯曲部12的内部是指第一切刀辊子20a所在的一侧。同理,第二面梳IOb的面梳弯曲部12的外部是指第二切刀辊子20a所在的一侧,第二面梳IOb的面梳弯曲部12的内部是指第二切刀辊子20b所在的一侧。第一延伸部71的第一端由面梳弯曲部延伸;第二延伸部72形成为直的,自第一延伸部71的第二端延伸。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面梳的第二实施例。其与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每个长齿13b和短齿13a之间进一步包括有一个清洁齿13c ;各清洁齿13c的长度一致;清洁齿13c的长度比短齿13a的长度齿短。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面梳的切丝装置,如图6、7所示。该切丝装置包括:第一面梳IOa和第二面梳10b、制波腔30、相面对地接触设置的第一切刀棍子20a和第二切刀棍子20b ;第一面梳IOa对应于第一切刀棍子20a设置于第一切刀辊子20a的下方,第二面梳IOb对应于第二切刀辊子20b设置于第二切刀辊子20b的下方;制波腔30设置于第一面梳IOa和第二面梳IOb的下方。本专利技术的切丝装置中的切刀辊子、制波腔均是采用现有的,其在切丝装置中的装配也是与现有的切丝装置相同的。本专利技术的切丝装置的主要特征在于面梳是图4或图5所示的面梳。优选地,第一面梳IOa的长齿13b的第二延伸部72位于第一切刀辊子20a的切平面上;第二面梳IOb的长齿13b的第二延伸部72位于第二切刀辊子20b的切平面上。第一面梳IOa的短齿13a位于第一切刀辊子20a的切平面上;第二面梳IOb的短齿13a位于第二切刀辊子20b的切平面上。当面梳的齿13a、13b与切刀辊子相切时,在剥离面丝时,面丝对梳齿的顶撞力向侧面分解,不容易在切刀辊子上出现堵刀的现象。如图7所示,短齿13a的齿根部到第一切刀辊子20a和第二切刀辊子20b的公共切面的距离D2为长齿13b的第一延伸部71的第二端到第一切刀辊子20a和第二切刀辊子20b相接触处的公共切平面的距离Dl的二倍。之所以这样设置是因为,面丝被从切刀辊子上剥离下来后,会沿着齿(长齿或者短齿)向下行进,面丝与齿大概在短齿的齿根部和长齿的第一延伸部的第二端部 分离,进入制波腔30而形成波浪状,由于由长齿剥离的面丝和由短齿剥离的面丝并不是处于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导致由长齿剥离的面丝和由短齿剥离的面丝在制波腔中制波时形成有一定的相位差,当达到D2 = 2D1的条件时,由长齿剥离的面丝和由短齿剥离的面丝制波后的相位差大概为η/2,此时面丝与面丝之间的接触为点接触,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梳,其包括:面梳本体、面梳弯曲部以及面梳齿部;所述面梳齿部包括多个长齿和多个短齿,所述多个长齿的长度一致,所述多个短齿的长度一致,且长齿的长度大于短齿的长度,长齿与短齿交替设置;面梳本体的一端与面梳弯曲部的第一端连接,面梳弯曲部的第二端与面梳齿部的根部连接;所述面梳的特征在于:所述短齿沿着所述面梳弯曲部在短齿的根部处延伸,整体形成为直的;所述长齿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整体形成为弯曲的,朝着所述面梳弯曲部的外部突出;第一延伸部的第一端由面梳弯曲部向外延伸;第二延伸部形成为直的,自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第二端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梳,其包括:面梳本体、面梳弯曲部以及面梳齿部;所述面梳齿部包括多个长齿和多个短齿,所述多个长齿的长度一致,所述多个短齿的长度一致,且长齿的长度大于短齿的长度,长齿与短齿交替设置;面梳本体的一端与面梳弯曲部的第一端连接,面梳弯曲部的第二端与面梳齿部的根部连接;所述面梳的特征在于: 所述短齿沿着所述面梳弯曲部在短齿的根部处延伸,整体形成为直的; 所述长齿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整体形成为弯曲的,朝着所述面梳弯曲部的外部突出;第一延伸部的第一端由面梳弯曲部向外延伸;第二延伸部形成为直的,自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第二端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梳,其特征在于: 在每个长齿和短齿之间进一步包括有一个清洁齿;各清洁齿的长度一致;所述清洁齿的长度比所述短齿的长度齿短。3.一种切丝装置,其包括:第一面梳和第二面梳、制波腔、相面对地接触设置的第一切刀辊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麟
申请(专利权)人:顶益开曼岛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