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联合收获机夹秧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5187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生联合收获机夹秧输送装置,涉及花生联合收获机技术领域。由环形短夹秧输送链条和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构成共同夹秧输送部分,在尾部,短输送链条离开长输送链条的部位,在长输送链条的上侧和下侧,设有入秧导向杆和压持杆,压持杆和长输送链条夹持配合,在压持杆的末端部位设有的出秧导向杆和压持杆的末端部位间具有出秧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不易发生花生秧缠绕,作业质量高,工作效率高,并且抛出后的花生秧摆放较整齐易收拢。特别适用于花生联合收获机夹秧输送装置及旧机改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花生联合收获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花生联合收获机的抛秧输送装置采用胶带输送式,使用不可靠,很易发生花生秧缠绕,影响了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并且抛出后花生秧摆放不整齐,不易收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不易发生花生秧缠绕、作业质量高、效率高并且抛出的花生秧摆放较整齐易收拢的花生联合收获机夹秧输送装置。特别适用于花生联合收获机夹秧输送装置及旧机改造。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是:一种花生联合收获机夹秧输送装置,主要包括一环形短夹秧输送链条及其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所述环形短夹秧输送链条和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的环形面在同一个平面上,二者中间的链条靠近构成共同夹秧输送部分,环形短夹秧输送链条和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的输送尾部具有长度差;在尾部,环形短夹秧输送链条离开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的部位,在长输送链条的上侧和下侧,设有入秧导向杆和压持杆,压持杆和长输送链条夹持配合;在压持杆的末端部位,还设有出秧导向杆,压持杆的末端部位和出秧导向杆间具有出秧间隙;入秧导向杆、压持杆和出秧导向杆均固定在机架上;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设有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的入秧导向杆和压持杆可为分体式,或为一体式。优选结构是, 所述的入秧导向杆、压持杆和出秧导向杆均通过连接杆固定在机架上。以方便夹秧输送。优选结构是,所述的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的主动链轮、环形短夹秧输送链条的主动链轮均设在输送尾端。优选结构是,所述的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的主动链轮通过链条和动力链轮相连。也可以是,所述的环形短夹秧输送链条的主动链轮通过链条和动力链轮相连。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不易发生花生秧缠绕,作业质量高,工作效率高,并且抛出后的花生秧摆放较整齐易收拢,同时,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耐用,造价较低廉。特别适用于花生联合收获机夹秧输送装置,也适用于旧机改造。以下结合一实施例及其附图作详述,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中:1-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2-动力(小)链轮,3-(传动小)链条,4-主动(大)链轮,5-出秧导向杆,6-压持杆,7-入秧导向杆,8-环形短夹秧输送链条。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图2,该花生联合收获机夹秧输送装置,主要包括一环形短夹秧输送链条8及其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1,所述环形短夹秧输送链条8和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I的环形面在同一个平面上,二者中间的链条靠近构成共同夹秧输送部分,环形短夹秧输送链条8和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I的输送尾部具有长度差;在尾部,环形短夹秧输送链条8离开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I的部位,在长输送链条11的上侧和下侧,设有入秧导向杆7和压持杆6,压持杆6和长输送链条11夹持配合;在压持杆6的末端部位,还设有出秧导向杆5,压持杆6的末端部位和出秧导向杆5间具有出秧间隙;入秧导向杆7、压持杆6和出秧导向杆5均固定在机架上;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I设有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的入秧导向杆7和压持杆6为分体式。所述的入秧导向杆7、压持杆6和出秧导向杆5均通过连接杆固定在机架上(略)。所述的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I的主动链轮、环形短夹秧输送链条8的主动链轮均设在输送尾端。所述的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I的主动链轮通过链条和动力链轮相连。环形短夹秧输送链条8和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I和传动小链条前后分别安装在花生联合收获机活动机架上,导向杆7、压持杆6固定在长夹秧输送链条的一侧的机架上,压持杆6紧贴在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I的一侧。环形短夹秧输送链条8和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I均设有张紧链轮为好。导向杆7、压持杆6和出秧导向杆5可为弹性的或非弹性的杆、板、钢丝等。工作时,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I的主动(大)链轮4通过(传动小)链条3被动力(小)链轮2驱动,带动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I运动,环形短夹秧输送链条8也其在主动链轮的带动下运动,共同夹着 花生秧后移,当移至短输送链条末端时,花生秧在入秧导向杆7或压持杆6与长输送链条11间向后输送,最后通过压持杆6的末端部位和出秧导向杆5间的出秧间隙抛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输送结构合理、成本低。由于出秧导向杆5的作用,可避免花生秧的缠绕。还可通过增加传动小链条,使长夹秧输送链条的动力传出轴向后移动(短夹秧输送链条的动力输出轴位置不变),增加了小链轮与长夹秧输送链条的空间,更有利于避免花生秧的缠绕。本专利技术使用可靠,花生秧不缠绕,可以轻松的被抛出,作业质量高、效率高并且抛出的花生秧摆放较整齐易收拢。上述的环形短夹秧输送链条8和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I为带夹持结构的链条较好,可为现有技术中的夹持输送链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花生联合收获机夹秧输送装置,主要包括一环形短夹秧输送链条(8)及其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1),所述环形短夹秧输送链条(8)和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1)的环形面在同一个平面上,二者中间的链条靠近构成共同夹秧输送部分,环形短夹秧输送链条(8)和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1)的输送尾部具有长度差;在尾部,环形短夹秧输送链条(8)离开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1)的部位,在长输送链条(11)的上侧和下侧,设有入秧导向杆(7)和压持杆(6),压持杆(6)和长输送链条(11)夹持配合;在压持杆(6)的末端部位,还设有出秧导向杆(5),压持杆(6)的末端部位和出秧导向杆(5)间具有出秧间隙;入秧导向杆(7)、压持杆(6)和出秧导向杆(5)均固定在机架上;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1)设有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生联合收获机夹秧输送装置,主要包括一环形短夹秧输送链条(8)及其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I ),所述环形短夹秧输送链条(8 )和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I)的环形面在同一个平面上,二者中间的链条靠近构成共同夹秧输送部分,环形短夹秧输送链条(8)和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I)的输送尾部具有长度差;在尾部,环形短夹秧输送链条(8 )离开环形长夹秧输送链条(I)的部位,在长输送链条(11)的上侧和下侧,设有入秧导向杆(7)和压持杆(6),压持杆(6)和长输送链条(11)夹持配合;在压持杆(6)的末端部位,还设有出秧导向杆(5),压持杆(6)的末端部位和出秧导向杆(5)间具有出秧间隙;入秧导向杆(7)、压持杆(6)和出秧导向杆(5)均固定在机架上;环形长夹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海涛陈铮陈思刚张秀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