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叉装置、起重机臂架及起重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44640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叉装置、起重机臂架及起重机。其中,接叉装置包括底板和接叉组件;所述接叉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接叉,所述接叉设置有接叉孔;并且,所述接叉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固定连接接叉组件的整块底板,将分体式接叉改为整体式接叉,因为是整体式接叉,接叉与副臂或副臂的延伸臂在组对焊接过程中,不会影响每个独立孔的相对尺寸,这样可实现装配容易,与原有的接叉相比提高了装配效率,减少加工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Fork device, crane arm and cra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rk device, a crane arm frame and a crane. The connecting fork device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nd a connecting fork component, wherein the fork assembly comprises at least two connecting forks, and the fork is provided with a fork hole. The utility model designs the whole floor with fixed connection fork assembly, will be split into integral type connecting joint fork fork, because it is the integral connecting fork, fork and then jib or side arm extension arm in the welding process, will not affect the relative size of each independent hole, it can realize the easy assemb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joint fork assembly efficiency and reduce processing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
,特别涉及一种接叉装置、起重机臂架及起重机
技术介绍
接叉是起重机副臂与延伸臂的连接装置,其作用是连接副臂与延伸臂。此结构装配精度要求高,老式的单体式接叉结构焊接变形大,装配时经常有一个孔装不进去,需要修磨孔,造成返修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接叉装置、起重机臂架及起重机,以提高起重机臂架中副臂与延伸臂的装配效率低、降低接叉的返修成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接叉装置,包括:底板和接叉组件;所述接叉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接叉,所述接叉设置有接叉孔;并且,所述接叉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接叉装置中,所述接叉组件包括第一接叉和第二接叉,所述第一接叉与所述第二接叉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侧。进一步地,上述接叉装置中,所述接叉组件包括第一接叉对和第二接叉对;所述第一接叉对和所述第二接叉对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侧。进一步地,上述接叉装置中,所述第一接叉对包括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平行设置的第三接叉和第四接叉;所述第三接叉和所述第四接叉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进一步地,上述接叉装置中,所述第二接叉对包括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平行设置的第五接叉和第六接叉;所述第五接叉和所述第六接叉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进一步地,上述接叉装置中,所述接叉组件焊接于所述底板上。本技术接叉装置设计了固定连接接叉组件的整块底板,将分体式接叉改为整体式接叉,因为是整体式接叉,接叉与副臂或副臂的延伸臂在组对焊接过程中,不会影响每个独立孔的相对尺寸,这样可实现装配容易,与原有的接叉相比提高了装配效率,减少加工成本。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起重机臂架,包括:副臂、副臂延伸臂、用于连接所述副臂与所述副臂延伸臂的第一接叉装置和第二接叉装置;所述第一接叉装置与所述副臂延伸臂组对连接,所述第二接叉装置与所述副臂组对连接;所述第一接叉装置还与所述第二接叉装置组对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接叉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接叉和第二接叉,所述第一接叉与所述第二接叉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第二接叉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接叉对和第二接叉对;所述第一接叉对和所述第二接叉对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侧。进一步地,上述起重机臂架中,所述第一接叉对包括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平行设置的第三接叉和第四接叉;所述第三接叉和所述第四接叉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所述第二接叉对包括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平行设置的第五接叉和第六接叉;所述第五接叉和所述第六接叉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进一步地,上述起重机臂架中,所述第一接叉、第二接叉、第三接叉、第四接叉、所述第五接叉和所述第六接叉焊接于所述底板上。本技术起重机臂架中,设置了两个配合使用的第一接叉装置和第二接叉装置,工艺制作时,先将第一接叉装置和第二接叉装置中的接叉与底板固定连接,然后,机加工接叉孔,接下来,将整体式的第一接叉装置与副臂组对,接着,再将第二接叉装置与副臂延伸臂组对,最后,将接叉组对,并对组对好的接叉进行固定连接,比如,焊接。因为本技术中采用的是整体式接叉,组对过程中不影响每个独立孔的相对尺寸,这样可实现装配容易,与原有的接叉相比提高了装配效率,减少加工成本。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设置有上述的起重机臂架。由于起重机包括上述接叉装置,因此必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接叉装置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接叉装置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接叉装置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接叉装置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接叉装置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接叉装置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 底板210 第一接叉220 第二接叉310第三接叉320第四接叉410第五接叉420第六接叉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接叉装置包括底板和接叉组件;接叉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接叉,接叉设置有接叉孔;并且,接叉与底板100固定连接。本技术接叉装置由于设计了固定连接接叉组件的整块底板,将分体式接叉改为整体式接叉,因为是整体式接叉,接叉与副臂或副臂的延伸臂在组对焊接过程中,不会影响每个独立孔的相对尺寸,这样可实现装配容易,与原有的接叉相比提高了装配效率,减少加工成本。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至图3,示出了本技术接叉装置第一优选实施例,该接叉装置也可以称为“公接叉”。这个公接叉中的接叉组件包括第一接叉210和第二接叉220,第一接叉210与第二接叉220固定连接于底板100的两侧。参照图4至图6,示出了本技术接叉装置第二优选实施例,该接叉装置也可以称为“母接叉”。这个母接叉中的接叉组件包括第一接叉对和第二接叉对;第一接叉对和第二接叉对设置于底板100的两侧。具体来讲,第一接叉对包括固定连接于底板100且平行设置的第三接叉310和第四接叉320 ;第三接叉310和第四接叉320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第二接叉对与第一接叉对结构相似,也包括固定连接于底板100且平行设置的第五接叉410和第六接叉420 ;第五接叉410和第六接叉420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一般而言,第一接叉210和第二接叉220都是焊接在底板100上的,第三接叉310和第四接叉320,第五接叉410和第六接叉420也是焊接在底板100上。上述的两种接叉装置配合使用,可以完成起重机副臂和副臂延伸臂的连接。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臂架,该臂架包括副臂、副臂延伸臂、用于连接副臂与副臂延伸臂的第一接叉装置和第二接叉装置;第一接叉装置与副臂延伸臂组对连接,第二接叉装置与副臂组对连接;第一接叉装置还与第二接叉装置组对连接;其中,第一接叉装置的结构可以如图1至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第二接叉装置的结构可以如图4至图6所示的第二实施例。工艺制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I)先将各个接叉与底板焊接到一起,做成如第一优选实施例和第二优选实施例所示的两个接叉装置。2)进行各个接叉的接叉孔的机加工,3)接叉孔的机加工完毕后,再将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接叉装置与副臂组对,4)再将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接叉装置与副臂延伸臂组对;5)将完成组对的两个接叉装置进行焊接可以看出,整个工艺过程依赖的是两个有底板的整体式接叉装置,组对焊接过程中不影响每个接叉独立孔的相对尺寸,这样,更加便于装配,与现有技术中的分体式接叉相t匕,提高了装配效率,减少加工成本。综上,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第一、采用整体式接叉焊接变形小,轴孔间误差小;第二、整体式接叉外形美观; 第三、整体式接叉装配容易,返修成本低。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设置有上述的起重机臂架。由于起重机臂架以及臂架中的两种接叉装置都已经做了详细的说明,因此,在此不再赘述。相关之处参照前面说明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0)和接叉组件;所述接叉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接叉,所述接叉设置有接叉孔;并且,所述接叉与所述底板(100)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石雄陈伟田军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