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树林专利>正文

一种可重叠锥体储液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4118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重叠锥体储液罐,解决现有的立方体结构的液罐的运输方式存在运输成本高、运输效率低的问题。该储液罐,包括由底板、侧板以及端板相互连接构成的具有罐口的锥形罐体,底板与侧板、底板与端板之间的角度均为96°以上。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解决储液罐的运输效率低、且运输成本高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Overlapping cone liquid storage tan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verlapping cone liquid storage tank,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s of high transportation cost and low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in the transportation mode of the liquid tank of the existing cubic structure.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comprises a conical tank body which is composed of a bottom plate, a side plate and an end plate which are mutuall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angle between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side plate,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end plate is above 96 degree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of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is low and the transportation cost is high, a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high practical value and popularization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储液罐,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重叠锥体储液罐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压裂及试气作业施工中,通常使用立方体结构的液罐来将施工需要用到的液体进行存储和排放,该种液罐的容积一般为30-50立方米,外形尺寸规格为8mX 2.4mX 2.6m,由于该种结构的液罐在运输时每台卡车一次只能运输一具液罐,而油气田开发涉及地域较广、距离较远,因此,现有液罐的运输方式存在着运输费用高、且运输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重叠锥体储液罐,主要解决现有的立方体结构的液罐的运输方式存在运输成本高、运输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重叠锥体储液罐,包括由底板、侧板以及端板相互连接构成的具有罐口的锥形罐体,底板与侧板、底板与端板之间的角度均为96°以上。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与侧板、底板与端板之间的角度均为96.75°。为确保的储液罐整体的密封性能,所述底板、侧板和端板两两之间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为提高锥形罐体的抗压能力,所述锥形罐体的罐口边缘套有翼展式边框。进一步地,为方便液体的储存与排放,所述锥形罐体的外部还分别活动安装有液体进口管和液体出口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方便。(2)本技术底板与侧板和端板的角度设计合理,其将传统的立方体结构改为锥体结构,可在所有储液罐组装完成后直接将数个罐体依次叠加起来一次性运输,不仅运输方便,而且运输效率高,经过实际测试,本技术一次可以运输十个,大大降低了运输的成本,其相比现有的运输费用一次可以节省90%。(3)由于本技术的罐口边缘套有翼展式边框,其可使锥形罐体在很大程度上承受来自液体的压力,因此,翼展式边框的设计使得储液罐整体的结构更加可靠、牢固。(4)本技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底板、侧板与端板连接,不仅可以确保储液罐整体的密封性能,而且还使得本技术具有无需现场安装、可以直接卸车使用的优点。(5)本技术可根据需要设置拉筋,从而进一步提高储液罐整体的抗压性能,并且活动安装的液体进口管和液体出口管也方便了液体的存储和排放。(6)本技术实惠可靠,性价比高,且便于批量生产,其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市场发展潜力,故本技术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增加拉筋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底板,2-侧板,3-端板,4-翼展式边框,5-液体进□管,6_液体出口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由一块底板1、两块侧板2以及两块端板3相互连接构成的罐体,该罐体呈锥形,且具有罐口,罐口边缘套有翼展式边框4,可以增强锥形罐体的抗压能力,确保储液罐能够很好地承受液体带来的压力。底板I与两块侧板2的角度均为96°以上,并且底板I与两块端板3的角度也均为96°以上,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底板I与侧板2和端板3之间的角度均为96.75°。并且为进一步地确保储液罐整体的密封性,底板1、侧板2和端板3两两之间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其具体安装方式是:利用焊接技术将底板I与侧板2、端板3进行密封,然后再利用焊接技术将侧板2与端板3首尾进行密封。此外,本技术还在罐体的外部分别活动安装有液体进口管5和液体出口管6,其分别用于将液体通入到罐体中进行储存,以及使用时将液体从罐体中排出。另外,为增强本技术的抗压性能,其还可以在罐体的内部设置拉筋。本技术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现场安装液体进口管5和液体出口管6,并且还可以在罐体底部安装一个活动底座,使得储液罐既可以被方便地运输,又能适应野外作业环境的苛刻要求。由于本技术中的锥形罐体罐口的面积大于底板I的面积,因此,本技术采用锥形结构的设计方式可以使多个储液罐进行叠加,这样,便可以使得一台卡车一次性运输多个储液罐,不仅运输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而且运输的成本也大大地被降低。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技术。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技术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技术一致的,也应当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可重叠锥体储液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底板(I)、侧板(2)以及端板(3)相互连接构成的具有罐口的锥形罐体,底板(I)与侧板(2 )、底板(I)与端板(3 )之间的角度均为96°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叠锥体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I)与侧板(2)、底板(I)与端板(3)之间的角度均为96.7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重叠锥体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I)、侧板(2 )和端板(3 )两两之间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重叠锥体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罐体的罐口边缘套有翼展式边框(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重叠锥体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罐体的外部还分别活动安装有液体进口管(5 )和液体出口管(6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重叠锥体储液罐,解决现有的立方体结构的液罐的运输方式存在运输成本高、运输效率低的问题。该储液罐,包括由底板、侧板以及端板相互连接构成的具有罐口的锥形罐体,底板与侧板、底板与端板之间的角度均为96°以上。通过上述方案,本技术达到了解决储液罐的运输效率低、且运输成本高的目的,因此,本技术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文档编号B65D90/00GK203064532SQ20132007114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7日专利技术者汤树林 申请人:汤树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重叠锥体储液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底板(1)、侧板(2)以及端板(3)相互连接构成的具有罐口的锥形罐体,底板(1)与侧板(2)、底板(1)与端板(3)之间的角度均为96°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树林
申请(专利权)人:汤树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