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塑胶模具斜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2924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塑胶模具斜顶机构,包括上模仁(10)、下模仁(20),及设在制品(70)左右两侧下方的A斜顶座(50)和B斜顶座(60),A斜顶座(50)上端头设有斜斜顶(30),B斜顶座(60)上端头设有斜顶(40),斜斜顶(30)的斜斜顶端面(31)的斜度与制品(70)的顶端内斜面(71)的斜度相配合,形成斜斜顶(30)的斜斜顶端面(31)运动方向与制品(70)的顶端内斜面(71)的运动方向相一致。斜顶的运动方向与制品的分型面的运动方向相一致,达到更好的同步脱模、顶出效果,把产品顶出实现顺利脱模。(*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Inclined top mechanism of plastic moul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plastic mould oblique jacking mechanism, including the mold (10) and the lower mould core (20), and a product (70) on both sides of the lower A inclined top seat (50) and B (60), inclined top seat A inclined top seat (50) head a slanting top (30), B (60) at the upper end of inclined top seat head is provided with inclined top (40), (30) the top of the slanting slanting top surface (31) and the inclination of the product (70) at the top of the inner slope (71) matched with the slope, forming the slanting top (30) the slanting top surface (31) and (70)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of products at the top of the inner slope (71) consistent with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The movement direction of the inclined top is consistent with the movement direction of the parting surface of the product, so as to achieve better synchronous demoulding and eject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胶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对于产品存在内部倒钩结构的塑胶模具斜顶机构。
技术介绍
设计模具时,常常会遇到产品内部有平行于出模面的扣子,俗称的“倒扣”,是模具设计中用来成形产品内部倒钩的机构。这时常用的解决方法有采有滑块或者斜顶,利用模具开模的垂直运动转化为水平运动,使倒扣中的钢材可以移开,实现产品脱模,这适用于比较简单的倒钩情况。但由于在脱模过程中,产品不能跟着斜顶走,否则产品便出现难以取出的现象。而更多时候存在着模具分型面比较特殊,并不是单纯的水平,而是有一定角度,同样需要保证能够顺利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对存在内部倒钩结构的塑胶模具在脱模过程中难以顺利脱模等现状而提供的一种可有效、顺利脱模的新型塑胶模具斜顶机构。本技术为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塑胶模具斜顶机构,包括上模仁、下模仁,及设在制品左右两侧下方的A斜顶座和B斜顶座,其特征在于:A斜顶座上端头设有斜斜顶,B斜顶座上端头设有斜顶,斜斜顶的斜斜顶端面的斜度与制品的顶端内斜面的斜度相配合,形成斜斜顶的斜斜顶端面运动方向与制品的顶端内斜面的运动方向相一致。A斜顶座上的滑槽斜斜顶端面与与制品的顶端内斜面的斜度相平行配合。当A斜顶座向上运动时,斜斜顶的动运方向可以分解成2种,从水平方向看,它会顺着A斜顶座与斜斜顶之间的滑动连接面运动,就是平行与分型面从图的右边往左边运动,而垂直方向,它会顺着下模仁里的斜槽从下边往上边运动,同时把产品顶出。达到有效、顺利脱模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A斜顶座与斜斜顶之间的连接采用斜面滑槽相连接。更好的满足同步脱模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斜斜顶端面的斜角为20 25度。更优选的,所述的斜斜顶端面的斜角为23度。更好的满足同步脱模、顶出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斜顶的斜顶端面的斜度与制品的顶端内斜面斜度相配合,形成制品的顶端内斜面的运动方向与斜顶的斜斜顶端面方向相一致。更好的满足同步脱模效果O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斜顶的运动方向与制品的分型面的运动方向相一致,达到更好的同步脱模、顶出效果,把产品顶出实现顺利脱模。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塑胶模具斜顶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塑胶模具斜顶机构的斜斜顶与制品及斜顶座之间的安装配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新型塑胶模具斜顶机构,包括上模仁10、下模仁20,及设在制品70左右两侧下方的A斜顶座50和B斜顶座60,A斜顶座50上端头安装有斜斜顶30,B斜顶座60上端头安装有斜顶40,斜斜顶30的斜斜顶端面31的斜度与制品70的顶端内斜面71的斜度相配合,形成斜斜顶30的斜斜顶端面31运动方向与制品70的顶端内斜面71的运动方向相一致。A斜顶座50与斜斜顶30之间的连接采用斜面滑槽32相安装连接。斜斜顶端面31的斜角为23度,当然也可以选者是20 25度。斜顶40的斜顶端面的斜度与制品70的顶端内斜面斜度相配合,形成制品70的顶端内斜面的运动方向与斜顶40的斜斜顶端面方向相一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上模仁、下模仁、A斜顶座、B斜顶座、斜顶、斜斜顶、斜面滑槽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专利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塑胶模具斜顶机构,包括上模仁(10)、下模仁(20),及设在制品(70)左右两侧下方的A斜顶座(50)和B斜顶座(60),其特征在于:A斜顶座(50)上端头设有斜斜顶(30),B斜顶座(60)上端头设有斜顶(40),斜斜顶(30)的斜斜顶端面(31)的斜度与制品(70)的顶端内斜面(71)的斜度相配合,形成斜斜顶(30)的斜斜顶端面(31)运动方向与制品(70)的顶端内斜面(71)的运动方向相一致。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塑胶模具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斜顶座(50)与斜斜顶(30)之间的连接采用斜面滑槽(32)相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塑胶模具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斜顶端面(31)的斜角为20 25度。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新型塑胶模具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斜顶端面(31)的斜角为23度。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塑胶模具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顶(40)的斜顶端面的斜度与制品(70)的顶端内斜面斜度相配合,形成制品(70)的顶端内斜面的运动方向与斜顶(40)的斜斜顶端面方向相一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塑胶模具斜顶机构,包括上模仁(10)、下模仁(20),及设在制品(70)左右两侧下方的A斜顶座(50)和B斜顶座(60),A斜顶座(50)上端头设有斜斜顶(30),B斜顶座(60)上端头设有斜顶(40),斜斜顶(30)的斜斜顶端面(31)的斜度与制品(70)的顶端内斜面(71)的斜度相配合,形成斜斜顶(30)的斜斜顶端面(31)运动方向与制品(70)的顶端内斜面(71)的运动方向相一致。斜顶的运动方向与制品的分型面的运动方向相一致,达到更好的同步脱模、顶出效果,把产品顶出实现顺利脱模。文档编号B29C33/44GK203063004SQ20132003590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3日专利技术者孙立军 申请人:宁波誉立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塑胶模具斜顶机构,包括上模仁(10)、下模仁(20),及设在制品(70)左右两侧下方的A斜顶座(50)和B斜顶座(60),其特征在于:A斜顶座(50)上端头设有斜斜顶(30),B斜顶座(60)上端头设有斜顶(40),斜斜顶(30)的斜斜顶端面(31)的斜度与制品(70)的顶端内斜面(71)的斜度相配合,形成斜斜顶(30)的斜斜顶端面(31)运动方向与制品(70)的顶端内斜面(71)的运动方向相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誉立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