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式铰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187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0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铰刀,它包括刀杆(1)、衬套(2)和左端设有安装头(6)的刀头(3),其中:刀杆(1)右端设有一凸台(4),安装头(6)左端设有凹槽(5),凸台(4)与凹槽(5)相匹配。该铰刀采用组合式连接,将刀杆直接穿过两侧小的壁孔后再安装刀头加工中间筋板孔,其有效解决了传统铰刀由于尺寸限制而无法直接加工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Detachable ream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tachable reamer, comprising a cutter rod bushing (1), (2) and left with the mounting head (6) of the cutter head (3), wherein the knife rod (1) the righ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lug boss (4), (6) at the left end of the mounting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the boss (5), (4) and the groove (5) match. The reamer adopts a combined connection, and the cutter rod is directly through the small wall holes on both sides, and then the cutter head is arranged to process the middle rib plate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加工中间筋板孔的可拆卸式铰刀
技术介绍
在加工某机阻流门时,由于零件中间筋板处孔径比两侧壁孔径大,且中间筋板处孔径精度要求较高。通常是在机床上用镗刀加工,由于该零件材料属难加工材料,加工时材料回弹等因素影响,一些零件孔径尺寸在最终检验时尺寸出现偏小,达不到设计要求,如果返修该孔需重新上机床找正该孔后再镗加工。该零件结构为薄壁件,易变形且结构复杂在机床上找正较为困难,如用普通铰刀加工因两侧壁孔径尺寸小,中间孔径大也不能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式铰刀,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零件两侧壁孔径小于中间筋板孔径,传统铰刀无法穿过壁孔加工中间筋板孔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可拆卸式铰刀,包括刀杆、衬套和左端设有安装头的刀头,其中:所述刀杆右端设有一凸台,所述安装头左端设有凹槽,所述凸台与所述凹槽相匹配。所述刀头上的切削部分外径大于刀杆的外径。所述衬套内径与刀杆、安装头的外径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01 0.01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可拆卸式铰刀,采用组合式连接,将刀杆直接穿过两侧小的壁孔后再安装刀头加工中间筋板孔,其有效解决了传统铰刀由于尺寸限制而无法直接加工的问题。且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精度高,加工成品合格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刀杆穿过工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安装衬套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安装刀头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刀杆,2-衬套,3-刀头,4-凸台,5-凹槽,6-安装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但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可拆卸式铰刀,它包括刀杆1、衬套2和左端设有安装头6的刀头3,其中:所述刀杆I右端设有一凸台4,所述安装头左端设有凹槽5,所述凸台4与所述凹槽5相匹配。由于所要加工的零件的中间筋板孔径大于两侧壁孔直径大,故所述刀头3上的切削部分外径大于刀杆I的外径。所述衬套2内径与刀杆1、安装头6的外径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01 0.015mm,其能保证安装完成后的铰刀不松散脱落,有效提升了本技术的稳定性。实施例1:如图2 4所示,加工前,将刀杆I设有凸台4 一右端穿过零件两侧的壁孔后固定,将与刀杆1、安装头6外径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012mm的衬套2套装在刀杆I上后向里推进,直到衬套2右端与凸台4齐平,再将刀头3上的安装头6与刀杆I连接,将凸台4推进凹槽5内至抵紧,再将衬套2向刀头3方向移动,直至衬套2将安装头6完全包围;加工时,将刀杆I左端与铰杆套管(图中未示出)连接,旋转铰杠即可实现对中间筋板孔的铰削加工。加工完成后,先将衬套2向左移动露出安装头6,卸下刀头3后再卸下衬套2,最后将刀杆I从零件上退出,即得加工后的成品。实施例2:加工前,将刀杆I设有凸台4 一右端穿过零件两侧的壁孔后固定,将与刀杆1、安装头6外径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015mm的衬套2套装在刀杆I上后向里推进,直到衬套2右端与凸台4齐平,再将刀头3上的安装头6与刀杆I连接,将凸台4推进凹槽5内至抵紧,再将衬套2向刀头3方向移动,直至衬套2将安装头6完全包围;加工时,将刀杆I左端与铰杆套管连接,旋转铰杠即可实现对中间筋板孔的铰削加工。加工完成后,先将衬套2向左移动露出安装头6,卸下刀头3后再卸下衬套2,最后将刀杆I从零件上退出,即得加工后的成品。权利要求1.一种可拆卸式铰刀,包括刀杆(I)、衬套(2)和左端设有安装头(6)的刀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I)右端设有一凸台(4),所述安装头(6)左端设有凹槽(5),所述凸台(4)与所述凹槽(5)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3)上的切削部分外径大于刀杆(I)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2)内径与刀杆(I)、安装头(6)的外径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0l 0.015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铰刀,它包括刀杆(1)、衬套(2)和左端设有安装头(6)的刀头(3),其中刀杆(1)右端设有一凸台(4),安装头(6)左端设有凹槽(5),凸台(4)与凹槽(5)相匹配。该铰刀采用组合式连接,将刀杆直接穿过两侧小的壁孔后再安装刀头加工中间筋板孔,其有效解决了传统铰刀由于尺寸限制而无法直接加工的问题。文档编号B23D77/00GK203061987SQ20122069817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专利技术者陶建民, 任志强 申请人: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拆卸式铰刀,包括刀杆(1)、衬套(2)和左端设有安装头(6)的刀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1)右端设有一凸台(4),所述安装头(6)左端设有凹槽(5),所述凸台(4)与所述凹槽(5)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建民任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