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破修补液的回收方法以及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36447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8 05:33
使用设有管(10)和密封部(11)的刺破修补液的回收装置。管(10)从安装于车轮(2)的轮胎气门(3)插入轮胎(1)内。密封部(11)在该管(10)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外径比该管(10)大且能够嵌合于轮胎气门(3)内。在轮胎(1)内注入刺破修补液(4)而从车轮(2)的轮胎气门(3)将气门芯取下。将填充于轮胎(1)内的加压空气从轮胎气门(3)排出。在轮胎(1)内的加压空气排出的期间从轮胎气门(3)将管(10)插入到刺破修补液(4)的液面。另一方面将密封部(11)嵌入轮胎气门(3),利用轮胎(1)内的残留压力经由管(10)回收轮胎(1)内的刺破修补液(4)。由此,能够不切除轮胎气门地高效进行刺破修补液的回收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已注入轮胎内的刺破修补液进行回收的方法以及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能够不切除轮胎气门地高效地进行刺破修补液的回收作业的刺破修补液的回收方法以及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安装于车辆的轮胎刺破时,经由轮胎气门向轮胎内注入刺破修补液。由此,应急对刺破部位进行修补同时向轮胎内填充空气。然而,在上述那样的刺破修补方法中,在轮胎内会残存刺破修补液。因此,在将轮胎从车轮取下而更换时刺破修补液会从轮胎溢出。由此,具有污染换胎器等设备的不良情况。作为该问题的对策,提出了各种防止刺破修补液溢出的方法。例如有以下提案。向残存刺破修补液的轮胎中注入乳液凝固剂。由此,将刺破修补液硬化,在将轮胎从车轮取下后将刺破修补液的硬化物废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然而,在该情况下也有缺点,难以向组装于车轮的状态下的轮胎中注入乳液凝固剂。另外,有以下提案。从车轮将轮胎气门切除,从轮胎气门的取出孔向轮胎内插入管,经由该管将轮胎内的刺破修补液排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4)。然而,在该情况下,需要将轮胎气门切断,具有不能再利用轮胎气门这样的缺点。还有以下提案。向轮胎气门内插入形成气体用流道的管和形成液体用流道的管。经由气体用流道向轮胎内导入加压空气,另一方面经由液体用流道将刺破修补液向轮胎外排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然而,在该情况下,需要向轮胎气门中插入形成气体用流道的管和形成液体用流道的管,不得不使液体用流道极细,所以具有刺破修补液的排出需要很长时间这样的缺点。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009-4100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2003-12724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67212号公报专利文献4:美国专利第5927348号说明书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2007-3312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不切除轮胎气门地高效地进行刺破修补液的回收作业的刺破修补液的回收方法以及回收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刺破修补液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具备从安装于车轮的轮胎气门插入轮胎内的管且在在该管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设有密封部的刺破修补液的回收装置,该密封部的外径比该管大,该密封部能够嵌合于所述轮胎气门内,从在轮胎内注入有刺破修补液的车轮的轮胎气门将气门芯取下,将填充于所述轮胎内的加压空气从所述轮胎气门排出,在所述轮胎内的加压空气排出的期间从所述轮胎气门将所述管插入使得其达到所述刺破修补液的液面,另一方面将所述密封部嵌入所述轮胎气门,利用所述轮胎内的残留压力经由所述管来回收该轮胎内的刺破修补液。另外,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刺破修补液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管和密封部。所述管从安装于车轮的轮胎气门插入轮胎内的管。所述密封部设在该管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所述密封部的外径比该管大。所述密封部能够嵌合于所述轮胎气门内。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设有管和密封部的刺破修补液的回收装置。所述管从安装于车轮的轮胎气门插入轮胎内。所述密封部设在该管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所述密封部的外径比该管大。所述密封部能够嵌合于轮胎气门内。从在轮胎内注入有刺破修补液的车轮的轮胎气门将气门芯取下。将填充于轮胎内的加压空气从轮胎气门排出。在轮胎内的加压空气排出的期间从轮胎气门将管插入使得其达到刺破修补液的液面。另一方面,将密封部嵌入轮胎气门,利用轮胎内的残留压力经由管来回收该轮胎内的刺破修补液。在该情况下,不需要将轮胎气门切除。由此,在刺破修补液的回收后能够原样使用轮胎气门。另外,管能够在轮胎气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加粗。与以往那样在轮胎气门中插入气体用流道的管与液体用流道的管的情况相比,能够在短时间内回收刺破修补液。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不切除轮胎气门地高效地进行刺破修补液的回收作业。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也具有不会使刺破修补液的回收装置复杂化、能够以较少的部件个数构成这样的优点。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以下方案。管的外径比轮胎气门的贯通孔的最细部的内径小。优选将管的内径设为其外径的50% 90%的范围。特别是,管的外径优选设为2.5mm 3.0mm的范围。由此,能够向管付与一定程度的刚性。因此,能够既确保向轮胎气门插入的容易性又提高刺破修补液的排出效率。管能够设为包含插入部分和和突出部分的一体成型物。插入部分从轮胎气门延长到刺破修补液的液面。突出部分从轮胎气门向轮胎外部突出。另外,也可以将管连接于延长管。延长管相对于管而言外径比该管大。延长管配置于轮胎气门的外侧。在该情况下,延长管的轮胎气门侧的端部能够构成密封部。优选以下方案。密封部相对于管在其长度方向上滑动自如地安装。构成为与轮胎尺寸相应地调整管的插入部分的长度。在该情况下,通过使密封部在管的长度方向上滑动,与轮胎尺寸相应地调整管的插入部分的长度。由此,能够适应各种轮胎尺寸。优选以下方案。管具备指示切断长度的刻度。基于该刻度与轮胎尺寸相应地将管切断。在该情况下,通过基于刻度将管切断,能够适应各种轮胎尺寸。刻度优选直接显示于管上。根据情况,也可以将印刷于纸等的刻度一并设有于管上。优选,在管的轮胎外侧的端部安装飞散防止部件。飞散防止部件的内径比该管大。由此,在刺破修补液的回收作业中,能够防止刺破修补液的飞散,更高效地进行刺破修补液的回收作业。进而,刺破修补液的回收装置优选包括:用于使刺破修补液凝固的凝固剂;和用于收纳刺破修补液的具有柔性的袋子。在该情况下,将从轮胎内吸出的刺破修补液投入袋子之中。在该袋子之中将刺破修补液与凝固剂混合,在使刺破修补液凝固了的状态下进行回收。由此,能够将使用完的刺破修补液作为可燃垃圾简单且迅速地废弃。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方面以及优点通过以下的详细的说明与附图,变得更明白。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刺破修补液的回收方法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构成专利技术的刺破修补液的回收装置的管的一例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刺破修补液的回收装置的管插入了轮胎气门中的状态的侧视图。图4A以及图4B是例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刺破修补液的回收装置的管的要部的侧视图。图5A以及图5B是例示在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刺破修补液的回收装置的管的要部的侧视图。图6A以及图6B是例示在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刺破修补液的回收装置的管上安装的飞散防止部件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本构成专利技术的刺破修补液的回收装置的管与延长管的组装体插入轮胎气门中的状态的侧视图。图8是局部切开地表示封入有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凝固剂的具有柔性的袋子的侧视图。图9是表示构成图8的袋子的层叠膜的放大剖视图。图10是表示图8的袋子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刺破修补液的回收方法。在图1中,I为充气轮胎,2为车轮,3为安装于车轮的轮胎气门,4为已注入充气轮胎I之中的刺破修补液。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刺破修补液的回收方法中,使用具备管10的刺破修补液的回收装置。管10从车轮2的轮胎气门3插入轮胎I内。管10具有插入部分IOa和突出部分10b。插入部分IOa从轮胎气门3延长到刺破修补液4的液面。突出部分IOb从轮胎气门3向轮胎I的外部突出。具备这些插入部分IOa以及突出部分IOb的管10成型为一体的成型物。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口巧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