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电钻用变速箱下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22664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5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手电钻用变速箱下盖。该手电钻用变速箱下盖包括安装部和固定部,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固定部上方,所述安装部内部设有固定安装台,所述固定安装台上设有通孔和盲孔,所述通孔贯通所述固定部,所述安装部的两个相互对称的侧壁上各设有一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五个螺栓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简便的手电钻用变速箱下盖。(*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工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手电钻用变速箱下盖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手电钻一般是由钻头、变速装置、控制装置及马达构成,变速装置作为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往往由于设计不合理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现有的变速箱下盖作为隔离齿轮与用户的部件,往往安装不方便,固定不牢靠,一旦松动脱落将严重危及用户的安全,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简便的手电钻用变速箱下盖。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手电钻用变速箱下盖,包括安装部和固定部,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固定部上方,所述安装部内部设有固定安装台,所述固定安装台上设有通孔和盲孔,所述通孔贯通所述固定部,所述安装部的两个相互对称的侧壁上各设有一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五个螺栓孔。所述固定安装台与所述安装部的内壁之间设有加强筋。本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所述手电钻用变速箱下盖设计合理,其设有的固定柱、固定孔及螺栓孔使之安装方便,固定牢靠,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手电钻用变速箱下盖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手电钻用变速箱下盖反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1、安装部;2、固定部;3、固定安装台;4、通孔;5、盲孔;6、固定柱;7、固定孔;8、螺栓孔;9、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作为本技术所述手电钻用变速箱下盖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安装部I和固定部2,所述安装部I设于所述固定部2上方,所述安装部I内部设有固定安装台3,所述固定安装台3上设有通孔4和盲孔5,所述通孔4贯通所述固定部2,所述安装部I的两个相互对称的侧壁上各设有一个固定柱6,所述固定柱6上设有固定孔7,所述固定部2上设有五个螺栓孔8。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安装台3与所述安装部I的内壁之间设有加强筋9。权利要求1.一种手电钻用变速箱下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和固定部,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固定部上方,所述安装部内部设有固定安装台,所述固定安装台上设有通孔和盲孔,所述通孔贯通所述固定部,所述安装部的两个相互对称的侧壁上各设有一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五个螺栓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钻用变速箱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安装台与所述安装部的内壁之间设有加强筋。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电动工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手电钻用变速箱下盖。该手电钻用变速箱下盖包括安装部和固定部,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固定部上方,所述安装部内部设有固定安装台,所述固定安装台上设有通孔和盲孔,所述通孔贯通所述固定部,所述安装部的两个相互对称的侧壁上各设有一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五个螺栓孔。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简便的手电钻用变速箱下盖。文档编号F16H57/031GK203051714SQ20132004600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8日专利技术者岑佰丰 申请人:慈溪市桥头京姬电子元件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电钻用变速箱下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和固定部,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固定部上方,所述安装部内部设有固定安装台,所述固定安装台上设有通孔和盲孔,所述通孔贯通所述固定部,所述安装部的两个相互对称的侧壁上各设有一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五个螺栓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佰丰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桥头京姬电子元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