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维邦专利>正文

一种榨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17334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4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榨油机,属于榨油装置;它包括机体、上盖、内锅、第一加热体、榨腔、榨杆、第一马达和承油杯;上盖盖合内锅;第一加热体依附内锅,第一加热体加热内锅内的原料;内锅设有下料口,下料口连通榨腔;榨杆装载在榨腔内,榨杆通过第一马达驱动转动,榨杆转动压榨出原料油;榨腔设有出油孔,出油孔连通承油杯。该种榨油机,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能实现家用榨油,从而解决了“买油难”和食用油价高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榨油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榨油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食用油价格一直上涨,导致近年来国内食用油市场乱象频现,相关事件仍在持续升级,不断刺激国内消费者的神经,出现的地沟油、潲水油、口水油、工业油、假油、毒油和过期油令人闻油丧胆。如今商家为谋取利润,即使在知名大超市购买,高昂的食用油价也让人却步,人们都感叹“买油难”。虽知自行榨油,是解决“买油难”的方法,但现有的榨油机,结构复杂体积大,操作复杂,购价高,很难实现家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榨油机难以实现家用。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榨油机,包括机体、上盖、内锅、第一加热体、榨腔、榨杆、第一马达和承油杯;上盖盖合内锅;第一加热体依附内锅,第一加热体加热内锅内的原料;内锅设有下料口,下料口连通榨腔;榨杆装载在榨腔内,榨杆通过第一马达驱动转动,榨杆转动压榨出原料油;榨腔设有出油孔,出油孔连通承油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下料口设有阀门;当原料在内锅加热时,下料口闭合,原料加热完毕后,下料口打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种榨油机还包括搅拌刀和第二马达,搅拌刀设置在内锅内,搅拌刀由第二马达驱动搅拌内锅的原料;搅拌刀搅拌内锅的原料,使内锅的原料均匀受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种榨油机还包括刮渣刀和承渣杯,刮渣刀套接在榨杆末端,承渣杯置于刮渣刀下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种榨油机还包括控制面板和电脑控制板,第一马达、第二马达、第一加热体、下料口由控制面板和电脑控制板控制操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榨腔依附有第二加热体,第二加热体加热保证榨腔内的温度提高出油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构造的一种榨油机,结构简单,体积小,简单而有效地实现榨油;而且通过控制面板和电脑控制板控制操作,操作简单;综上所述,该种榨油机,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能实现家用榨油,从而解决了“买油难”和食用油价高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横截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2、上盖;3、内锅;31、下料口 ;4、第一加热体;5、榨腔;51、出油孔;6、榨杆;7、第一马达;8、承油杯;9、搅拌刀;10、第二马达;11、刮渣刀;12、承渣杯;13、控制面板;14、电脑控制板;15、第二加热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至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榨油机。该种榨油机,包括机体1、上盖2、内锅3、第一加热体4、榨腔5、榨杆6、第一马达7、承油杯8、搅拌刀9、第二马达10、刮渣刀11、承渣杯12、控制面板13和电脑控制板14。第一马达7、第二马达10、第一加热体4、下料口 31由控制面板13和电脑控制板14控制操作。上盖2上设有透明窗口,上盖2设于机体I的上端,上盖2盖合内锅3 ;承油杯8和承洛杯12能和机体I分离,方便将油和渣取出。第一加热体4依附内锅3外侧,第一加热体4加热内锅3内的原料。搅拌刀9设置在内锅3内,搅拌刀9由第二马达10驱动搅拌内锅3的原料;搅拌刀9搅拌内锅3的原料,使内锅3的原料均匀受热。内锅3设有下料口 31,下料口31连通榨腔5,下料口 31设有阀门;当原料在内锅3加热时,下料口 31闭合,原料加热完毕后,下料口 31打开。榨杆6装载在榨腔5内,榨杆6通过第一马达7驱动转动,榨杆6转动压榨出原料油。榨腔5依附第二加热体15,第二加热体15加热保证榨腔5内的温度提高出油率。榨腔5设有出油孔51,出油孔51连通承油杯8,承油杯8置于榨腔5下端。刮渣刀11套接在榨杆6末端,承渣杯12置于刮渣刀11下端;承油杯8和承渣杯12都设有提手,方便提放。在使用本技术时,将原料放入内锅3中,电脑控制板14发出指令让第一加热体4和第二马达10工作,第二马达10驱动搅拌刀9转动搅拌原料,使原料受热均匀;原料加热完毕后,电脑控制板14发出指令打开下料口 31将原料进入榨腔5中,第一马达7驱动榨杆6转动压榨出原料油;油通过出油孔51进入承油杯8,油渣通过刮渣刀11刮下落到承渣杯12,榨油过程完成。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技术,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榨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上盖、内锅、第一加热体、榨腔、榨杆、第一马达和承油杯;所述上盖盖合所述内锅;所述第一加热体依附所述内锅;所述内锅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连通所述榨腔;所述榨杆装载在所述榨腔内,所述榨杆通过所述第一马达驱动转动;所述榨腔设有出油孔,所述出油孔连通所述承油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口设有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榨油机还包括搅拌刀和第二马达,所述搅拌刀设置在所述内锅内,所述搅拌刀由所述第二马达驱动搅拌所述内锅的原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榨油机还包括刮渣刀和承渣杯,所述刮渣刀套接在所述榨杆末端,所述承渣杯置于所述刮渣刀下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榨油机还包括控制面板和电脑控制板,所述第一马达、所述第二马达、所述第一加热体、所述下料口由所述控制面板和所述电脑控制板控制操作。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榨腔依附有第二加热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榨油机,属于榨油装置;它包括机体、上盖、内锅、第一加热体、榨腔、榨杆、第一马达和承油杯;上盖盖合内锅;第一加热体依附内锅,第一加热体加热内锅内的原料;内锅设有下料口,下料口连通榨腔;榨杆装载在榨腔内,榨杆通过第一马达驱动转动,榨杆转动压榨出原料油;榨腔设有出油孔,出油孔连通承油杯。该种榨油机,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能实现家用榨油,从而解决了“买油难”和食用油价高的问题。文档编号B30B15/00GK203046284SQ20122066172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5日专利技术者马维邦 申请人:马维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榨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上盖、内锅、第一加热体、榨腔、榨杆、第一马达和承油杯;所述上盖盖合所述内锅;所述第一加热体依附所述内锅;所述内锅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连通所述榨腔;所述榨杆装载在所述榨腔内,所述榨杆通过所述第一马达驱动转动;所述榨腔设有出油孔,所述出油孔连通所述承油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维邦
申请(专利权)人:马维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