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油缸大行程多层压机的充液式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16968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4 00:52
多油缸大行程多层压机的充液式液压系统涉及多层液压机之液压系统。包括与电机相连接的油泵、控制阀、管路、压力表、油箱、液控系统、电控系统及与压机下横梁相连接的多个油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多个油缸分为中间多个油缸30和二侧多个油缸31,二侧多个油缸31通过吊爪34与压机下横梁32吊挂连接。采取高压和低压二组油泵,分段启动和工作,其输出油液分别进入中间多个油缸30和二侧多个油缸31的进油腔。高压和低压二组油泵输出之间加有单向阀。热压板闭合前的顶举阶段,由低压大流量叶片泵组为中间多个油缸30供液,闭合后压制阶段由高压油泵组为二侧多个油缸31和中间多个油缸30供液。减少了装机功率,节能降耗,且其闭合阶段举升快,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机械,主要涉及生产竹木人造板、重组板用的多层液压机,特别涉及液压机之液压系统。技术背景:用于压制各种人造板的多层液压机,其热压板和液压机下横梁幅面较大,所以一般是采用多个液压油缸顶举,已有技术中,多油缸液压系统中一般是采用大功率高压油泵机组,它装机功率大,能耗大,且热压板闭合前的举升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油缸大行程多层压机的充液式液压系统,以期减少电机装机功率,节能降耗,且提高压制效率。本技术是如此实施,一种多油缸大行程多层压机的充液式液压系统,包括与电机相连接的油泵、控制阀、管路、压力表、油箱、液控系统、电控系统及与压机下横梁相连接的多个油缸,其特征是,将所述多个油缸分为中间多个油缸30和二侧多个油缸31。所述油泵包括高压油泵组和低压油泵组:高压油泵组包括与IM电机I相连接的第一高压柱塞泵4和第二高压柱塞泵5,其输出油液分别经过第I单向阀23和第2单向阀24进入二侧多个油缸31之进液腔,同时,其输出端还接有第I充液阀26。低压油泵组包括与2M电机2相连接的第一低压大流量叶片泵6和第二低压大流量叶片泵7,其输出油液分别经过第3单向阀21和第4单向阀22进入中间多个油缸30之进液腔,同时,其输出端接液控单向阀27、第2充液阀28以及经强磁管路过滤器16接电磁球阀15。高压油泵组经单向阀之输出管路与低压油泵组经单向阀之输出管路之间接有第5单向阀25。高压油泵组第一高压柱塞泵4和第二高压柱塞泵5分别接有第I电磁溢流阀9和第2电磁溢流阀10。低压油泵组第一低压大流量叶片泵6和第二低压大流量叶片泵7分别接有第3电磁溢流阀11和第4电磁溢流阀12。所述二侧多个油缸31通过吊爪34与压机下横梁吊挂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将多油缸分为中间多个油缸30和二侧多个油缸31,二侧多个油缸31通过吊爪34与压机下横梁32吊挂连接。采取高压和低压二组油泵,分段启动,其输出油液分别进入中间多个油缸30和二侧多个油缸31的进油腔。高压和低压二组油泵输出之间加有单向阀。热压板闭合前的顶举阶段,由低压大流量叶片泵组给中间多个油缸30供液,闭合后压制阶段由高压油泵组给中间多个油缸30和二侧多个油缸31供液。本专利技术减少了装机功率,节能降耗,且其闭合阶段举升快,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本技术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一所示。多油缸大行程多层压机的充液式液压系统,包括与电机相连接的油泵、控制阀、管路、压力表、油箱、液控系统、电控系统及与压机下横梁相连接的多个油缸。将所述多个油缸分为中间2个油缸30,二侧每一侧2个油缸31,二侧4个油缸通过压机下横梁吊爪34吊挂。油泵包括高压油泵组和低压油泵组二组:其中,高压油泵组包括与IM电机I相连接的第一高压柱塞泵4和第二高压柱塞泵5,其输出油液分别经过第I单向阀23和第2单向阀24进入二侧4个油缸31之进液腔,同时,其输出还接有第I充液阀26。低压油泵组包括与2M电机2相连接的第一低压大流量叶片泵6和第二低压大流量叶片泵7,其输出油液分别经过第3单向阀21和第4单向阀22进入中间2个油缸30之进液腔,同时,其输出还接液控单向阀27、第2充液阀28以及经强磁管路过滤器16接电磁球阀15。高压油泵组经单向阀之输出管路与底压油泵组经单向阀之输出管路之间接有第5单向阀25。高压油泵组第一高压柱塞泵4和第二高压柱塞泵5分别接有第I电磁溢流阀9和第2电磁溢流阀10。低压油泵组之第一低压大流量叶片泵6和第二低压大流量叶片泵7分别接有第3电磁溢流阀11和第4电磁溢流阀12。本专利技术的液控系统包括与3M电机3相连接的小流量叶片控制泵8,其输出经第I电磁换向阀13接第2充液阀28和液控单向阀27,同时,其输出还经第2电磁换向阀14接第I充液阀26。叶片控制泵8接有溢流阀29。液压过程如下:(I)按压机闭合按钮,2M电机2、3M电机3、第3电磁溢流阀11之电磁铁3YV、第4电磁溢流阀12之电磁铁4YV、第2电磁换向阀14之电磁铁7YV得电,第一低压大流量叶片泵6和第二低压大流量叶片泵7启动,排出的油液分别经第3单向阀21和第4单向阀22进入中间2油缸30腔内,顶着压机下横梁32快速上升、热压板快速逐渐闭合,此时因有第5单向阀25的阻断作用,油液不能进入二侧4缸31腔内。顶举上升过程中下横梁吊爪34拉着二侧4缸31的柱塞一同上升,使4缸内形成负压。此时,与3M电机3相连接的小流量叶片控制泵8启动,排出的油液经第2电磁换向阀14打开第I充液阀26,油箱的油液经过充液阀26被吸入二侧4缸31腔内。(2)当下横梁接近闭合时,3M电机3、第2电磁换向阀14的电磁铁7YV失电,IM电机1、第I电磁溢流阀9和第2电磁溢流阀10的电磁铁1YV、2YV得电,第一高压柱塞泵4和第二高压柱塞泵5启动,排出的油液分别经第I单向阀23和第2单向阀24进入二侧4缸31腔内,同时,还经过第5单向阀25进入中间2缸腔30内。(3)当压机完全闭合,并且压力达到3KP电接点压力表19和4KP电接点压力表20的上限调定压力时,2M电机2、电磁铁3YV和4YV失电,大流量叶片泵6和7停止供油。(4)当压力达到IKP电接点电压力表17的上限调定压力时,电磁铁1YV、2YV失电,高压油泵空转,压机进入保压状态,时间继电器开始计时。在保压状态,当压力降至IKP电接点压力表17的下限调定压力时,电磁铁2YV得电,由第二高压柱塞泵5供液,压机开始补压。(5)保压时间到,3M电机3、第I电磁换向阀13电磁铁5YV、电磁球阀15电磁铁8YV得电,油缸中的高压油液经小通径液控单向阀27和微通径电磁球阀15缓慢泄流,压机开始泄压。当压力降至2KP电接点压力表18的下限0压力时,电磁铁5YV和8YV失电,第I电磁换向阀13电磁铁6YV和第2电磁换向阀14电磁铁7YV得电,油缸中的油液在各运动部件重力挤压作用下,经大通径第2充液阀28及大通径第I充液阀26快速流回油箱。下横梁及各层热压板下落,压机回程,碰行程开关33, 3M电机3、电磁铁6YV和7YV失电,回程停,一个压制循环周期结束。权利要求1.多油缸大行程多层压机的充液式液压系统,包括与电机相连接的油泵、控制阀、管路、压力表、油箱、液控系统、电控系统及与压机下横梁相连接的多个油缸,其特征是,将所述多个油缸分为中间多个油缸(30)和二侧多个油缸(31);所述油泵包括高压油泵组和低压油泵组:高压油泵组包括与IM电机(I)相连接的第一高压柱塞泵(4)和第二高压柱塞泵(5),其输出油液分别经过第I单向阀(23)和第2单向阀(24)进入二侧多个油缸(31)之进液腔,同时,其输出端还接有第I充液阀(26);低压油泵组包括与2M电机(2)相连接的第一低压大流量叶片泵(6)和第二低压大流量叶片泵(7),其输出油液分别经过第3单向阀(21)和第4单向阀(22)进入中间多个油缸(30)之进液腔,同时,其输出端接液控单向阀(27)、第2充液阀(28)以及经强磁管路过滤器(16)接电磁球阀(15);高压油泵组经单向阀之输出管路与低压油泵组经单向阀之输出管路之间接有第5单向阀(25);高压油泵组第一高压柱塞泵(4)和第二高压柱塞泵(5)分别接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油缸大行程多层压机的充液式液压系统,包括与电机相连接的油泵、控制阀、管路、压力表、油箱、液控系统、电控系统及与压机下横梁相连接的多个油缸,其特征是,将所述多个油缸分为中间多个油缸(30)和二侧多个油缸(31);所述油泵包括高压油泵组和低压油泵组:高压油泵组包括与1M电机(1)相连接的第一高压柱塞泵(4)和第二高压柱塞泵(5),其输出油液分别经过第1单向阀(23)和第2单向阀(24)进入二侧多个油缸(31)之进液腔,同时,其输出端还接有第1充液阀(26);低压油泵组包括与2M电机(2)相连接的第一低压大流量叶片泵(6)和第二低压大流量叶片泵(7),其输出油液分别经过第3单向阀(21)和第4单向阀(22)进入中间多个油缸(30)之进液腔,同时,其输出端接液控单向阀(27)、第2充液阀(28)以及经强磁管路过滤器(16)接电磁球阀(15);高压油泵组经单向阀之输出管路与低压油泵组经单向阀之输出管路之间接有第5单向阀(25);高压油泵组第一高压柱塞泵(4)和第二高压柱塞泵(5)分别接有第1电磁溢流阀(9)和第2电磁溢流阀(10);低压油泵组第一低压大流量叶片泵(6)和第二低压大流量叶片泵(7)分别接有第3电磁溢流阀(11)和第4电磁溢流阀(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燕于文吉穆龙江曹丰友王秀冬孙丰昌穆国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国森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