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及座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1242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3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及座椅,其中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滑块、滑槽板和解锁凸轮,所述滑块设于所述滑槽板的滑槽中,所述滑块与其滑槽的间隙中设有由所述解锁凸轮控制的消除间隙机构。该调节装置能够有效消除滑块与滑槽的横向配合间隙,并消除由间隙产生的噪音,提高座椅稳定性和舒适性,适用于单只或双只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安装要求的座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设有所述座椅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座椅调节
,特别是座椅的角度调节装置。本技术还涉及设有所述调节装置的座椅。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座椅角度调节装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棘轮棘爪机构原理的手柄式调节装置,另一种是行星齿轮传动原理的齿轮式调节装置。对于棘轮棘爪原理的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而言,滑块(或棘爪)与滑槽之间必须设置有运动配合间隙,才能保证滑块顺畅滑动,以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为例,间隙的存在会导致座椅靠背前后晃动量增大,会产生明显的角度变化,座椅舒适性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甚至会产生噪音,导致顾客或最终用户的体验感较差。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棘轮棘爪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授权公告号为CN 201026016Y的技术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在解锁和锁止过程中,其滑块Γ必须在滑槽板2'的滑槽内平动,以实现滑块齿与棘轮齿的啮合与脱开,达到角度调节的目的,滑块P与滑槽横向方向上均设置一定的间隙。当座椅角度调节装置锁止时,该间隙仍然存在,该间隙反应到座椅靠背顶部时将被放大,会产生明显的角度变化或噪音,配合间隙越大,产生的靠背晃动或噪音越大。为控制滑块与滑槽的配合间隙,目前的主要控制方法是提高零件制造精度,以减小配合间隙,从而减小靠背晃动,这样做必然会增加制造成本,而且不能完全消除间隙。另夕卜,该类角度调节装置的核心部件与联接板之间通常采用焊接方式联接,焊点一般设计在滑槽背面,在焊接装配后,由于焊接变形的影响,导致滑块滑动不顺畅,或滑块被滑槽夹死等现象,最终导致调节装置滑齿、解锁阻力大、无法解锁和无法锁止等功能丧失的严重后果O请参考图2,图2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棘轮棘爪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公开号为CN 1989022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配件,其将滑块沿着至少一个分割线分成至少两段的机构,可以在不增加零件制造精度的前提下,减小座椅角度调节装置的间隙。该机构的工作原理为:锁止凸轮在外加转动扭矩的作用下,推动分割的两个滑块19'、滑块20'的自锁面23',使滑块19'、滑块20'同时沿径向向外运动,直至滑块19'的棘齿21'与棘轮棘齿完全啮合。此时,锁止凸轮继续转动,由于滑块19'与滑槽横向方向间隙的存在,滑块20'仍可以沿分割面18'继续运动,利用横向方向上较小的相对运动,减小或者完全消除滑块与滑槽之间的间隙上述机构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减小间隙依赖于锁止凸轮的转动角度,因此不同配合间隙的座椅角度调节装置的锁止凸轮闭锁的位置不同,座椅角度调节装置的解锁角度就不同,角度偏差过大,将导致座椅角度调节装置仅适用于单只安装要求的座椅。其二,为减小角度偏差,对滑块以及滑槽宽度方向的尺寸制造精度要求就会增加,同样会增加制造成本。其三,棘齿的啮合与消除间隙的先后顺序不确定,如果在棘齿啮合前就已经完全消除了横向间隙,将导致无法锁止的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椅角度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能够有效消除滑块与滑槽的横向配合间隙,并消除由间隙产生的噪音,提高座椅稳定性和舒适性,适用于单只或双只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安装要求的座椅。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所述座椅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滑块、滑槽板和解锁凸轮,所述滑块设于所述滑槽板的滑槽中,所述滑块与其滑槽的间隙中设有由所述解锁凸轮控制的消除间隙机构。优选地,所述消除间隙机构包括楔块和弹性元件;所述楔块位于滑块与其滑槽的楔形间隙中,并设有凸台;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滑槽板或滑块上,另一端安装于所述楔块,其弹力使所述楔块具有沿径向方向运动的趋势;所述解锁凸轮设有曲面,并通过所述曲面与凸台的配合以及弹性元件的作用控制所述楔块在楔形间隙内运动。优选地,在解锁过程中,所述曲面通过凸台带动所述楔块先于所述滑块运动,使所述楔块与滑块和滑槽在横向上产生间隙;在锁止过程中,所述楔块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在所述滑块停止运动之后继续运动,消除所述楔块与滑块和滑槽在横向上的间隙。优选地,所述曲面位于所述解锁凸轮切除部分圆弧的外缘处,其高度以所述外缘为基准先逐渐升高再逐渐降低,且迎向所述凸台的坡度大于背向所述凸台的坡度。优选地,进一步包括锁止凸轮,各所述滑块的内缘上设有凸起的第一锁止面和第二锁止面,所述锁止凸轮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优选地,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所述滑块,至少一个所述滑块与其滑槽的间隙中设有所述消除间隙机构。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嵌入所述滑槽侧壁上的切向开口中,另一端嵌入所述滑块上与所述开口相对的凹槽中。优选地,所述楔块与滑块和滑槽板相配合的两个侧面的夹角角度小于15°。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座椅,包括椅座和椅背,所述椅座与椅背的连接处设有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角度调节装置。优选地,具体为汽车座椅。本技术针对座椅角度调节装置的滑块与滑槽之间预留有间隙,在锁止过程完成后,这一间隙的存在对稳定性和舒适性有害的问题,在滑块与其滑槽的间隙中设置由解锁凸轮控制的消除间隙机构,在座椅角度调节装置锁止后,由消除间隙机构将滑块与滑槽的横向配合间隙消除,从而提高座椅稳定性和舒适性,并消除由间隙产生的噪音。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消除间隙机构包括楔块和弹性元件,所述解锁凸轮设有曲面,在解锁时,通过所述曲面与凸台的配合带动所述楔块向外运动,使滑块与滑槽之间产生横向配合间隙,以利于滑块的自由滑动,在座椅角度调节装置锁止后,通过所述弹性元件的变形驱动楔块,消除滑块与滑槽之间的横向配合间隙,有效的减小座椅靠背的前后间隙,并且对座椅角度调节装置的解锁角度没有影响,适用于单只或双只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安装要求的座椅。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解锁凸轮通过曲面与凸台的配合以及弹性元件的作用,在解锁、锁止过程中控制楔块在楔形间隙中运动的时机和位置,利用解锁、锁止过程中各执行部件运动的时间差,实现解锁、锁止过程中消除间隙动作的先后顺序,即解锁过程中楔块先向产生间隙的方向运动,随后滑块开始向解锁方向运动,锁止过程中,滑块先与棘轮完全啮合,随后楔块开始向消除间隙方向运动,直至间隙完全消除,从而确保解锁、锁止能够顺利进行。本技术提供的座椅设有所述座椅角度调节装置,由于所述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设有该座椅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棘轮棘爪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棘轮棘爪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座椅角度调节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座椅角度调节装置隐藏解锁凸轮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座椅角度调节装置进一步增设锁止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图 2 中:滑块I'滑槽板2'分割面18'滑块19'滑块20'棘齿21'自锁面23'图3至图5中:1.滑槽板2.棘轮2-1.棘轮棘齿3.滑块3_1.凸台3_2.滑块棘齿4.楔形块4_1.凸台5.解锁凸轮5-1.曲面5-2.凸轮槽5-3.凸轮槽6.楔块6-1.第一侧面6-2.第二侧面6-3.凸台7.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滑块、滑槽板和解锁凸轮,所述滑块设于所述滑槽板的滑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与其滑槽的间隙中设有由所述解锁凸轮控制的消除间隙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明李峰周法玖张建洲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航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