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宝洁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制造包括凹槽的制品的方法,以及制品技术

技术编号:8910234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2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吹塑具有至少一个凹槽的制品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吹塑包括至少一个凹槽的制品的方法,并且其中所述凹槽定位在用于将闭合件连接至所述制品的制品的开口部分的近侧。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简化对包括产生底切的凹槽的制品的脱模,同时防止在此操作期间对制品的损坏。
技术介绍
在吹塑制品中形成凹槽(其中所述凹槽定位在制品的开口部分的近侧)是高度期望的,因为它能够实现闭合件设计与制品设计的整合。这种整合继而允许制造商形成令消费者愉悦的设计,同时使得闭合件的机能对使用者来说是直观的。更为期望的是闭合件与制品的整合,使得闭合件可小型化。闭合件的这种小型化是期望的,因为它减轻了闭合件的重量,从而减少了所消耗的原材料和能源的量。另一优点是在顶侧面上和翻转位置可获得制品的稳定性,这归因于由制品和闭合件所产生的平坦表面。制造包括至少一个凹槽的吹塑制品(其中所述凹槽定位在制品的开口部分的近侦D在技术上是有挑战性的。这是因为形成凹进的颈部要求制品在颈部部分的顶部部分上方形成一个或多个肩部。这在技术上是有挑战性的,因为用以形成这种肩部的材料流将与吹塑中的正常材料流相反。吹塑中的自然材料流由增大的压力从型坯或预成型件的颈部朝向制品的基部引导,该压力使得正形成的所述制品的壁扩张成模具腔体的形状。在与该自然流相反的方向上移动材料需要对型坯或预成型件的仔细设计以及对吹塑过程的仔细限定。另一挑战在于,位于颈部上方的这种肩部在吹塑过程期间产生底切,这在使用已知脱模方法时会阻碍成品的脱模。当这种肩部在其表面上存在多个弯曲部时尤其如此。人们无法使得具有此类底切的制品脱模而不损坏该制品。本领域包含用以解决形成凹进式吹塑制品的固有问题的众多尝试。一种方式是形成具有不会产生底切的凹槽的容器,例如在USD573469 (Procter&Gamble Company)中所述。此类凹槽允许利用简单的“直拉”(或线性打开)动作从标准模具中脱模。然而,可利用直拉在吹模中脱模的此类凹进几何形状就可获得的凹槽几何形状的设计而言非常有限。这继而限制了闭合件与吹塑制品的整合程度且因此未能实现上述有益效果。另一方式是在模具腔体中吹塑制品,接着第二步是修剪(或去毛边)多余塑料以达成凹槽的几何形状。这种方式的一个例子在US6,357,625(0WENS-BR0CKWAYS PLAS TICPRODUCTS)中有所描述。然而,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这种方法会出现许多缺点。第一,修剪多余材料的操作固有地性价比不高且因此应当避免。第二,任何修剪操作都需要完全接近待修剪的部分,因此限制了可获得的凹槽几何形状。第三,凹槽几何形状的这种限制性限制了闭合件与吹塑制品的整合且因此同样未能获得上述期望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吹塑制品的方法,该制品包括至少部分地与闭合件相整合的凹槽,使得当与吹塑制品联接时,闭合件可与所述制品的最外表面的顶点基本上齐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吹塑制品中形成凹槽的吹塑方法,使得所述制品的至少一部分围绕当联接至吹塑制品时的闭合件的至少一部分包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简化对包括在其颈部部分近侧的底切的制品的脱模,同时防止在此操作期间对制品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制造吹塑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制品,该制品具有一体的颈部部分和在所述颈部部分近侧的至少一个凹槽,以及在所述颈部部分近侧的多于一个的底切;以及在该形成处理结束时使所述制品脱模,使得所述制品保留在形成步骤中所产生的最终物理几何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模具腔体中吹塑中间制品,优选为在所述颈部部分近侧形成至少一个突起区域;(b)将所述中间制品放置在次级模具腔体中;(C)关闭所述次级模具腔体;(d)施加一个或多个移动柱塞以在颈部部分近侧形成一个或多个凹槽,同时维持所述中间制品内的压力高于Ibar ;(e)释放吹塑制品内的多余压力,优选地在取出该至少一个柱塞之前;以及从所述次级模具腔体中排出吹塑制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f)在模具腔体中吹塑制品,以在所述颈部部分近侧形成至少一个凹槽;(g)移位侧向牵拉区段插件以向在一个或多个后续相运动中的旋转插件提供间隙;(h)在至少一个第二相运动中移位旋转插件以最终提供用于底切结构的间隙,从而能够将模具打开并且将制品排出;以及打开模具以便排出成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在模具腔体中吹塑制品,以形成一体的颈部部分和在其近侧的至少一个凹槽;(j)经由第一次移位模具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优选在颈部部分近侧,以及后续的至少第二次移位模具的第二部分的至少两个部段来打开模具,其中所述第一次移位和第二次移位为关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优选地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相对于彼此垂直;以及排出成品。附图说明图1A显示由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所形成的吹塑制品的等轴视图。图1B显示图1A的吹塑制品的侧视图。图1C显示图1B的区段A的放大图。图1D显示图1B的制品的顶视图。图1E为由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所形成的吹塑制品联接至闭合件的等轴视图。图2A-D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法。图3A显示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模具的一半的等轴视图,在该模具内带有制品。图3B显示图3A的顶视图。图4A-C显不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一部分。图5A显示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模具的截面图,在该模具中带有吹塑容器。图5B和图5C显示从BB截取的图5A的模具的截面图。图和5E显示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模具的截面图。图5F显示由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所形成的制品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文中所用,术语“底切”是指一种物理几何形状:当所述模具以相交于所述几何形状的至少一部分的线性方向打开时,该物理几何形状阻碍制品从所述模具移除。如文中所用,术语“多于一个的底切”是指当模具以多于一个的线性方向打开时,相同几何形状阻碍制品从所述模具中移除,该方向相交于所述几何形状的至少一部分,通常所述方向相对于彼此成直角。如文中所用,“z轴”是指纵向轴线Z(或制品的中心线)。如文中所用,“x-y”平面是基本上垂直于z轴的平面。如文中所用,术语“预成型件”是在扩张以形成成品之前所产生的模制元件。预成型件必然地稍微小于成品的吹塑制品。预成型件一般在超过熔融温度的高温下通过例如注塑来制造。如文中所用,术语“拉伸吹塑”是将预成型件加热超过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且之后使用高压介质(优选为空气)在模具中吹塑以形成中空制品(例如,容器)的方法。作为所述方法的一部分,通常采用拉伸杆来拉伸预成型件。如文中所用,“可再循环”材料涵盖消费后可再循环(PCR)材料、工业后可再循环(PIR)材料,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如文中所用,“再研磨”材料为热塑性废弃材料,例如浇口、流道、多余的型坯材料,以及来自注塑和吹塑以及挤出操作的排出部件,这已通过粉碎或粒化而予以回收。如文中所用,前缀“生物”用于命名来源于可再生资源的材料。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制造吹塑制品42,309,601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制品42,309,601,所述制品42,309,601具有一体的颈部部分47,305,603和在所述颈部部分47,305,603近侧形成多于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G·F·格拉赫W·L·德索托伯特B·D·安德烈斯R·E·纽法斯T·M·戴R·D·塞特费尔德CC·黄M·A·赫瑞拉纳尔森SY·麦康维尔J·G·孔茨A·帕甘
申请(专利权)人:宝洁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