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控制电路及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09777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2 02:01
一种电流控制电路及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模块。此电流控制电路包括有:倍压电路,用以提供输出电压;欠压开关电路,用以接收上述输出电压,且当输出电压大于预设值时,欠压开关电路便依据输出电压产生操作电压;参考电压供应电路,用以提供参考电压;以及电流阱,用以电连接于电源电压与发光二极管串之间,并用以接收操作电压与参考电压,且当电流阱接收到操作电压时,电流阱便依据参考电压的大小而决定流至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流控制电路,其可采用不同于以往的电连接方式来驱动发光二极管串,进而减少发光二极管光条的电路基板上的导线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背光模块的
,且特别涉及一种电流控制电路及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模块
技术介绍
现今的背光模块一般是采用发光二极管光条(LED light-bar)来当作光源。每一发光二极管光条通常都配置有多个发光二极管串(LED string),而每一发光二极管串又由多个发光二极管串联而成。图1用以说明现有技术的发光二极管串驱动方法。在图1中,标示110、120与130皆表示为发光二极管串。发光二极管串110是由发光二极管112、114、116电连接而成,而发光二极管串120是由发光二极管122、124、126串联而成,至于发光二极管串130则是由发光二极管132、134、136串联而成。每一发光二极管串的其中一端电连接电源电压VCC,且这三个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电流控制电路140、150与160而电连接接地电位GND。上述的电流控制电路140、150与160用以分别控制通过发光二极管串110、120与130的电流的大小,以使通过发光二极管串110、120与130的电流大小保持恒定。然而,将电流控制电路140、150与160配置在发光二极管串110、120与130与接地电位GND之间的驱动方式极不利于发光二极管光条的布线(layout),以图2来说明。图2为对应于图1的驱动方式的发光二极管光条。在图2中,标示与图1中的标示相同者表示为相同物件。请参照图2,此发光二极管光条由电路基板102、连接器170与发光二极管112 136所组成。连接器170与发光二极管112 136皆配置在电路基板102的其中一面,并通过电路基板102上的导线(如标示104所示)进行电连接。连接器170具有四个信号传输接脚,分别以171 174来标不。信号传输接脚171电连接发光二极管112的阳极、发光二极管122的阳极与发光二极管132的阳极,并用以通过连接器170的接口(未绘示)来电连接电源电压VCC。信号传输接脚172、173与174分别电连接发光二极管116的阴极、发光二极管126的阴极与发光二极管136的阴极,并用以通过连接器170的接口分别电连接电流控制电路140、150与160。由图2的布线方式可知,电流控制电路与发光二极管之间必须要通过多个导线104来进行电连接,导致导线104过多而不容易布线,并进而限制了电路基板102的设计方式。当电路基板102的宽度必须设计得较窄,使得电路基板102上的布线空间不够时,裁切电路基板102的安全距离就会缩小。而要是裁切的精准度不够,因而裁切到导线104时,便容易造成短路与漏电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流控制电路,其可采用不同于以往的电连接方式来驱动发光二极管串,进而减少发光二极管光条的电路基板上的导线数。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二种相应于上述电流控制电路的发光二极管模块(例如是发光二极管光条)。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流控制电路,其用于发光二极管串,而所述的发光二极管串的其中一端电连接参考电位。此电流控制电路包括有倍压电路、欠压开关电路、参考电压供应电路与电流阱。所述的倍压电路用以提供输出电压。所述的欠压开关电路用以接收上述的输出电压,且当输出电压大于预设值时,欠压开关电路便依据输出电压产生操作电压。而所述的参考电压供应电路用以提供参考电压。至于所述的电流阱,其用以电连接于电源电压与上述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之间,并用以接收操作电压与参考电压,且当电流阱接收到操作电压时,电流阱便依据参考电压的大小而决定流至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另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模块,其包括有电路基板、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第二发光二极管串与连接器。所述的电路基板具有第一面与第二面,且此电路基板具有导电贯孔。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由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串联而成,这些第一发光二极管皆配置在上述电路基板的第一面,且此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的其中一端电连接上述导电贯孔。所述的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由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串联而成,这些第二发光二极管皆配置在上述电路基板的第一面,且此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的其中一端电连接上述导电贯孔。至于所述的连接器,其亦配置在上述电路基板的第一面。此连接器具有多个信号传输接脚,且其中一信号传输接脚电连接上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并用以电连接第一外接电流控制电路。而其中的另一信号传输接脚电连接上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并用以电连接第二外接电流控制电路。上述的第一外接电流控制电路与第二外接电流控制电路皆用以电连接电源电压,并分别用以控制流至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与流至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又提出另一种发光二极管模块,其包括有电路基板、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第二发光二极管串与连接器。所述的电路基板具有第一面与第二面,且此电路基板具有第一导电贯孔与第二导电贯孔。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由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串联而成,这些第一发光二极管皆配置在上述电路基板的第一面,且此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的其中一端电连接上述的第一导电贯孔。所述的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由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串联而成,这些第二发光二极管皆配置在上述电路基板的第一面,且此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的其中一端电连接上述的第二导电贯孔。至于上述的连接器,其亦配置在上述电路基板的第一面。此连接器具有多个信号传输接脚,且其中一信号传输接脚电连接上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并用以电连接第一外接电流控制电路。而其中的另一信号传输接脚电连接上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并用以电连接第二外接电流控制电路。上述的第一外接电流控制电路与第二外接电流控制电路皆用以电连接电源电压,并分别用以控制流至上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与流至上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流控制电路,此种电流控制电路用以配置在电源电压与发光二极管串之间,从而控制流至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只要电流控制电路中的电流阱所接收的参考电压大小固定,那么流至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也就维持恒定。因此,当采用这种电流控制电路当作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外接电流控制电路时,发光二极管模块中的连接器的每一信号传输接脚都是当作电源接脚使用,而没有任何信号传输接脚当作接地接脚使用,且每一发光二极管串的其中一端皆是电连接对应的导电贯孔,以便通过导电贯孔电连接至金属背板(当作大地使用),或者是电连接至其他相似的导电物以完成接地。因此,发光二极管模块中的电路基板便可减少接地用的导线的数目与布线面积。为让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用以说明现有技术的发光二极管串驱动方法。图2为对应于图1的驱动方式的发光二极管光条。图3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发光二极管串驱动方法。图4绘示图3所示的三个电流控制电路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与其中一种电连接方式。图5为对应于图3的驱动方式与对应于图4的电路架构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图6为电路基板602的侧视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3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发光二极管串驱动方法。在图3中,标示310、320与330皆表示为发光二极管串,而标示340、350与360皆表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流控制电路。上述的发光二极管串310是由发光二极管312、314、316串联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流控制电路,用于发光二极管串,所述发光二极管串的其中一端电连接参考电位,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包括:倍压电路,用以提供输出电压;欠压开关电路,用以接收所述输出电压,且当所述输出电压大于预设值时,所述欠压开关电路便依据所述输出电压产生操作电压;参考电压供应电路,用以提供参考电压;以及电流阱,用以电连接于电源电压与所述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之间,并用以接收所述操作电压与所述参考电压,且当所述电流阱接收到所述操作电压时,所述电流阱便依据所述参考电压的大小而决定流至所述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