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03587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1 00:42
一种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从样品液制备到判定结果耗时50min,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0fg/25g。具有操作过程简便、耗时短、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成本低等特点。该方法能有效的分析样品带菌状态,能实现高通量处理样品,大大节省劳动力,降低检测成本,可广泛应用于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实验室等对水产品和临床病人胃肠道呕吐物、粪便等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子生物学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对水产食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及由副溶血性弧菌弓I发食物中毒事件的快速检测。
技术介绍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p)是一种嗜盐性革兰氏阴性非芽孢菌,主要分布于近海海水、海底沉积物、海河交界处、海产品及盐溃食品中,江河水和鱼虾蟹等淡水产品中也可以检出大量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引起以急性腹泻、呕吐和发烧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胃炎和败血症,是夏秋季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数据显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高居沿海沿江省份微生物食源性疾病首位。江苏省水产品和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平均检出率为47.2%,部分地区最高曾达78.0%,污染较为严重。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已成为严重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危险因素。尽管国内外对副溶血性弧菌的诊断技术研究已较为广泛和深入,但仍缺乏快速、简便、经济的诊断技术。目前,判断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主要是根据是否能从临床病人的粪便和食物中检测到该致病菌。然而,根据2010年我国颁布的副溶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1)?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体系组分:反应缓冲液组成:40mM的Tris?HCl(pH8.8)、20mM的KCl、16mM的MgSO4、20mM?的(NH4)2?SO4:0.2%的Tween20、1.8M?的Betaine、2.6?mM的dNTPs;(2)?一套基于副溶血性弧菌tlh?基因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特异性引物:两条外引物F3和B3、两条内引物FIP和BIP。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萍徐岚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