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咪唑基聚倍半硅氧烷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903027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咪唑基聚倍半硅氧烷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咪唑基聚倍半硅氧烷吸附材料如式[C3H3N2(CH2)3NHCONH(CH2)3SiO1.5]n所示,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功能烷氧基硅烷与(N-(3-氨丙基)咪唑混合,通氮、恒温40–90°C反应10–25h,得咪唑基硅烷前驱体,再加入适量乙醇,加催化剂搅拌1–2h;恒温55–60°C放置3–5天,得透明溶胶,升温至110–130°C保持1–1.5h,得到咪唑基聚倍半硅氧烷。咪唑基聚倍半硅氧烷作为吸附材料用于对水中的金属离子Cu2+、Ni2+、Zn2+和/或Cd2+的吸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咪唑基聚倍半硅氧烷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功能聚合物材料

技术介绍
咪唑是一杂环小分子,含有两个氮原子,整个分子为闭合的共轭环系,咪唑结构式如下:权利要求1.一种式I所示的咪唑基聚倍半硅氧烷吸附材料, n(I)。2.—种咪唑基聚倍半硅氧烷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功能烷氧基硅烷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N-(3-氨丙基)咪唑,混合均匀,通入氮气,恒温40 - 90° C,匀速搅拌下反应10 - 25h,减压蒸除有机溶剂,用正己烷提取未反应的功能烧氧基娃烧,得到咪唑基娃烧如驱体; 所述功能烷氧基硅烷与(N- (3-氨丙基)咪唑的摩尔比为1.0 - 1.5:1 ; 所述功能烷氧基硅烷为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C2H5O)3SiC3H6NC0)或异氰酸丙基三甲氧基硅烷((CH3O)3SiC3H6NCO); (2)在步骤(I)制备的咪唑基硅烷前驱体中加入适量乙醇,然后加入催化剂,搅拌1- 2h,形成均匀体系,在55 - 60° C条件下,放置3 - 5天,得到透明溶胶,升温至110 -130° C保持1- 1.5h,得到咪唑基聚倍半硅氧烷材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咪 唑基聚倍半硅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的有机溶剂选自甲苯、二甲苯、四氢呋喃,进一步优选所述有机溶剂是经重蒸处理的甲苯和二甲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咪唑 基聚倍半硅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反应时间为15 - 20h。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咪唑基聚倍半硅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催化剂选自氨水、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pH为8.5 - 10.5。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咪唑基聚倍半硅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咪唑基硅烷前驱体与所述催化剂质量体积比为5 - 10g: 1- 2ml。7.—种咪唑基聚倍半硅氧烷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284g溶于甲苯中,与(N-(3-氨丙基)咪唑0.625g混合,通入氮气,恒温60° C,匀速搅拌下反应15h;减压蒸除甲苯,用正己烷提取未反应的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得到咪唑基硅烷前驱体; (2)取步骤(I)制备的10.0g咪唑基硅烷前驱体,加入5ml乙醇,随后加入2.0ml催化剂氨水(pH=9),搅拌l_2h,形成均匀体系,恒温60° C条件下,放置3-5天,得到透明溶胶,升温至120° C保持lh,得到咪唑基聚倍半硅氧烷固体材料。8.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唑基聚倍半硅氧烷的应用,作为吸附材料用于对水中的金属离子 Cu2+、Ni2+、Zn2+ 和 / 或 Cd2+ 的吸附。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咪唑基聚倍半硅氧烷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咪唑基聚倍半硅氧烷吸附材料如式n所示,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功能烷氧基硅烷与(N-(3-氨丙基)咪唑混合,通氮、恒温40–90°C反应10–25h,得咪唑基硅烷前驱体,再加入适量乙醇,加催化剂搅拌1–2h;恒温55–60°C放置3–5天,得透明溶胶,升温至110–130°C保持1–1.5h,得到咪唑基聚倍半硅氧烷。咪唑基聚倍半硅氧烷作为吸附材料用于对水中的金属离子Cu2+、Ni2+、Zn2+和/或Cd2+的吸附。文档编号C02F1/62GK103193980SQ201310114018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3日专利技术者朱庆增, 李春晓 申请人:山东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式I所示的咪唑基聚倍半硅氧烷吸附材料,[C3H3N2(CH2)3NHCONH(CH2)3SiO1.5]n(I)。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庆增李春晓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